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这就是经典”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
①从书籍的推介、评价、感受等方面组文。内容充实,调理明晰;
②写楷体字,卷面整洁。
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苦不苦
那年冬天,上海冷风如刀。
夜幕降临,街上人稀车少,作家张爱玲裹紧大衣,加快步伐,赶回常德路上的公寓。路灯下,一个小吃摊子,像汪洋中的一条船,让路人看见希望和温暖。
她走过去,跟摊主打招呼,守摊的还是那个熟悉的女子,不一样的是,多了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风中瑟瑟发抖。这是摊主的儿子。看着孩子冻得通红的脸,张爱玲的心顿时揪得紧,习惯性地要了一碗汤圆。
女人在煮汤圆的时候,张爱玲跟孩子拉起了家常,陌生一点点淡去,越聊越亲了。
她关心起孩子来,问道:“孩子,苦不苦?”
孩子爽脆地答:“不苦,很甜的。”
一问一答之际,女人将一碗热腾腾的汤圆递给了张爱玲。
张爱玲迟疑了一会,接过碗来,兀自笑了,显然,孩子的话,是针对汤圆来的,而她固执地认为他是以乐观的方式,正面回答了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苦中作乐的孩子,乐观写在脸上,也涂抹在他的话语里。
寒风中,他的一句话,成了她心底一抹暖融融的亮红,照亮了这个冷寂的冬夜。
生活苦不苦,孩子和大人的视角往往不一样。
一次微醺后,书画家、作家丰子恺把四岁的儿子华瞻捉到膝盖上来,逗他玩。
丰先生问儿子:“你最喜欢做什么?”
本以为孩子会说吃糖呀,逛庙会呀什么的,没料到孩子说:“逃难。”
枪炮声一响,大人慌张,卷起铺盖,背井离乡,路上要多恓惶有多恓惶,要有多痛苦就有多痛苦,哪来的什么喜欢,怎么可能会有好感?
他追问道:“你晓得逃难是什么?”
儿子说:“就是爸爸、妈妈、宝宝姐姐、软软……还有姨娘,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孩子眼中的逃难,过滤了生活的苦和精神的痛,以及肉身的煎熬,印在记忆里的,竟是一家人出游的快乐。丰子恺像是受到了神谕一般,发誓要向孩子学习,因为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网,看见事实真相,洞察事物本质。
何止张爱玲、丰子恺有过这样的经历感怀,我本人也有过切身的感受。
2016年暑假,带女儿第一次出国旅游,从曼谷到芭堤雅,来回兜了一圈,舟车劳顿,一身疲惫。最后一夜,行程比较紧,旅行团晚上11点多才抵达酒店入住,凌晨一点半,我们又被闹钟叫醒。同行的大人个个叫苦连天,更何况十岁的小孩子,心想,女儿一定累坏了。
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问女儿:“辛不辛苦?”
女儿说:“不辛苦啊,好好玩哦。”
一会儿,她把头一歪,沉沉地睡去,舷窗外,一轮鲜红的太阳从曼谷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再苦再累,在孩子看来,却是好玩,是不是稀奇,算不算有趣?
世上所有的苦,是不是都有好玩的成分,甚至像汤圆那样是很甜的?
世事复杂,生活零乱,人性幽微,是孩子帮我们化繁为简,透过现象看本质,苦与乐,原来是可以调换的。苦也是甜,苦也是好玩,有意思的。
苦,实在不是一种纯粹的滋味,更多的时候,它是基调,是容器,是烘托,像午后咖啡厅里静静流淌出来的背景音乐。人间的苦,衍生出来的东西很多,比如冷夜里的明亮之色,逃难之中的快乐。
生活苦不苦,境遇悲不悲,不用过多品味,多想想孩子们打心底的真诚吐露吧。
1.文章写了三件“以苦为乐”的事,请加以概括。
2.文章注重事件间的衔接与过渡,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主旨突出。请加以评析。
3.赏析划线句子的比喻之妙。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道闪电能电死多少鱼
①一道闪电突然打入海里,顿时海里鱼群翻飞,一条大大的鲸鱼宝宝无助的翻着可爱的大白眼,语音中带着颤抖:“没事电我干什么,我可对你不敢兴趣。”
②那么,这种现象能否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一道闪电落入海里,究竟可以电死多少鱼?
