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别样山茶红 ⑴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别样山茶红

⑴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只要寒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举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

⑵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

⑶那是山茶。在昆明东北郊呜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

⑷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从5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这一波红潮一直延展到9月。

⑸接下来在金殿山茶园看到的悦目色彩是茶梅。它也是山茶的一种,花多为白色或粉红色,瑰丽而淡雅。茶梅10月开放,花期持续到12月。凋谢时,片片花瓣随风飘飞,漫起一袭彩色雨雾,铺下一块斑斓花毯。

⑹有趣的是,它的香消玉殒,宣告的却是各色常规山茶的怒放。一时间,恨天高、童子面、朱砂紫袍、雪姣、十八学士、六角大红、赤丹、状元红……如盅如碗、如钵如盆,姹紫嫣红、浅淡深浓,争奇斗艳、各不相让。茶梅用它满地的落红真正实现了“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那被铺地锦绣托起的云霞,一直燃烧到次年4月底。到了5月,杜鹃红山茶就又轮回着开始了新一拨的激情涌动。

⑺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茶花开不断,正应了清代李笠翁(李渔)的评价:“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⑻在云南,山茶还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公元898年绘制的《南诏图传》中,它就出现在南诏王细奴罗家里。现存最古老的云南山茶,也许应数生长在楚雄紫溪山功德林的“紫溪茶”,树龄六百五十多年。而丽江玉龙雪山东麓的玉峰寺院内一年能开上万朵花、荫地面积全国最大的“茶花王”,树龄大约五百年。大理巍宝山灵官殿的桂叶银红,高18.88米,是世界最高的茶花,树龄也近四百年。

⑼让我对山茶之美有所顿悟的,却是这样一件事。

⑽那天,我去郊区农村看望一位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他的家,院墙多处泥块脱落,屋顶瓦沟枯草抖索。从厢房到堂屋,说话有回音却看不清周围堆放了些什么。但我们还是不期而遇或者说狭路相连了,与山茶。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旷、凌乱、昏暗,那么醒目、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

⑾老人告诉我,他从小爱花。这些山茶是他在心情好时种下的,每天都要来仔细地照看。山茶活了,长高了,枝繁叶茂了,好心情也就随之常驻常在了:山茶打苞了,骨朵饱满了、绽裂了,笑容也就随之在梦里开花。“今年,我还把它们一盆盆送到金殿去参加茶花展览了哩。”想不到老人对美的追求如此炽烈。是对山茶的爱,戳破了缠裹他的孤独,烧掉了包围他的凄凉。就是这生命中最原初的牵挂,鼓舞着他重构自己的人生。

⑿云南的山茶之所以特别多,特别绚烂,大多源于人工的精心种植,栽培养护。尽管栽护它的人境遇会有不同,但他们栽下的都是对于美的不竭的追寻,养护的都是对于美的永恒的渴求。

⒀别样山茶别样红,一枝一叶总关情。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有删改)

(注)漫漶:形容文字、图画等因磨损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别样山茶红”的理解。

2.第⑴段描写寒流来时昆明冬天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3.第⑷段写到“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⑽段中的画线句子。

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矿、凌乱、昏暗,那么醒目、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

5.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既是指杜鹃红山茶、茶梅等山茶花的绽放激动人心;也是指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对山茶的爱,对美的追求,鼓舞他重构自己的人生。 2.用寒凉和萧瑟的气候,侧面烘托了山茶高傲、不畏严寒、持久灿烂的特点,为下文作铺垫。 3.①品种多花期长:品种繁多,一年四季花开不断;②花色多:姹紫嫣红、争奇斗艳;③历史久远:山茶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 4.本句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荼的绿叶比作海水,红花比作火焰,“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等词的使用,赋予山茶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茶的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愉悦欢畅的心情 5.托物言志(或象征、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山茶的喜爱,对美的不竭追寻和永恒渴求。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章题目的含义。解答此类试题通常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即表层含义(也就是题目直接写的内容)和深层含义(也就是题目所象征的内容)。题目“别样山茶红”首先它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山茶花的绽放;同时从文段⑾中“老人对美的追求”、“对山茶的爱,戳破了缠裹他的孤独,烧掉了包围他的凄凉。就是这生命中最原初的牵挂,鼓舞着他重构自己的人生”等句子写出了题目的另一层意思。据此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的是对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的分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找出具体的景物描写的句子,进而分析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通常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或为下文做铺垫之类的。“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一句写出了天气的恶劣,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山茶花却“一丛丛蔓延开去”可见它的高傲、不怕严寒。据此作答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咬定原文,从原文中搜集概括。“最持久”是关键词,“一年四季茶花开不断”一句概括了山茶的特点——品种多,花期长;而且是各色山茶怒放;文段⑻中写到了山茶悠久的历史。这些都是作者评价它“最持久”的原因。据此作答即可。 4.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此类试题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抒情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句子中“像海水漾波、像火焰腾跳”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色彩;“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出盈盈暖意”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生机,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出了对花的喜爱。据此作答即可。 5.此题考查的文章的写作手法。通常用到的写作手法有: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衬托等。此文中作者通过借助对山茶花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自己对山茶的喜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美的追求。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二鹊救友》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①鹳(ɡuàn):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圈。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鹊  徊  翔  其  上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鹊其上 _________

②悲鸣不已   _________

俄而扬去 _________

二鹊招鹳援友也 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4.这则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天平山中》,完成下列小题。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1.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查看答案

请你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  A  。山中有一仙洞,名唤  B  。我这里众信人等去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

①选文中A、B依次是什么山和什么洞: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②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2016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3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8本,较2015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摘自《读书与做人》)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摘自“百度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2)从材料二“浅阅读”的特点来看,材料一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查看答案

课文原句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5)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