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下面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大凡到过岳阳楼的诗文家都曾留下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颂。

B. 学完《核舟记》后,明代王叔远雕刻在核舟上的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

C. 这么好的天气去秋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许多道理,列举了大量名人的事例。

 

C 【解析】 试题分析: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同学之间,不属于“天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同学积累了一些词语,其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zhǎo)     问(jié)     追()      摩肩接(zhǒng)

B. 河(jiāo)     丘()      涉()      炽热(chì

C. (xiāo)     育(yùn)    劲(qiú)     蹒跚(pán shān)

D. 丽()       红(yān)    婆suō)   轩榭(xuān xiè)

 

查看答案

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饮酒》(其五)陶渊明)

(2)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晏殊)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4)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赠从弟》(其二)刘桢)

(5)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6)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渔家傲》李清照)

(7) 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吴均)

(8)《记承天寺夜游》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月光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心中有光,是信念的基点,是力量的源泉,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倒。只要你心中有光,任何外来的不利因素都扑不灭你对人生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很多时候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熄灭了心中那束有如睡火山般沉寂的光。

请以“心中有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这里的“光”可以是信心,是理想,是真情,是宽容;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或是一个具体的物,只要他(它)能给你精神的力量都行;②文体除诗歌外不限;③要写自己生活中的事,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④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⑤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气破桑

刘心武

①我农村书房温榆斋附近,还有些“田野碎片”。不去看那些渐次推进的楼盘,专去造访“田野碎片”,一时还颇能享受野趣。

②在小河湾岸上,有三株古树。一株是桑。一株是杨。一株是樗。樗是文雅的称谓,村里人叫它樗的只剩几个比我还老的老头儿,一般人就叫作臭椿。那臭椿已经高达三十多米,因为离机场近,已有在它冠顶安装示高闪烁灯的计划。

③桑树尽管比臭椿矮一半,但是树身十分粗壮。桑树的树皮布满大大小小的鼓瘤,而且,在树身中央,明显地裂开好大一个口子,那口子边缘鼓起打褶子的厚唇,仿佛在哑声呼叫。但这些鼓瘤裂口并不妨碍桑树的继续发育。每到春末,树上多男孩,树下多女孩,个个嘴巴乌紫,他们也曾拿些桑葚孝敬我这个爷爷,确实甜得醉心。

④杨树不知从什么时候长歪了,因此整体高度不如臭椿。据说原来杨树是一大排,后来说品种不好,春天要扬好几十天的绒毛,都伐了另种白蜡杆,但是这棵被村里几代人唤作“大傻杨”的却特意保留了下来。因为这樗、桑、杨构成一个流传古远的典故,即使“大傻杨”入春还散绒毛,而且笔直地歪着显得有些邪行,缺一不可嘛,也就任它那么与臭椿、古桑为邻。

⑤四十多岁以上的村友,不止一个人跟我侃过那个“臭椿封王,气破桑,笑傻杨”的典故。话说当年朱元璋跟元兵作战,也曾一败涂地过。有回甚至只剩几个随从,饭都没得吃。勉勉强强摸到这三株树下,东倒西歪且苟延残喘一时。忽然一阵风过,熟透的桑葚落到他们身上,搁到嘴里一吃,赛过佳肴!于是起身采集桑葚,饱餐一顿,补充到能量,体力大得恢复。又忽然见地平线上烟尘滚滚,想是追兵来了,于是赶快撤离。后来朱元璋又反败为胜,率领大军路过昔日桑葚救命之地,但季节却是秋天,朱元璋哪有什么植物学知识,见那臭椿树花落后结出的东西仿佛就是当年赖以活命的果实,马上指着它封为树王,然后又见地平线烟尘滚滚,知是元兵溃逃,立刻指挥部下追杀,匆匆离去。臭椿无功受封,桑树当即气破肚皮,而杨树只知看笑话,叶子仿佛千百巴掌,噼噼啪啪响成一片,傻乎乎不知停息。

⑥朱元璋何尝领兵到过我们这个村子。但天下之树同种皆类。记得曾在江南蚕乡参观过桑林,细细一想,也怪,那些桑树都很年轻,却几乎株株都有“气破肚”的痕迹。

⑦桑树气性虽大,破肚却并非“剖腹自尽”,它生气归生气,成长归成长。也许,反倒是被那不公道的待遇,激励出了更多的创造力,它把桑叶光合得更能肥蚕,把桑葚孕育得更加香甜。

⑧其实所谓“树王”完全是个虚妄的名分。桑树完全不必为虚妄的名分动气。“大傻杨”面对不公道的局面,无法扶助公道本可原谅,却“站在干岸儿上看笑话”,不气无功受禄,却嘲劳而无功,是最无聊也最猥琐的一种态度。

⑨臭椿固然不堪“树王”封号之重,其材质虽不堪打造家具,却可用来制造胶合板、造纸;叶可养樗蚕;种子可榨油;根皮供药用;特别是,可作为黄土高原及石灰岩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在工矿区作为绿化树有利吸敛烟尘。

⑩这样看来,世界本多样,“天生我材必有用”,连傻笑的杨树也自有其堪用之处。我徘徊在三株古树下,悟出许多妙谛。

1.文章结尾写“天生我材必有用”,文中的桑树、臭椿和大傻杨分别有什么用处?请简要概括。

2.文章写朱元璋封臭椿为“树王”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4.桑树对待臭椿被封“树王”一事前后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