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秦湄毳《芬芳的蜡梅花》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

阅读秦湄毳《芬芳的蜡梅花》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我”自称患有咽炎,________________→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

(2)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彼此”一词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1. 学生们卖力地献计献策 “我”带领学生们放学后踏雪访梅 2.(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学生们比作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们如同蜡梅花一般美丽可爱,表达了“我”对学生们的喜爱之情。(2)“彼此”是指“我”和孩子们,重音强调“彼此”。老师与孩子们已经走进彼此的内心,突出了老师和学生们情感的加深。 3.(1)芬芳的蜡梅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芬芳的蜡梅花象征着学生们美丽的心灵;(3)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揭示文章情感主旨,体现“我”与孩子们温暖的师生情;(5)关联主要情节,体现主要内容。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概括情节的能力。首先找到相关段落,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第③④段,写告诉学生“我”患有咽炎,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第⑤⑥段,写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第⑦~⑩段,写“我”知道了学校附近有一片蜡梅树林,放学后带着学生们游览了一回。 2.(1)此题考查本题考查考生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判定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然后分析其表达作用,最后分析思想感情。“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一句中的“是”表示暗喻。写出了学生们如同蜡梅花一般美丽可爱的样子,再结合“我”的喜爱之情分析即可。 (2)此题考查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朗读技巧的能力。可以把问题具体化,“彼此”指的是哪两方面?(我与孩子们)“落进彼此心里”表现了什么?(“我”与孩子们温暖的师生情)。 3.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标题作用的能力。文章标题的作用一般有:概括主要事件,提出中心,交代事情的时间、人物、写作对象,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交代文章的线索,设置悬念,交代写作顺序,交代文章主题、情感等。学生们为了给“我”治咽炎,到处寻找蜡梅花,这是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同时蜡梅花也贯穿全文,象征了孩子们美好的心灵;通过寻找蜡梅花,也表现了温暖的师生情。最后加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节选自刘备《刘备敕刘禅遗诏》

(注释)①殆:恐怕,大概②济:救济,挽救③增修:赞美的话说得很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险躁则不能

(2)淫则不能励精

(3)朕初疾,下痢耳

(4)人意智

2.解释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3.两篇选文的作者都对学习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请分别谈谈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读了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该诗的第二句中,“初惊”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最后两句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某校七年级举行了“爱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初中生读书现状调查表

(1)分析上表,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寻找方法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请找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

材料一:西汉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穿一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学习。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不符合主题的材料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问题。

(1)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

文中的“裙钗”指的是           。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2)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90后的求职者,要求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而且往往见异思迁

B.据说这种“章光101”神药,能让你的头发由“不毛之地”变得乌黑发亮。

C.郑州一号线开通首日,东西两边的客流量大相径庭,两边都很热闹。

D.拍电影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评论者不应妄下断语,应给予创作者尊重和爱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