阅读《白雪塑像》这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塑像
⑴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
⑵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上。
⑶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⑷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⑸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 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⑹一张学生桌只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
⑺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这一样写作业。”
⑻“唉,儿啊,爸爸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⑼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了。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⑽“爸爸,你别出去了。”元元拦阻爸爸。
⑾“不,爸爸有点事。”
⑿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去。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⒀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止不住呜咽起来。
⒁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静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
1.夏夜,爸爸为什么总爱出去看别人下棋?
2.“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句中“这”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3.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的?为什么要细致介绍小屋。
4.“儿子苦恼,父亲也苦恼”中两个“苦恼”的内容一样吗?为什么 ?
5.读了本文以后,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又有了怎样深刻的理解?请谈谈你此时的感受。
阅读《春》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②粉的像霞,红的像火,白的像雪。③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④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⑤野花遍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在写景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从多个角度,生动描绘景物,本段文字是按照
___________的顺序,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描绘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致的。
3.请找出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处(只写序号),说说为什么不能这样改。
4.选段中共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中的某个句子,从修辞的角度做一点简单的赏析
5.怎样理解第二自然段第四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并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一下。
2.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古诗词默写填空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
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 (日期) B. 远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C. 尊君在不 (通“否”,不) D. 下车引之 (拉)
2.下列“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相委而去 B. 学而时习之
C. 温故而知新 D. 学而不思则罔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D.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翻译第Ⅰ卷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
A. 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 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
C. 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 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