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猫(节选)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猫(节选)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

______——愤怒——______

2.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①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②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3.“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要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为什么?

4.前文“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和文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两句所包含的情感有何不同?你从作者的养猫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迪?

 

1. 讨厌(漠视) 悔恨(内疚、伤痛、后悔) 2.①示例:拟人,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用于猫身上,生动形象。 ②示例:将猫的无抵抗的逃避与“我”的暴怒虐待作强烈对比,把“我”对猫的暴怒和虐待比作针,并进行反复强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刺痛,表现了“我”冤枉了猫后内疚、自责、痛悔的心情。 3.因为前两只猫,我们给予了很多关爱和温暖,而第三只猫我们并不喜爱和关注,“我”冤枉了它,并打跑了它,它的死亡使我的内疚无法弥补。 4.“好久不养猫”的情感是,养猫固然快乐,但亡失的失落更让人难受;“永不养猫”的情感是,强烈的负罪感无法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启迪: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关爱弱小生命);无论做任何事,千万不能凭个人好恶、私心、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作者对猫的情感变化,这样的题型一般文章中有答案,只要认真阅读、分析就能解答正确。如“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更觉得难看了”看出作者对第三只猫讨厌、不喜欢;后来自己冤枉了这只猫,猫死后,作者没法补偿,因此内心愧疚、后悔。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2)“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这一句中,把“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了针,可知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些针在词刺“我”的良心,由此可见作者对冤枉了猫感到十分后悔,结合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及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联系文章内容考虑,前面两只猫因为活泼机灵好看,全家都很喜欢,给与了很多的关心,而第三只猫,全家都不太喜欢它,不活泼,长相难看,因此黄鸟被咬死就猜疑是它,并且对它进行无情的棒打,冤枉了一只不会辩解的猫,我没法改正我的过失,因此更难过。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好久不养猫”是因为“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亡失的失落使人难受。第三只猫的失去,是因为“我”的过失,“我”的内疚和悔恨感久久不能消除,愧对这类生命,所以“永不养猫”。由第三只猫的失去,“我”明白了不能凭偏见处理事情,否则就会出差错;通篇来看,作者一家人对猫的喜爱,告诉我们要善待、关爱弱小生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开展“你若读书,风雅自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①每人搜集一条关于书或者读书的名言,写出名言和作者。

②撰写一条“世界读书日”宣传标语,不超过15字。

(2)七年级组发起“每日一页书”倡议签名活动。七(1)班小德同学拟写了一封倡议书,请帮他改正存在的问题。

倡议书

各位同学:

为了促进大家坚持读书,从今天起,我们七年级全体同学开展“每日一页书”活动——每天每人读一页名著,坚持天天读。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我们一定能多读很多书。

你若读书,风雅自来,让书香浸润我们的岁月,(A)让我们陪伴书香成长,让书香提升我们的素养,让书香推动往会的文明……(B)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一天一页读名著吧?

七年级组

2019年10月23日

①画线句(A)与上下文不协调,应该改为:   

②画线句(B)有标点符号错误,应把“    ”改为“    ”。

(3)语文老师要求每人制作一份主题为“世界读书日”的手抄报。请你设计两个栏目,用四字短语写出来,并简要说明栏目内容。

①栏目1:    ,内容:     

②栏目2:    ,内容:     

 

查看答案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____的办学。在《朝花夕拾》中,____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

(2)《____》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中,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尽情地施展各自的神通,如____就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等超凡能力,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sū sū(    )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一般……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__  sū sū________  蝉________

(2)文中“____”一词中有错别字,正确写法是“____”。

(3)《新华字典》中“泰”有如下含义:

A.平安;安宁  B.极;最  C.太;过甚  D.姓

“周身通泰”中的“泰”的含义是________

(4)把文中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句意)。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①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乡书何处达?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⑤俗语说“常立志者无大志”,此话不假,因为孔子早就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

⑥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写戍边战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⑦《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突破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心灵需要阳光的照耀,封闭幽暗的心,即使面对艳阳天也抹不去深藏的阴霾。我们每个人都应有阳光般的心灵。守望阳光,让心中的绿色永恒;守望心灵,让明天的希望闪光。

请以《一缕阳光照心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要抄袭或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