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余少时,闻平陵曹敞在吴章门下,往往好斥人过或以为轻薄世人皆以为然。章后为王莽所杀,人无有敢收葬者。弟子皆更易姓名,以从他师。敞时为司徒掾,独称吴门弟子,收葬其尸,方知亮直者不见容于冗辈中矣。后平陵人为之立碑于吴章墓侧,在龙首山南幕岭上。

(选自《西京杂记》)

(注释)①平陵:地名,今在陕西省。②吴章:汉代学者,门徒甚众。③司徒掾:(yuàn):官职,司徒府内负责人。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焉           (2)以为轻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弟子皆更易姓名,以从他师。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往 往 好 斥 人 过 或 以 为 轻 薄 世 人 皆 以 为 然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平陵曹敞在吴章门下/不能称前时之(《伤仲永》)

B. 皆以为/佁不动(《小石潭记》

C. 方知亮直者不容于冗辈中矣/吾长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D. 收葬尸/间千二百里(《三峡》)

5.甲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共同论证了的观点。出自甲文故事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文中的曹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1)增加,指带来好处 (2)有人 2.(1)如果你用脚(踩踏食物)踹(踢)过去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2)他(以前)的弟子都更改姓名,从而改换门庭,投奔别的老师 3.往往好斥人过\或以为轻薄\世人皆以为然 4.C 5.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舍生取义或嗟来之食 6.他是一个忠诚、正直(耿直)、光明磊落的人。 【解析】 参考译文:甲文: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饿死,(但如果)吆喝着施舍给人,路上的饿汉也不愿接受;(如果)用脚踢着施舍给人,那就连乞丐也会不屑一顾的。一万钟的俸禄,(有人)却不问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本该宁死也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本该宁死也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本该宁死也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让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行径不也应该停止了么?这就叫丧失了他的本性。 乙文:我小时候听说平陵人曹敞是吴章的门客。他十分喜欢批评别人的过错,有人认为他很轻佻,世人也都这么认为。吴章后来被王莽杀害,没有人敢收葬他的尸体。他以前的弟子都更改姓名,投奔别的老师。曹敞当时是司徒掾,只有他称自己是吴章门下弟子,收葬了吴章的尸体。由此世人才知道曹敞是因为光明正直而不能容于同辈的平庸之人中。后来平陵百姓为他立碑于吴章墓的一旁,墓在龙首山南幕岭上。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加”,增加,指带来好处;“或”,有人。 2.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与”,给;“易”,改换;“从”,投奔。 3.要求学生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他十分喜欢批评别人的过错,有人认为他很轻佻,世人也都这么认为。故可断句为:往往好斥人过\或以为轻薄\世人皆以为然。 4.A项的“闻”解释为:听说/传闻;B项的“然”解释为:这样/……样子;C项的“见”解释为:与“于”一起,表示“被”的意思。D项的“其”解释为:他的/代词,它们。故选C。 5.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然后结合常用的论证方法分析。结合“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采用了举例论证;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采用了对比论证。结合“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可得出一个成语“嗟来之食”。 6.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中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正面描写 “敞时为司徒掾,独称吴门弟子,收葬其尸” 和侧面描写“弟子皆更易姓名,以从他师。”得出:忠诚,正直,光明磊落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4)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5)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7)《〈论语〉十则》中表明人的志向不可随意被改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商隐《无题》诗中以抒情开篇,用景物烘托“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悲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论语》是儒家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B.《阿长〈山海经〉》中,长妈妈有不少事情让少年鲁迅对她心生敬意:除夕教他吃福橘,讲吉利话;被长毛掳去如何勇敢杀敌;看戏途中给他烧豆子吃;给他买来他最心爱的《山海经》。

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大多收在《漱玉词》中。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他也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代表作还有《羊脂球》《项链》等。

(2)名著阅读。

A丢开报纸,从拥挤不堪的人丛中站起来,仿佛一点也没有发现危险似的,缓步向甫志高走去。直到叛徒卑劣的目光对准了他时,A才不慌不忙地高声招呼道:

“甫志高!你来了?这边坐吧!”

立刻,所有便衣特务的目光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突然从人丛中出现的A上。

B从容地离开茶桌,和进出的人群一道,从旁门的几个正全神注视着A的特务身边走过,出了茶馆。他在门边,又回头望望A的背影,虽然脸上毫无表情,可是亲眼看见多年战友的丧失,这种痛苦是任何人也无法忍受的啊!他的眼睛潮湿了,视线也模糊了,终于怀着沉重的心情,通过特务林立的警戒线,大步跨出了新生市场。

片段中A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B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放眼望去,金黄的油菜花已经开始在山头侵占一寸寸土地,若是再等几天,满山遍野就会成为它的国度。油菜花将是一片金黄的花海,它是那么灿烂亮丽。试想,若是没有阳光,只是看着这片花海都有仰天接受阳光的冲动吧。它是那么繁茂,全世界都似乎失去了色彩;它是那么绚烂,整个天空都为之丰盈。

A. 画浪线的句子中“在”是介词,“侵占”是动词,“金黄的油菜花”是偏正式短语。

B. “油菜花将是一片金黄的花海”这个句子中“将”作状语。

C. “若是再等几天,满山遍野就会成为它的国度。”一句是假设复句。

D. 画直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全世界都似乎失去了色彩”中的“都”去掉。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同志们都非常敬仰这位功勋________的老英雄。

(2)早在东汉时期,张衡就________了候风地动仪

(3)我们来到马鞍山采石矶,李白衣冠冢处,从该处向下看,山势________,壁立千尺。

A. 卓著     发明     陡峭 B. 卓著     发明     峻峭

C. 显著     发现     峻峭 D. 显著     发现     陡峭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种太阳》这首歌中,作者把太阳说成是绿色的,这种创意真是独出心裁

B. 日本福岛核泄漏给人们带来了不可名状的恐惧。

C. 在灿若群星的世界优秀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鹤立鸡群,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D. 古今中外的智者先贤,以高山仰止的深邃思维和广阔视野,抚慰着我们躁动的心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