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犯错 尤金 (1)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犯错

尤金

(1)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

(2)她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

(3)可是,我还没有发作,我亲爱的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为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

(4)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

(5)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事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

(6)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

(7)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8)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A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

(9)当天晚上,返回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

(10)女儿伦敦求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我和先生在大学的假期里不让她回家,我们要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

(11)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12)第一天上工,便闯祸了。

(13)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翼,只要力道稍稍重一点,便会分崩离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

(14)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撞倒了杯子,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

(15)“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

(16)“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

(17)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

(18)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19)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为她在衣裙上栽种了一季残缺的九重葛。

(20)原以为顾客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倒过来安慰女儿,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

(21)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女儿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22)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

(23)B此刻,在这静谧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24)原谅别人便是放过自己。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结合原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葫芦里卖的药”究竟指什么?

2.为什么A处“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B处“我眼眶全湿”?请结合文意分别分析。

3.阅读第(2)段划线句,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

4.你觉得文中的女儿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5.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原谅别人便是放过自己。”这句话的理解。

 

1. ①指女儿打碎杯子却得到领班的谅解和关心;②指女儿弄脏顾客的衣裙却得到顾客的原谅和安慰。 2. A处女儿眼中的泪光是因为餐厅里年轻女侍的遭遇让她联想到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她被领班和顾客给予她的谅解和关爱感动着、温暖着;“我”眼眶湿润是因为被女儿所讲述的遭遇所感动,也被女儿的宽容大度而自豪 3. 用“鲁鲁莽莽”来形容鱼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鱼汁人的情态,“直淋”、“泼洒”两个动词与“鲁鲁莽莽”相呼应,表现出鱼汁淋到我身上的猝不及防,为下文“我”将要生气做铺垫,侧面烘托出女儿在这种情况下出人意料的表现。 4. ①文中女儿是个独立能干的人,从她到餐厅打工可以看出;②善良的人,从她对待犯错的女侍的友善态度可以看出;③能说会道的人,从她劝解“我”原谅别人的语言可看出;④学业优秀的人,从她在伦敦求学可以看出。 5. 文中的女儿得到过别人的原谅,所以她也能原谅别人。善意是可以传递的,宽容能够让自己更快乐。生活中,人人都会犯错,当我们选择原谅犯错的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因为宽容谅解而快乐,何况,当我们犯错的时候,也希望得到他人的原谅,多一些宽容,就多一些快乐。(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葫芦里卖的药”是一句俗语,意思是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或准备干什么”。年轻的女侍把鱼汁泼洒在“我”的皮包上,女儿原谅她,女儿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女儿把玻璃杯打碎,领班原谅她;女儿倒酒时把客人的的衣服弄脏,客人原谅她。这两件事让女儿原谅了年轻的女侍。 2.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与推测。A“女儿眼中的泪光”女侍今天的行为让她想到当初自己的经历,自己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得到的是大家的原谅,而不是疾声厉色的呵斥,让女儿始终感动温暖。B句“我眼眶全湿”听到女儿的经历,我被陌生人对女儿的原谅深深打动了;为女儿能有这样一份原谅别人的爱心而欣慰。 3.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作用的理解。此句是写女侍的不当行为,“鲁鲁莽莽”“泼洒”形容腥膻的鱼汁的恣意、猝不及防,对我的伤害之大,按以往女儿应该生气才对,可是女儿却不生气,侧面烘托出女儿在这种情况下出人意料的表现。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如:“我亲爱的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端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她在伦敦求学”这些句子表现女儿是一个善良、能说会道、独立、学习成绩优秀的人。 5.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谈出对这句话的理解即可。围绕“宽容、谅解、换位思考”任一点谈即可。原谅是一种美德,原谅他人的人,舍弃了个人的私利,获得的是他人的尊重。原谅是一种境界,原谅他人的人,驱逐了心头的阴影,收获的是灵魂的净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车站食堂里的老人

〔俄〕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在迈奥尔的车站食堂的一角里,坐着一个清瘦的老人,生着满脸硬胡子。里加湾的上空,冬天的暴风一阵阵呼啸而过。海岸上覆着很厚的坚冰。透过风雪可以听见波涛冲击岸边坚冰的声音

显然这位老人是到食堂里来取暖的。他什么也没有点,无精打采地坐在长椅上,把两只手笼在补得很坏的渔夫短大衣袖子里。

和老人一起来的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小白狗,它蹲在老人的脚边哆嗦着。

在老人的邻座上,有一群年轻人,后脑勺绷得很紧,而且脸色通红地、大吵大嚷地喝着啤酒。帽子上的雪融化了。雪水滴到啤酒杯里,漏到熏肠面包上。不过,那些年轻人正在争论一场足球赛,所以没注意到这个。

当一个年轻人拿起面包一口咬下一半时,这条狗忍不住了,它到小桌边,举起前脚,阿谀地望着年轻人的嘴。

“彼契!”老人轻轻地叫它道,“你多不害臊!彼契,你干吗去打扰人家?”

