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文明”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德州市一直为“创建文明城市”而...

综合性学习

“文明”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德州市一直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为了响应市的创建活动,某中学八年级组织了“文明先锋小队进社区”的活动。作为成员之一的你,请完成如下任务:

(1)调查文明现状。

为了解某社区的文明现状,“文明先锋小队”从社区获取了以下统计数据,请你写出阅读上面两份统计表后得出的结论:

我的结论:                       

(2)设计文明板报。

社区请你协办一期以“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板报,请你根据这一主题设置两个栏目,栏目名称不超过5个字。

(3)协助文明劝导。

从今年5月1日起,卫生部颁布的“禁烟令”已经正式施行。为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这种不文明行为,社区专门配备了“禁烟劝导员”。假如你是“禁烟劝导员”,你会用怎样得体的语言劝导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请写一段不超过50个字的禁烟文明劝导语。

我的劝导语:                                     

 

(1)社区便民配套设施逐年增加,社区不文明行为逐年递减。(意思对即可) (2)雅言集、爱心快递、文明剪影、先锋报道等。 (3)您好!这是公共场所,吸烟不仅有害您自身的健康,也影响了周围的人。请您不要在此地吸烟。 【解析】 考查图文转化。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做此题要掌握以上要点,并注意数据的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结合本图标标题和数据,显示“新增绿化面积、道路改造、公共健身区”这些公共设施呈逐年增加趋势,图二“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这些不文明行为呈逐年减少趋势。 (2)考查拟写板报名称。拟写栏目名称要明确几点:①明确活动的主题、目标;②选择切合实际的活动形式,同的注意要体现活动的主题或内容;③注意栏目内容要合理,可行性强,易操作;④字数不宜过多,可运用修辞手法;⑤如果有示例,要参照示例,语言表述形式要与示例一致。解答此题注意题干要求,围绕“文明伴我行”主题拟写板报栏目,字数不超过5个字。如:邻里互助窗等。 (3)考查拟写劝说语。解答此类题要充分体现交际性和实效性。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礼貌问好亮身份。向对方表明身份是交际类考点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或者目标不明确,或对对方不尊重。②语言简洁亮主题。这类试题大多对答案都有字数要求,字数不宜过多。③语言委婉有讲究。礼貌用语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身份,而且有利于相互交流,在交往时,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掌握以上要点,做出解答。如:您好!我是社区“禁烟劝导员”,这是公共场所,吸烟不仅有害您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到了他人健康,请您不要在此地吸烟。谢谢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这则通知有三处不当之处,请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

各班级: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争做充满正能量的中学生,学校邀请县委宣传部张明亮部长,于9月8日下午两点为同学做“树立正确价值观,释放个人正能量”的专题报告,请各班级准时参加。

此致

敬礼

2019年9月6日

校学生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题目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⑩“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1.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去,终于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父亲二十年前对“我”的叮嘱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并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文语段,完成题目各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2.“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惊”;“我”又因何“感到一种不安”?

3.从选文来看,作者赞扬了藤野先生什么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桓公伏甲①设馔,广延朝士,因此②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王曰:"晋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③,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注)①伏甲:埋伏士兵。 ②因此:趁此。③洛生咏:晋阳洛阳一带的读书人吟诵诗文的音调。④趣:急速,赶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当作何 ________ (2)俱前_______

2.对划线句“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王坦之非常惊慌,渐渐地在脸色上看出来。

B.王坦之惊慌的模样,渐渐地在脸色上看出来。

C.王坦之非常惊慌,渐渐地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D.王坦之惊慌的模样,渐渐地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3.桓温“伏甲设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各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月色入   欣然起行   无与为乐者   竹柏影也

2.请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作者在文中抒发了那些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