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木活字印刷术 雷碧玉 ①活字印刷术最早是由北宋庆...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木活字印刷术

雷碧玉

①活字印刷术最早是由北宋庆历年间毕界发明,称为“泥活宇印木”,后来经过发展、完善,民间又出现了木活宇、铜活字、铅活宇等印刷术。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便是木活字印刷术。“木活字”是用梨木或杨柳木等雕成的一个个单字,它因取材方便,制造简单迅速,成为中国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由木活字印刷出来的成品,字形隽秀,墨迹清晰,保存时间可达一千年。

②“木活字”制作看似简单,但印刷工艺十分考究,单说那最基本的写字与刻字就会让时下的年轻人望而生畏。它需要岁月的磨砺,根本无法投机取巧,没有一定的功力和定力是不行的。

③活字印刷末的字必须正字“反”写。要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模板上,手持毛笔,一笔一笔,慢慢地添补成型,形成一个方正漂亮的反字。写成横细竖粗的老宋体字后,就要进行难度最大的雕刻,只有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才能雕刻出细致的笔锋,后用刻刀沿着字的边刻入,着力必须精准、均。只需一会儿,一个木活字就在木屑飞舞中刻成。这种技艺如果没有经过多年的练习,根本无法学成,长时间的制作还会让制作者手指弯曲,腰背酸痛,眼睛千涩。

④繁杂的印刷工序,也考验着制作者内心的承受力,它一共有开丁、事清(整理子)、制字模、写字、刻字、排版、校对、刷印、打图、划支、填字、分语、装线、封面、订这15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须規范操作,其中刷印是最主要的工艺,所用纸张的湿度都有严格要求,用墨量要刚好,用カ要均匀,用墨多了、用力重了,就会模成一块;用墨少了、用カ轻了,又会看不清楚。几十上百页的语印好后,打图、划支、打洞孔、下纸捻、載边、上封面、订外线,一册古色古香的木活宇印刷品才算国满完成。有时,木活字在使用多次后会失去校角,字形变得模糊,还需要不断地补充字块。

⑤这样的过程漫长、乏味,而且无趣,它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定力和耐心。在如今的社会,若要想耐得住这种寂寞,内心的坚忍可想而知。可有一位老人却一直坚持,无怨无悔。他就是渐江瑞安最有名气的谱师、东源村木活字印利术第14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超。老人的家族使用木活字印刷的历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老人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不可丢。”因为这份爱,他们借助木活字印术将族谱重新翻印,依一套祖先流传下来的口诀,口耳相传,将这项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技艺保存下来,而它也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保留下来,并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术。

(选自《知识窗》,文章有刑改)

1.木活字印刷术的印刷工序非常繁杂,其中作者重点介绍的工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木活字印刷出来的成品,具有古色古香,字形隽秀,墨迹清晰,保存时间长久等特点。

B. 雕成木活字单字所需的材料,多是一些质地坚硬的树木,所以木活字能反复使用而不必更换。

C. 木活字印刷技艺虽然被保留下来,但由于印刷工艺十分考究;需要岁月的磨砺,因此现在已不再使用。

D. 本文说明方法多样,说明顺序清晰,语言准确凝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古老文化的敬畏之情。

3.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要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模板上,手持毛笔,将横细竖粗的老宋体字,一笔笔,慢慢地添补成型,形成一个方正漂亮的反字。

(2)只需一会儿,一个木活字就在木屑飞舞中刻成。

4.王超辉老人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不可丢。”他的话让人深受感动,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老祖宗的这种技艺为什么能传承下来。

 

1. 写字 刻字 刷印 2. A 3. (1)“不足”意思是不充足,不够,说明模板的小,强调“木活字”制造看似简单,但印刷工艺十分考究,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2)句中的“飞舞”一词说明了刻字的精准、均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4. 因为木活字印刷出来的成品,字形隽秀,墨迹清晰,保存时间可达一千年。老人的家族使用木活字印刷家谱的历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从文章第2~4段所说明的内容来看,作者在介绍木活字印刷重点介绍了“写字”“刻字”和“印刷”三个工序。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可依据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对作答即可。A.正确;依据“有时,木活字在使用多次后会失去校角,字形变得模糊,还需要不断地补充字块”可知B项的“雕成木活字单字所需的材料,多是一些质地坚硬的树木,所以木活字能反复使用而不必更换”说法是错误的;依据“可有一位老人却一直坚持,无怨无悔。他就是渐江瑞安最有名气的谱师、东源村木活字印利术第14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超。老人的家族使用木活字印刷的历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可知,C项“因此现在已不再使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从全文来看,D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古老文化的敬畏之情”的说法是的,作者只是客观地说明。据此,答案为A。 3.试题分析:(1)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语句“要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模板上,手持毛笔,将横细竖粗的老宋体字,一笔笔,慢慢地添补成型,形成一个方正漂亮的反字”中的“不足”是从数量上时行限制,意思是不充足,不够,准确地说明“木活字”模板的小的特点,“不足”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2)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语句“只需一会儿,一个木活字就在木屑飞舞中刻成”中的“飞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雕刻者动作的娴熟,刻字的精准、均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据此理解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木活字’是用梨木或杨柳木等雕成的一个个单字,它因取材方便,制造简单迅速,成为中国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由木活字印刷出来的成品,字形隽秀,墨迹清晰,保存时间可达一千年”和“老人的家族使用木活字印刷的历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可知,这老祖宗的这种“木活字”技艺能传承下来的原因。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盛开在记忆里的花

