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与“他给了我一本书”解说:这两个句子中的“给”都是介词。
B. 《人民的名义》已刷新近十年省级卫视收视的最高纪录。解说:“《人民的名义》刷新纪录”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 “雾霾”“客串”“吐槽”“氛围”解说:这四个词词性相同。
D. 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树上,把叶子变成了亮闪闪的星。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虽然这些事情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B.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 像你这样目不窥园,不注重观察大自然,怎能写出好文章呢?
D.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B.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 他想消化尽、吃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D. 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聘(pìn) 憎恶(zēng wù) 校对(xiào) 气冲斗牛(dǒu)
B. 哺育(pǔ) 殷(yān)红 祈祷(qǐ) 锲而不舍(qiè)
C. 深邃(suì) 弥(ní)高 粗拙(zhuō ) 目不窥园(kuī)
D. 诘问(jié) 烦琐(suǒ) 宰(zǎi)割 妇孺皆知(rú)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当我们失落时,同学的一句安慰让我们感受到了话语的温度;当我们生病时,父母焦急的眼神让我们感受到了目光的温度;当我们阅读时,唐诗宋词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温度。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有温度的,这些有温度的点滴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1)请以“ 也有温度”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再按要求作文。
(2)请以“我收获了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500 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下列小题。
“人言”的思考
林师
①“人言”有两种解释,一是“别人的议论”。《诗·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二是中药名,即“砒霜”。两种解释都可窥“人言”的厉害。
②我对“人言”的思考,是对“别人的议论”的思考,是有关“别人的议论” 的断想。
③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少说多做不为过,多做不会累死人,但口水却能淹死人。不要轻易议论别人,即使硬要去议论,也千万要注意适时适境适度。议论别人,倒不如经常议论自己,因为经常反省自我不失为提高自身素养的捷径。
④要学会爱惜别人的名誉。因为爱惜别人的名誉是爱惜自己的前提,毁人者
必自毁。正如古话所说:“来说是非者,自是是非人。”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蚊子遭扇打,全怪嘴伤人,这给我们以启示:恶言如同寒流,美言暖如春风。无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中肯的劝告,都应该敲“当面锣”而非“背后鼓”。有在人后说别人坏话的时候,也就有在人前抬不起头的时候。
⑤喜欢在人后进谗言的人是小人。不必同小人斤斤计较,应尽可能大度豁达, 因为小人就是小人,君子就是君子。君子可以不同小人计较,可必要时还得提防小人,小人表面上总是笑嘻嘻的,但笑里却藏着锋利的刀。
⑥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作为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很
值得人们加以修炼的。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 什么话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说,都值得三思。过激的语言有如酸雨淋过金属表面,会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人际关系。喜欢恶语伤人的人,最终将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困境。
⑦“人言”既然说出了口,迟早是要见阳光的,它不可能自动消失。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话负责,都要为自己制造的“人言”付出代价。一个人不能捂住自己的双眼叫着黑暗,也不能捂住别人的双眼喊着光明。谁的心里都有一杆衡量是非善恶的秤。因此,向别人身上撒.灰.尘.的人,往往会弄脏了自己。佛家诗曰:“心
怀烦恼口招殃,偶发闲言受苦长。”意思是说,口无遮拦,冷言碎语给人带来的
负面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祸从口出”的道理谁都懂,所以我们要守口护心,不说别人的闲言碎语,更不可恶意诽谤他人。否则,迟早要受到“口祸”的惩罚。
⑧每个人身后都难免有“人言”,但如何对待各有不同。自信者对“人言”毫不在乎;自怯者对“人言”诚惶诚恐,并最终屈服于“人言”。“人言可畏”是一句古老的箴言,对它的认同,实际上是自己吓唬自己,是一种非正常的社会心态。
⑨其实“人言”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重要的是自己行得端,身子正。古人还有一句箴言——“止谤莫如自修”,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⑩人只要工作生活在一起,就避免不了要产生矛盾。有了矛盾如何去化解, 是制造“人言”诋毁对方,还是息事宁人化干戈为玉帛,结果不言而喻。其实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可以成为化解矛盾的契机,使用和把握得好,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反之,矛盾就有加深的可能,直至成为死结。
⑪“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是孟子留给我们的千年古训。朋友们,慎言慎行吧!
(选自 2015 年第 11 期《思维与智慧》)
1.这篇文章对“人言”进行了哪两方面的思考?
2.文章首段对“人言”一词进行解释,有何目的?
3.请分析文章第⑥段画线句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过激的语言有如酸雨淋过金属表面,会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人际关系。
4.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 小人表面上总是笑嘻嘻的,但笑里却藏着锋利的刀。
(2) 向别人身上撒灰尘的人,往往会弄脏了自己
5.这篇文章呼吁我们“慎言慎行”,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如此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言”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