可是彼契仍然站在那里,只是它的前腿不住地哆嗦,因为举乏了,耷拉了下来。等到两脚碰到潮湿的肚子上时,便忽然醒悟过来,又重新举了起来。

但是那些年轻人没注意它。他们正谈得津津有味,而且不时把冷啤酒倒到杯子里。

“彼契!”老人又叫,“喂,彼契!过来!”

小狗很快地摆了几下尾巴,好像告诉老人它听见了,请他原谅,不过它一点办法也没有。它不看老人,甚至完全背过身子去。它好像在说:“我自己知道这不好。不过你又不能给我买一块这样的面包。”

“唉,彼契,彼契!”老人低声说,因为心里难过,声音有点发颤

彼契又重新摇了一下尾巴,顺便哀求地看了老人一眼。它好像请求他别再叫它,因为它自己心里也不好受,若不是万不得已,它当然绝不会向陌生人讨的。

一个颧骨高大、戴着绿色帽子的年轻入终于看见了这条狗。

“要吃的吗,狗崽子?”他问道,“你的主人在哪儿呢?”

彼契欢喜地摇摇尾巴,看了老人一眼,甚至轻轻叫了一声。

“您是怎么回事,先生!”年轻人说,“您既然养狗就得给食吃,不然就不文明。您的狗跟人家讨食吃,我们这儿有法津规定不许讨饭。”

那些年轻人哄堂大笑起来.

“净是胡说八道,瓦尔卡!”其中一个人喊道,掷给狗一片香肠。

“彼契,不许吃!”老人喊道,他的脖子涨得通红

小狗蜷缩起身子,耷拉下尾巴,回到老人身边来,甚至看都没看一眼香肠。

“一点渣儿都不许动他们的!”老人说。

他开始痉挛地翻他的衣袋,掏出几个银角子和铜子来,放在掌心上,一面数着,一面吹掉钱上粘着的脏东西。

他走到柜台边,把几文零钱放到潮湿的台子上。

“来一块香肠面包!”老人哑着嗓子说。

女售货员在碟子里放了两块面包,递给了老人。

“只要一块!”老人说。

“您拿去吧!”女售货员低声说,“我不会因为您受穷的……”

“谢谢!”老人说,“谢谢啦!"

他拿起面包到月台上去了。月台上一个人也没有,一阵暴风已经吹过,第二阵暴风正在刮来,不过离得还很远,甚至可以在利耶卢皮河对岸的白色树木上看见微弱的阳光。

老人坐到长凳上,给了彼契一块面包,把另一块用灰色手帕包起来,藏在袋里。

小狗痉孪地吃着,老人看着它说道:“哎,彼契呀,彼契呀!真糊涂啊!”

小狗没听他说活,它在吃东西。老人看着它,用袖子揩着眼睛——风吹下了眼泪。

(选自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有删改)

1.文章的结尾写到老人落泪,你觉得老人落泪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文概括回答。

2.第一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具体分析。

(1)“唉,彼契,彼契!”老人低声说,因为心里难过,声音有点发颤

(2)“彼契,不许吃!”老人喊道,他的脖子涨得通红

4.文中的“老人”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① 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

④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无题》李商隐)

⑤ 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夜忆舍弟》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咸阳城东楼》许浑)

______________,流水桥旁。(《行香子》秦观)

⑧ 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欧阳修)

⑨《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依据课文内容默写横线上内容。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有仙则________

(2)苔痕阶绿________

(3)往来无白丁________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以“山”“水”类比陋室,用“仙”“龙”类比“德馨”,引出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 文章用象征手法,分别从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三个方面写“陋室不陋”,来象征室主人超尘脱俗的精神品质。

C. 作者最后连举三位古人来例证“陋室不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联系上文还可见作者有自况之意。

D. 作者为“陋室”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不学无术、寻欢作乐的官僚生活的鄙弃和讽刺。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è)   (chēn)    骨(suí)    不人事(xǐng

B. (huī)  (jù)   婷(pīn) 大发雷tíng

C. (hài)   (cān)     (pián)   强不舍(guō

D. (bǐ)    (liáo)    箱(qiè)     自吹自léi

 

查看答案

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到: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的灼碳、煤炉中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请从作品中举出两例,简述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