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

⑴文段选自名著《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姓名)的信。

⑵仿照下面“名家评论”《傅雷家书》,请你也为这部名著写几句评论。

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金庸(中国作家、生活活动家)

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法,人才学家从中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律,文学家从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从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从中探索20世纪至6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广大读者则把《傅雷家书》作为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傅雷家书》,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叶永烈(中国作家)

 

(1)傅聪 (2)示例:傅雷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荣誉感,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解析】 (1)《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傅聪,著名钢琴大师。 (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仿照评论写出自己对此书看法即可。如,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傅敏,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在枣庄诸多的旅游景点中,游客们尤其特别喜欢台儿庄古城。

C.《流浪地球》之所以火爆,在于这部片子上演了无数人挺身而出拯救地球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②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③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⑦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④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⑤冰雪融化,草木盟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⑧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节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A.①②③⑦⑥⑤④⑧ B.⑧①②③⑦④⑤⑥

C.①⑤②③⑦⑥④⑧ D.⑧①⑤②③⑦⑥④

 

查看答案

语文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放、刚健雄浑著称;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文,以“安塞腰鼓”为题材,写得汪洋恣肆、慷慨激昂。可谓:“文”不负“鼓”,“鼓”助“文”神。

B.“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这句前一分句省略了主语,后一个分句又用“使”开头,这样句子就没有了主语。去掉“看到”或“使”,句子就完整了。

C.“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这个句子,虽然语序不合理,但不影响句意。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关雎》《蒹葭》都选自《诗经》。

 

查看答案

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暗(huì     带(xié    叹为观止      目空一切

B.      绊(     花香鸟语      海枯石烂

C.默(xián    zào    草长莺飞      天衣无缝

D.杂(rǒng         戛然而止      人情世故

 

查看答案

用楷体字认真书写下面语段。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