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说明文阅读 艾在端午 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

说明文阅读

艾在端午

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茸毛。

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每年端午节来临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1.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

2.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什么?

3.第④段运用了___________ (说明方法),说明艾用于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然后采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

4.艾走进你的生活了吗?请结合实际简单谈谈。

 

1.(1)引出说明对象;(2)使文章的语言富有文采,有吸引力。 2.人们用艾招百福、辟邪祟、袪毒害等。 3. 举例子 艾的药用价值 4.艾走进了我的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它的身影:其一,我们这的端午风俗:门窗悬大艾避邪却鬼;和蒜头等煮水洗澡驱除邪气。其二,产妇和婴儿等可用艾煮水洗澡消毒去热。其三,放盐泡水喝可止肚子疼…… 【解析】 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说明文开头引用古诗词作用的理解和把握。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引出说明对象;同时以诗词佳句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人看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说明文的开头一般以开门见山,直入说明对象为主,注意:有时也引用诗词,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俗语谚语,名言格言等作为开头。其作用一般有两个:(1)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文章说明的对象或说明的中心。对于诗词而言,加上:同时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增添了诗情画意。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第2—5段说明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人们用艾招百福、辟邪祟、袪害”等。注意语言要简洁,语句要通顺。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为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作用可分析“可见艾的药用价值”一句,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考查对材料的个性化解读。在解读时要能从文中与材料中提取关键性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来阐明观点。观点要明确,理由要有根有据,真实可靠。比如艾走进了我的生活。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常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中医针灸方法,把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蒿叶熬汁,然后稀释兑水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甲)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注释)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存:抚恤。耽:沉溺。九重:深宫之内。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必先其心志(使……痛苦)

B. 乱其所为(拂拭)

C. 犹割以啖腹(大腿)

D. 若耽滋味(喜欢,特别爱好)

2.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管夷吾举士/皆以美徐公

B.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有物外之趣

C. 曾益所不能/如土石何

D. 故卿等为朕耳目/辍耕垄上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列举事例,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

B. (甲)文前后从正反两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C. (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首先要抚恤百姓。

D. (甲)(乙)两文中划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都强调了治国需贤臣辅佐这一内因,都没有涉及外因。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九年级(3)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出二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3)活动即将结束了,请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二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图一:捕鸟   图二: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图一篇名:《_________

图二篇名:《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古今中外, 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 他们在成功和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3)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陆游《诉衷情》)

(4)根据语境“ 月亮代表我的心” , 填写诗句。 面对明月, 李白深情地写道:“________,________。”给遭贬谪的友人无限的慰藉。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清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因为在会试中中举而疯的。

B. 传统的“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就内容而言的,如“风”就是各地的歌谣。

C. “丝竹”、“芳草”、“风骚”、“婵娟”在古诗文中分别和“音乐”、“离愁”、“文学才华”、“月亮或嫦娥”有关。

D. 词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晚唐五代趋于繁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