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北京人的扇子 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北京人的扇子

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

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和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

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据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候就是手执白羽扇,指挥三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

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唐朝诗人王建《调笑令》中“团扇,团扇,美人频来遮面”以及社牧《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把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

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花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貴,专门卖予有钱人。

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一些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及名优(著名的戏曲演员),喜用折叠扇,且对扇骨、扇面的选择非常考究。

那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千.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在折扇上挥酒翰墨并非易事,不但章法很难安排,而且纸面高低不平。明代祝枝山以为在折扇上写字,犹如令舞女在瓦砾堆上跳舞,“环肥燕瘦,终减态耳”。但熟能生巧,一旦掌握了它的特性,加上巧妙的布置,在这小小的天地中却能产生其他形式所没有的另番情趣,成为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那一行长一行短的特殊章法,加之熟练精能的真、草、隶、篆各体书艺,疏密有致,静雅清丽,犹如满目珠玑,美不胜收。北京人对名家书画扇在小心翼翼地用过一段时期后,往往请西城的扇子工将扇面扇骨拆下来分别保存。扇面装裱成平面册页,但也有不裱的,称之为“成扇”。

1.作者对“北京人的扇子”作了哪些介绍?

2.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析作者在介绍多种扇子时为何有详有略。

4.品析文末加点词“小心翼翼"的妙处。

 

1.介绍了扇子的种类,重点介绍了羽扇、团扇、折叠扇的历史、特点以及艺术价值。 2.引用,说明了折叠扇的来源、大小,突显其便于收藏和使用的特点。 3.芭蕉扇和普通扇子极为常见,偏重实用功能,而羽扇团扇、折叠扇则历史悠久艺术价值高,不为大众所熟知,值得介绍。 4.“小心翼翼”一词通过北京人对它们的珍爱间接写出了书画扇的艺术价值高、名贵。 【解析】 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扇子,文章开篇点明说明对象并指出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接着对扇子进行了分类,并介绍各种扇子的特点,先介绍了羽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然后介绍了团扇的特点和使用,最后介绍了折叠扇的特点和扇骨、扇面的考究。 2.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分析即可。首先指出说明方法,然后写出作用。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采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折叠扇的来源(高丽)、大小“尺余”,突显其便于收藏和使用的特点。 3.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和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分析:由于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和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比较常见,所以没有重点介绍。由于羽扇、团扇和折叠扇有历史和艺术价值,世人不太清楚,所以重点介绍。 4.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在这里北京人对名家书画扇的珍爱。从而从侧面衬托出书画扇的艺术价值高、名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在山阴道上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莱篮子的小河……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赡仰磨剑的圣地。

湖水轻轻拍岸,像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前去。车轮卷着灰尘,迅速地前进。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凤吹送着月桂的芳香,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笼罩着大地。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

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远处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一起一伏地跟着赛跑。近处,又看见碧油油的大地上,一条明亮的小河婉蜒流过。河身不宽,像伸出手臂抱住了几个小绿洲。

中午到了绍兴城。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街道上,心情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他们一看到新来的客人,便又簇拥过来,牵牵客人的衣袖,抚弄客人的围巾,亲密地交谈,并争先要领路。我就和这些孩子们一道拥进了黑漆的大门。

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就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念的欺骗和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这座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长途。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孩子们在园里跑着,笑着,也跑到断墙下,在那儿寻觅,可还有像人形一样的何首乌?他们又围在亭子旁边,仰着头,望着塑像;孩子们的脸像朝阳照耀下初开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样的明亮,亮着无限亲切爱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我们也是从那扇黑油竹门走进去的,并且大声地数到第三间。书房里的陈设,正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一样,正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寿老先生手抄的唐诗。好像这儿刚刚放学,老先生和学生们都吃饭去了。我默默地站在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桌旁,很想看看他所描摹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这间房不很大,只有前面一排窗户。后院也很小,墙也高,花坛上的老腊梅树还顽强地活着。

孩子们在唧唧哝哝地讲话。是的,今天,我们的孩子,有了明亮的教室,有了大片的草地,还有细沙铺成的球场。他们有了自由广阔的天地。我这样想着,突然在脑中出现一座勇士的騅像: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我抚摸着身边一个孩子的头发,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

回来的路上,我们让车在河边慢慢开行。在静静的黄昏里,发光的小河上,滑着一只鸟篷船。船尾坐着一个农民,戴着毡帽,有节奏地划动一根大桨。河岸上,有时是稻田,有时又是开着红花、黄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块石板,牧童从牛角间爬上爬下,牛万般温存地驯服着。又是芦苇迎着河边来了,芦花轻轻飘拂,像老人银白的胡须。

我不知道这可就是著名的山阴道?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格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綜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作者:方令福有改动)

1.从修辞和描写方法两个角度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依据画波浪线的语句,说说鲁迅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

3.看到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介绍,你回忆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哪些内容?

4.本文多次写到了孩子们的活动,有何用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当陆口

(2)肃于是越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2)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3.联系《孙权劝学》,说说吕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分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作用。

 

查看答案

默写。(请用正楷书写)

(1)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3)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_______,殊未屑!  (秋瑾《满江红》)

(6)_______________,是可谓善学者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依据下联对出上联,并用楷体将上联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上联:

下联:先忧后乐古仁人登楼抒怀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莲说》和《陋室铭》分别是唐代的刘禹锡和北宋的周敦颐的作品,“说”和“铭”都是古代的文体。

B.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他还著有小说《茶馆》、《骆驼祥子)等。

C.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两文题目中的最后一个字“书”,都指的是书信。

D.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