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六平方米的幸福 耿艳菊 ①喧嚷的街上多了一家修鞋铺。我每天都去那条街上买菜,却仍...

    六平方米的幸福

耿艳菊

①喧嚷的街上多了一家修鞋铺。我每天都去那条街上买菜,却仍旧不知修鞋铺何时来的。明明是卖大饼的,饼香还在鼻翼间缭绕,再去看到的却是一家修鞋铺。门口挂着牌子,蓝色工整字体:补鞋,换拉链,配钥匙。

②这家修鞋铺很小,不过几平方米,既是工作地,又是生活区。它对着街,里面的陈设一览无余。以前做大饼被熏黑的墙壁,现在粉刷一新,变成了亮亮的白色。靠墙放着一张大床,占据了大半位置。墙壁上用木板做了很多格子,置放着锅碗瓢盆以及各样生活用品。屋子狭小,而各样陈设却有序整洁。

③修鞋铺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男人整天坐在门口,低着头做活,身边放着做活用的工具,还有一些活计。没见男人站起来过,来回走动的就是他的妻子,那个走起路来有点向左倾斜的瘦高的女人。有时候见她在做饭,有时见她给男人打打下手,有时见她给男人端茶递水,有时见她坐在床边极其认真地绣十字绣。很少见他们说话,可是他们的默契和安然,一点不觉得可怜,反而觉得这种平淡相守的美好,与地位与身份都无关。

④修鞋铺的门口常常能看到一个穿着校服的小男孩,独自玩得欢。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小的修鞋铺也沐浴在阳光里。路过时,见他们正围在一张折叠的桌子旁吃饭。那个穿校服的小男孩也在,男人拣了一块肉,要往他碗里放,小男孩急忙躲开了。这小男孩原来是他们的孩子。

⑤要配钥匙的时候,自然想起了修鞋铺。那天我走近这家铺子,这才看清一直坐着干活的男人,他的腿有残疾。我把钥匙递给他,他看了半天,对我说,这钥匙不好配,他尽力试试。

⑥等待的过程,无事可做,见女人坐在床边低头绣十字绣,于是笑着问她,绣的什么呀?女人笑盈盈抬起头,招手让我进去看。我看这狭小的放满物品的屋子,有几分犹豫,还是趔趄着身子进去了。女人竟有些歉疚地说,这屋小,只有六平方米,出门在外,只望有一个容身之所。不过,我喜欢六,吉祥。

⑦女人说着,已展开了手中的十字绣。已经快绣完了,这绣品我见过,是司空见惯的发财树,我不由得脱口而出。一听我说是发财树,女人笑了,纠正我,说那是幸福树啊。我看看干活的男人,又看看她知足幸福的表情,也笑了,连忙跟着她说是幸福树,心里悄悄地感叹这个生活在攘攘街头女人的不俗心。

⑧男人把钥匙做好了,他只收了我一半的钱,让我回去试试,不行再拿过来修,行了,再付另一半钱。

⑨回去一试,还行。第二天给他们送另一半钱的时候,那幅幸福树已经挂在了墙上,没有用镜框裱,只是简单地用钉子钉在了墙上,不过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美,反而觉得这小屋子里处处流溢着春天的清新气息。

⑩幸福,有时六平方米就够了。

1.文章第②段使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的妙处。

有时候见她在做饭,有时见她给男人打打下手,有时见她给男人端茶递水,有时见她坐在床边极其认真地绣十字绣。

3.本文为什么以“六平方米的幸福”为标题?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环境描写。交代了一家人简单而整洁的生活环境,反衬出后文对家庭幸福的描写,也衬托出女人的知足和勤劳。 2.排比修辞,增强语言的气势,写出女人平淡的生活和一家平淡相守的美好。 3.(1)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全文围绕“六平方米”描绘了修鞋铺一家面积小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2)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六平方米”的小居所与家庭的幸福形成对比,告诉人们幸福与住房的面积大小无关,而在于人内心的感受。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描写的分析能力。环境描写的作用很多: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烘托人物心情,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解释文章主题等。一般的答题形式为:本句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的心情。第②段运用环境描写,“这家修鞋铺很小,不过几平方米,既是工作地,又是生活区……”交代了一家人简单而整洁的生活环境, “墙壁上用木板做了很多格子,置放着锅碗瓢盆以及各样生活用品。屋子狭小,而各样陈设却有序整洁”衬托出女人的知足和勤劳。为下文描写家庭幸福作铺垫。 2.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女人平淡的生活,展示女人一家平淡相守的美好,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分析能力。一般情况下,标题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内容;点明文章主旨;文章线索;渲染某种气氛,暗示人物的性格命运;双关语;运用xx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文章以“六平方米的幸福”为题可谓独具匠心,“六平方米的幸福”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全文围绕“六平方米”描绘了修鞋铺一家面积小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六平方米”的小居所与家庭的幸福形成对比,告诉人们幸福与住房的面积大小无关,而在于人内心的感受;最后加上作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刘南垣开谕直指使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食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耳。”直指使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注释)①刘南垣:人名。②直指使:官名,朝廷特派负责某政务的官员称使。③开谕:启发,使明白。④盈:满。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饮食/苛求属吏 B. 家常饭/能对食乎 C. 可见饮食/原无精细 D. 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2.解释文中加点词意思。

(1)以_______  (2)比_________   ⑶ 然__________   ⑷  谕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

(1)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

(2)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4.概括文中直指使的前后变化,并说说直指使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②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③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④夜阑:夜尽。⑤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1.下面对本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B. “归来仿佛三更”中的“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酒后清醒归来的情态。

C.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出词人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

D.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出词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2.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以静衬动,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

B. 词中上片写词人的醉酒,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做好了铺垫。

C. 下片抒情的方式既有直抒胸臆,又有融情于景,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D. 全词风格清旷,飘逸,豪放,抒发了词人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填空

(1)法国有个人耗尽一生精力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___________,这本书是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笔下,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______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3)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描写______________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

(4)作者特别称赞___________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B. 学校近来发生了多种不文明现象,政教处认真思考并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并及时对违纪人员做出了教育和处罚。

C.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D. 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两项是(            )

A. 在天兵天将大举进攻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没有引颈受戮,而是奋起反击。

B. 被子有了阳光的味道,睡着真舒服,不一会儿我就酣然入梦了。

C. 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刘老师上课时常常故弄玄虚,提问一些大家料想不到的问题。

D. 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电视观众触目伤怀、感动不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