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2.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刚强坚毅(或生命力顽强,意思对即可) 2.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3.(1)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 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2)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 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 4.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解析】 1.考查对文章要点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通读全文后,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分析作答即可。如可分析“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等句,即可归纳出蒲公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为后代甘于奉献的特点。 2.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因为本文的主题是写母亲,所以文中的情感应该与母亲有关。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第一处可分析第2段“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等句,这是看到了蒲公英对子女的爱而想到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第二处可分析第8段“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等句,这是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赏析句子时的格式为:此句运用了xx修辞或者细节描写,生动的写出了(浅层意思),表达了(深层意思),回答此题可按照这种格式来回答。(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刻画了蒲公英贴紧地面、蓄积力量的状态,是对蒲公英为后代甘于牺牲自己的精神的赞美。(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白发苍苍的状态,歌颂了为子女辛勤付出的伟大的母爱。 4.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在结构上就有照应开头,收束全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就有点明主旨,深化中心的作用。要把文章所表达的中心答出来。在答中心时,要分析好“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等议论抒情的语句,即可归纳出本文赞美母亲蒲公英般的刚强坚毅,为儿女甘于牺牲自己奉献精神,并表达对母亲的想念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给。有人葬母,意借而不敢言。阮后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皆________       ②欲 _______       ③_______      ④焚________

2.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意欲借而不敢言

B.学而时习之

C.人不知而不愠

D.为人谋而不忠乎

3.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4.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哪几种景物?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此集中有两篇文章,一篇是《______》,写自己的父亲被庸医所误,对他刺激很大。所以他后来到日本留学,立志要用新的医学救国。另一篇是《藤野先生》,写在仙台学医期间,感受到医学也无法救国。因此选择了_______的道路。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长妈妈睡觉在床上摆“大”字,将“我”弄得晚上睡不好觉。

B. “我”想去五猖会看“无常”,父亲却强迫我背《鉴略》,我感到很痛苦。

C. “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这是陈莲河给父亲开的药方。

D. 衍太太教唆“我”偷母亲的手饰卖钱并散布谣言。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_____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③① D.③④②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