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张保振的《交友之道》,完成下列小题。 ①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阅读张保振的《交友之道》,完成下列小题。

①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诗·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人看来,是“友也者,友其德也”的。所以,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也就是说,交友要有选择,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②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交友呢?

③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五伦之一”,是“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并认为,“友则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蒲松龄语)所以,择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亲,或学问相成,或气节相感,或然诺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诗文相尚等,要两相共赢,昭昭可鉴。毕竟,择友只有志趣相投,互为“人镜”,补充提高,才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读一本圣贤经传,或一篇名人诗篇,使身心得到滋补,境界得以升华。而这,是从一般人那里难以得到的。

④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                    。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

⑤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友要结真友。无疑,在生活中,友有面友、真友之分。面友者,友而不心也。真友者,生无请言,死无托辞也。交友就要交真友。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顺意,事事行时。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如战国中期有一对同习兵法、一师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致庞涓嫉恨在心,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荐;身行恶,实则借刀杀人,对孙膑施以膑刑,“断其两足而黥之”,使孙膑成为一个“刑余之人”而不能进入仕途。这就警示人们,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否则,不仅自己会吃尽苦头,而且连残至死都不知啥个原因。

⑥交友要交优。只有多看朋友的长处,把朋友的长处吸收为自己的长处,从而让朋友的优点、优势也能体现在自己身上,才能在人生路上肩并肩手挽手,共谱新篇章。

(注释)①膑刑:古代剔除膝盖骨的酷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用俗语和古籍中的语录有何作用?

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或“交友要有选择,要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或“友也者,友其德也”。) 2.开头用俗语以及古籍(《诗·小雅》和《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语录作道理论据,既表明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交友之道,又顺势自然引出并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同时也为下文做铺垫。 3.举例论证。列举战国时期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的事例,以此来直接论证“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的观点,从而进一步(从反面)论证“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交友就要交真友”)的观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本文的标题是“交友之道”,给出了论题,结合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论点即为首段的末句:交友要有选择,更要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开头讲故事或引名言作用的理解。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后分论点。表述格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同时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吸引读者,增强文章趣味性。结合开头引用的俗语以及古籍内容来看,这一段表明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交友之道,引出中心论点,并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同时引出下文的论述。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画线句列举战国时期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的事例,具体地论证“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的观点。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得也          苟: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

(3)故患有所不也        辟:______

(4)则可以辟而有不为    患: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学而不思则罔

C. 蹴尔而与之 D. 朝而往,暮而归

4.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

5.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

 

查看答案

下列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①我市公共交通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②每日客流量达30万人次,③乘客的投诉量却急剧锐减,④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⑤公共交通对城市的健康运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第      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2)第      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②欲说还休,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③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⑦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⑧李商隐的《无题》中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 ①⑤④②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⑤③②④①    D. ④⑤③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