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见颜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 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东西南北莫敢不服。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是故《易传》不云乎:‘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夫尧传舜,舜传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注:①斶:读 chù,颜斶,齐国隐士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斶前为慕势 慕:仰慕
B. 士贵耳,王者不贵 贵:尊贵
C. 是以君王无羞亟问 羞:羞辱
D. 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明:表明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东西南北/莫食不服
B. 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东西南北/莫敢不服
C. 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东西/南北莫敢不服
D. 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之士/仁义营来/役处东西/南北莫敢不服
3.下列对文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斶主动求见齐宜主,却又不愿上前和齐宜王碰面,显示了颜斶的傲骨。
B. 大臣认为齐宜王有着强大的实力并且得到天下之士的仰慕,证明士轻君贵。
C. 颜斶认为尧、舜、禹、汤、周文王借助贤士辅佐才得以“城共道德”,证明士贵君轻。
D. 颜斶过有理有据的斗争,让齐宣王接受了自己的观点,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颜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结构生物学家、博士生导师。2009 年以来,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9 篇;2016 年,她被《自然》评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拥有中国万至于世界公认的学术地位。
令人不解的是 2017 年,不到 40 岁她却离开了清华,受聘于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担任雪莉·蒂尔曼终身教授而在国内引起强烈关注。
面对质疑,颜宁这样回应:“对于我去普林斯顿任教,很多人有各种议论、猜测,甚至认为我是被挤压走的。其实真的不是。我去普林斯顿确实有点自讨苦吃,我在清华这个我最爱的母校待得太舒服了,害怕自己舒服了,害怕自己的才华不知不觉浪费了,想换一个环境重新挑战自己。”
是啊,逃离舒适拥抱艰难,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选择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填空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
(2)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剪不断,理还乱,_____。(李煜《相见欢》)
(4)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穷与达
古往今来,中国知识分子最高理想或曰人生价值是什么?用一句令人肃然的名言概括大约不会有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个人修养和社会理想全在其中。
中国的书生真够绝了,这是一群最擅长辞藻的人:明明是无米下锅般的穷困潦倒,却自嘘是斋腹朝圣似的独善其身,好像受穷是自己的道德选择,好像受穷是修身养性的充要条件,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囊茧夜读,凿壁偷光,所有这些饿体苦心的明志表演不过是为了跨越那一道道高傲的科举门槛,不过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穷而后工,工而后达——像诸葛瑾那般整天价掐着手指祈盼着三顾茅庐的皇恩浩大。达了,就可以打点名利的行装,欣欣然去兼济天下。如何兼济天下?说白了,无非是踏破铁鞋求爹告奶拜个官儿做做,一旦做了官,以前遭受的穷困也就有了加倍的报偿:什么颜如玉,什么黄金屋,什么峨冠博带,什么衣锦还乡,荣宗耀祖,福子荫孙,风光盖天下。
究其实,“穷”与“达”并无必然关联,凭谁说修身齐家之人就可治国平天下?因此我以为这话应倒过来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不是简单的顺序颠倒,而有其内在的因果逻辑。就让我们先从这个“达”入手。达,发达,闻达,显达,是终极,是目的,也是唯一的功利。达了,就可济世安邦甚或黄袍加身,像书生宋江似的拉一班落难兄弟占山为王,聚义堂里排排坐分果果;如若做不了皇帝,就只有落草为寇一途,还不如放下野心招安了事,从此安安分分做一个皇帝的好臣子、好奴才,朝九晚五,推眉折腰,谀上欺下,明镜高悬。注意这个“兼”字,是兼顾,也就是说,我锦衣玉食了,不妨施些残羹于天下穷者,这也叫悬壶济世?而如果连皇帝的奴才也做不稳了,那就活该受穷,这个就该返身回到晦涩的内心:找一处竹喧莲动的风水在所,把自己隐居起来,下棋品茗,饮酒唱歌,攀花吟诗或邂逅园翁溪友,这就叫独善其身。独善者,也即慎独之意,我闭宫自修呢,哪管你滚滚红尘朝崩纲圯死人倒屋洪水滔天。
这就是中国如识分子的现实困境:看起来,由穷而达或穷而后达是一条以天下为已任的必由之路, 但在“穷”与“达”之间,他们既没能独善其身,也未能兼济天下,而是舍义取利,舍身赴虎,纷纷做乞伶状,成了统治者的饲料和帮凶。
“穷”与“达”被视为一种人生策略,而被古今知识分子玩弄于一个虚叔的道德空间。他们出世无门,“独善其身”永远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因而盼着入世,盼着“达”而混迹于庙堂,以此体现自己全部的人生价值。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是真正的知识混子。穷也好,达也罢,不过是一件混世的外衣,骨子里并无信仰,也无尊严,有的只是机巧、权谋和变色龙式的保身之道。
“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肉食继蹱于华屋,疏饭袭迹于耨耕。”这就是俗世意义上“穷”与“达” 的典型表征:方穷而贱而辱,达而贵而荣。由此可见,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不过是食有肉、居有屋而已。这是人性,是人心向上的动因,也是儒款理论秘而不宣的人伦基础,但,这与善身和兼济有什么关系吗?而像杜甫那样鄙视朱门狗肉并呼吁广厦以庇天下的知识分子有如凤毛麟角。
1.对“中国的书生真够绝了”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因为这是一群最擅长辞藻的人。
B. 因为他们宣扬受穷是自己的道德选择,受穷是修身养性的充要条件。
C. 因为所谓独善其身的表演不过是为了跨越那一道道高傲的科举门槛。
D. 因为所谓的兼济天下无非是拜个官儿做做,让以前遭受的穷困可以加倍的报偿。
2.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实质的理解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 “穷”与“达”并无必然关联,修身治家之人未必就能齐国平天下。
B. “达则兼济天下”就是自己锦衣玉食了,不妨施些残羹于天下穷者。
C. “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连皇帝的奴才也做不稳了,就活该受穷闭宫自修。
D. “达”的目的是做皇帝、做臣子、做奴才;“穷”是理想受挫后的自暴自弃。
3.对“‘穷’与‘达’被视为一种人生策略,而被古今知识分子玩弄于一个虚拟的道德空间”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因为知识分子把由穷而达或穷而后达当作是一条以天下为己任的必由之路。
B. “独善其身”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目的还是盼着入世、盼着“达”而混迹于庙堂。
C. “穷”和“达”不过是一件混世的外衣,是机巧、权谋和变色龙式的保身之道。
D. 中国书生的最高理想不过是食有肉、居有屋而已,这与善身和兼济没有什么关系。
下列各项对课文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通过虚构一个和平安宁、生活富足、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来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B. 《岳阳楼记》重在写景,作者以高超的笔法勾勒出洞庭湖气吞山河烟波浩渺的雄奇景象,读来引人入胜仿佛身临其境。
C. 《桃花源记》和《岳阳楼记》都体现了封建知识分子心系人民、心怀天下的政治胸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助生动形象的边疆奇丽的雪景,表现戍边将士及诗人蔑视困难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对下列加粗虚词用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异之 之:代词,指新看到的景象。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连词,表目的。
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介词,在。
D. 然则何时而乐耶 而:连词,表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