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______

(2)俭养德______

(3)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君子/之行

B.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行为操守 (2)连词,表示前者是后者的目的(用来……) (3)达到远大目标 (4)放纵懈怠 2.(1)学习必须精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3)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3.A 4.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5.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行”是多义词,“行为操守”;“致远”是古今异义词,“达到远大目标”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静(宁静专一,摒弃干扰)、才(才能)、学(学习)”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判断句;(2)句中的“非(不)、无以(没有办法)、广才(增长才干)、非志(志向)”几个词是赋分点;(3)句中的“与(跟随)、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日(时间)、去(消逝,逝去)”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A.“夫君子之行”的正确句读是“夫/君子之行”。故答案为A。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劝勉他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要珍惜时间。这可对文章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等语句分析作答。 5.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单的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这与“志当存高远”的意思基本一致。据此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两狼之并驱如/令嗥

B. 目似瞑,暇甚/甚仓皇

C. 狼不敢/跑号如

D. 数十步/一狼径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狼闻声四顾,始望见

B. 乃悟前狼假寐,盖诱敌/乃悟前狼假寐,刀劈狼首。

C. 复投之,后狼止前狼又至/狼亦黠矣,顷刻两毙。

D. 树上扭小狼蹄、耳/晋平公问师旷曰。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 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C. 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D. 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查看答案

找出请假条中的两处毛病,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请假条

张老师:

今日我因贵体欠安,故请假一天,望老师批准。

2014年5月20日

请假人:李明 

修改:(1)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  课外阅读

材料二  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百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①文段选自《_____》(书名),作者是_____

②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鲁迅在______一文中讲述了在____留学时的学习生活, 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一生中重要的经历——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