杨祟演

①晚上,小区突然停电,家中备有蜡烛,却没有火柴。于是,我下楼,接连走了几家小超市,都未能如愿买到火柴。一位年轻的店主还用怪异的目光看了我一眼,似乎我这个古董之人在购古董之物。

②转弯抹角踅进小巷深处。好不容,在一处曲暗的小店买了一登火。

③揣摸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买到的火,我突然觉得,进入网络时代的我们离火柴越来越远了,远得在市面上已很难觅其踪迹。

④由此,那个火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年代便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

⑤早年,在农村有两样东西不能自给,一是盐,一是大乘。火,人称“自来大”,也称“洋火”。那时,人们的生活须史不离它:描生大要用火,点煤油灯点烛要用火荣,大人们抽烟要用火荣,小孩们过年放地要用火荣……

⑥火姓旁、饭来上、屋檐下、门標ロ、台阶顶、来拒头、窝概里……一划一闪,跳动的火苗像爆出的一朵朵美丽的花,眼也跟着亮起来,心也跟着暖起来。

⑦点灯,是我幼时喜欢做的事。

⑧天光渐暗。大人说,该点灯了。我抢着:“让我来。”火苗对着灯芯一吻,灯亮了,满屋生辉。

⑨火柴是一日三餐的保障。每当母亲在姓房划燃火,眼看着大阻,眼看着炊烟起,眼看着饭菜香……

⑩至于偷洋火烤地瓜,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每年秋收之后,由于大人们的“粗心”,地里总有“漏网之鱼”,还不乏大块头的地瓜。于是,我们扛起锄头,挎着箩筐,奔向已经光禿秀的地,而衣兜里谁也不会忘了偷塞一盒火柴。堆好了土窑,捡来了枯枝千草,划亮了火柴,后把精心挑选的地瓜扔进去,只等着原生态的绝佳美味……

⑪大过年的,更少不了火柴。我经常是执竿侧耳头远远地挑着挂着的长长的红红的三百响鞭炮,大哥在鞭炮引信末梢那头,但见他划亮火柴,颤巍巍的,那是我的手在抖,大哥也颤巍巍地拢着火柴配合着……随着第一声炮响,大哥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站到我身边。一旁,隔壁五爷坐在两边贴着红对联的门槛上,划亮一根火柴,将水烟抽得吧嗒吧嗒的,喜庆的气氛红暖红暖的。

⑫感于斯,我曾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一根小小的火柴,点燃了生活的岁月。它燃亮了母亲宽慰的笑容,燃亮了父亲开敞的胸怀……每根火柴,一生虽只发言一次,但它是光的发言、火的发言,它燃烧的生命,好比高举鲜艳的旗帜……

⑬那在打火机日益繁荣的今天,有多少人还记得火柴呢?

⑭昨天看到一则微信:香烟决心嫁给火柴,打火机不服:“我时尚新潮,跟你是绝配啊!你为何选择土得掉渣的火柴?”香烟说:“一旦我香消玉殒,你就移情别恋,而火柴一辈子燃烧一次,只为我。”

⑮笑话归笑话,只不过,关于火柴的一切真的在逐渐变成一份美好的记忆——“嗤”,一朵神奇美丽的花绽放跳动,盛开在那段渐行渐远的岁月里。

(选自《特别文摘》,文章有改动)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品析句子。

(1)请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火苗对着灯芯一吻,灯亮了,满屋生辉。

(2)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旁,隔壁五爷坐在两边贴着红对联的门槛上,划亮一根火柴,将水烟抽得吧嗒吧嗒的,喜庆的气氛红暖红暖的。

3.说说本文题目的好处。

4.文章第⑫段的内容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裴子野:南北朝时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②率:标准。③脔:切成小块的肉。

1.对划波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B. 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C. 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D. 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冬至后女婚______

(2)某郎好酒,汝常贫______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2)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4.邺下领军与南阳人人性中的弱点分别是什么?

5.我们从裴子野身上能学到哪些优良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释)①噀(xùn):喷。②吴姬:泛指江南女子。

1.对这首词的理解鉴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上阕一二两句用经霜后的残菊、枯荷与新橘作对比,突出橘的耀眼生机。

B. “香雾”指女子房中焚烧香料时散出的袅袅烟雾,“清泉”是指洗橘时所用的清冽的泉水。

C. “惊”、“怯”二字,活脱脱地刻画出女子尝橘时娇美的情态。

D. 本词的描写生动细腻优美,反映出作者过硬的文字功底和健康的审美趣味。

2.本词最后一句“吴姬三日手犹香”的手法让人称道,请你赏析。

 

查看答案

默写。

(1)因思杜陵梦,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月是故乡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名句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1)绰号豹子头的_____,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_____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2)当下宋江看视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A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A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_____?选文表现了该人物哪些思想性格?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