③目前科学已经证实的一道普通闪电产生的电力约为10亿瓦特,闪电持续时间大约为0.25秒,根据电能转换公式W=P乘T(W为能量,P为功率,T为时间),可以算出一道普通闪电的能量2.5亿焦耳,对于这个数字大家可能不敏感,我们换成电的度数就好解释了,相当于近70度电。
④而对于自然界的超级闪电,那可是比普通闪电强一百倍的巅峰存在,一道闪电的电量就可以达到7000度。这样的电量看着很恐怖,其实落入海里,根本就掀不起一丁点的浪花,最多也就把那些运气不好正好处于落点中心的鱼电晕而已,至于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一一道来。
⑤海水是良好的导电体,不仅有各种物质可以导电,海水里本来就含有数量巨多的钠离子、氯离子等正负离子,导电性比淡水高多了。
⑥根据公式I=nqvS(I为电子速度,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为每个自由电子的带电量,v为电荷运动速度,S为导体横截面积)也就是说,与相同体积大小的淡水相比,海水中电流的传播速度快了去了。
⑦也就是说,闪电落入海中,附近的鱼群只感到全身一麻,抵抗力差的会眼前一黑,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电流就早已经跑到其他地方去了。七秒过后,一脸懵圈的鱼醒了过来,继续该吃吃该喝喝,自己被雷电过?我怎么没有印象呢!
⑧从能量方面讲,将1公斤的水烧开,在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下,需要420万焦耳;就算超级闪电的7000度的电量,也就只能烧开不到6000公斤的水,这点热量到于辽阔无边的大海中,一秒钟被稀释得干干净净,要知道每年海底那么多火山爆发释放的热量,都很难改变海洋的温度,一个闪电又算得了什么!
⑨所以,一道闪电落入水中,我们脑海中浮现的白花花的一片大鱼的场景那是不存在的,如果真的存在,肯定是大鱼困了翻着肚皮眯了那么一会。七秒过后,它们又将是一条条活蹦乱动的鱼儿!
1.第一段描述“闪电”打入海里后鱼儿的反映,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闪电不能电死海洋中鱼的原因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本文主要使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请结合选文内容梳理文章的说明思路。
4.选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就一种,谈谈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阅读《社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我相信这话对,因为其时台下已经不很有人,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简直可以算白地。
②然而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他去了一刻,回来说,“没有。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
③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④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⑤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⑥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选文写“看社戏”和返航夜景。看到了哪些“戏”?请加以概括。
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两句话中“踊跃”词性完全相同。
B.“打仗”“翻筋斗”“赤膊”““蛇精”“跳老虎”等,富有冒险意味和猎奇色彩,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也正是“社戏”之“好”的内涵所在。
C.中国戏曲的各种角色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诸多方面进行划分,分为:生、旦、净、丑。选文中的“老旦”就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
D.“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土财主”家眷的轻蔑,符合儿童的心理。
3.根据课文内容,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拔 回转 点退 驾起 B.驾起 点退 回转 拔
C.回转 点退 驾起 拔 D.拔 点退 回转 驾起
4.理解下面句子内涵,任选一句,按要求品析。
⑴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结合全文,说说“又”字的表达作用。)
⑵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之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⑵俶尔远逝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潭西南而望 乃记之而去
B.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
C.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D.如鸣珮环,心乐之乃记之而去。
4.“小石潭”一行,作者的心境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具体内容简析。
默写。
⑴世外桃源,内外相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_”立足“源”外自然美景,铺陈渲染;“土地平旷,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聚焦“源”内人文景观,枚举描述。正是:内外勾连,相映成趣;理想之国,跃然纸上。
⑵民歌经典,一脉承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比、兴委婉,吟咏含蓄,实为古老民歌的典范。“身长翅膀吧脚生云,___________!”“信天游”形式,活泼自由,堪称现代民歌的精华。
⑶悲歌恋歌,心灵绝唱。“微君之故,___________?”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是劳役者的悲歌。“纵我不往,___________?”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强烈反问,为痴情者的恋歌。
⑷婉直有度,达情无限。“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写洞庭湖的宏伟气象和磅礴气势,实为“求仕”积淀蓄势;“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笔落寰宇,视域开阔,千古愁云化作万代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