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王尔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

王尔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可评判现实,可阐述观点,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

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立意,题目自拟。

(2)文体明确,诗歌不少于20行。

(3)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例文 与有趣的人相处 王尔德曾经说:“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如果你碰到一个有趣的人,请一定要珍惜。 有趣的人是思维和你在一个频道的人。你不需要刻意逢迎,也不需要小心翼翼,你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出你的想法,也不用担心对方说你low。 有趣的人是懂你的人。他不一定很聪明,但是他能立马明白你的意思,和这种人相处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成本,这种相处过程很舒服。 有趣的人一定是真诚的人。他不需要你千回百转的猜测,他不一定有很强的沟通技巧,却往往直奔主题,简单粗暴,这点尤为可贵。 和有趣的人相处,才能做有趣的事。 有趣的人会让你更加热爱生活。到了这个年纪,最缺乏的往往不是金钱,而是对生活的态度。有趣的人就像太阳,自己就能散发出光芒。 和有趣的人相处,会激发体内那个有趣的自己。 有趣的人能开阔你的眼界。最好的交往对象不是光芒万丈的人,而是让你感到舒服、适合自己的人。 有趣的人会刷新你的感受,他对事物有更敏感的洞察能力,即使在逆境中,他也能看到美和自由。 有趣的人会让你更加有勇气。人到中年,做事情难免瞻前顾后,再三思虑。 有趣的人不一定读万卷书,但是他的内心是丰盈的;有趣的人不一定行万里路,但是他的生命从不止步。 在这个如林的世界里,永远不缺少各式各样的人,可唯独,有趣的,最难遇到。和有趣的人在一起,不需要饭菜下酒,他的故事就够了,可饮风霜,可润温喉。 愿我们都能遇到有趣的灵魂。 【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是王尔德说过的“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名言。这是一句颇有深意的大实话,尤其在动不动就拿“颜值”来说事的当下,这句话更加令人深思。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绝大多数情况下源自颜值,但是,惊鸿一瞥的怦然心动后,必然要进入心与心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交流。颜值固然对生活和工作有影响,但一个人的“灵魂”比颜值更重要。材料中的“有趣的灵魂”应该是指那些有思想、有情趣、讲诚信、懂生活、有学识、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由此可以确定文章的立意:颜值再好,不如有“有趣的灵魂”;不能拿“颜值”来说事;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等。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叙写自己的认知或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体裁上,各类文体均可,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的情景,按要求写话。表达得体、内容合理,100字左右。

母亲节这天,长期住校的小敏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她只说了一句“妈妈,我爱你。”接到电话,妈妈很诧异,过了一会儿才说:“你没钱了?身体不舒服还是成绩考差啦?”小敏感慨万千,她想……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

筠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锤、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其见重如此。

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中大通二年,迁司徒左长史。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寻出为贞威将军,临海太守。

节选自《梁书·王筠传》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

(1)(或)A.劝逡巡不就_________              B.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_________

(2)(以)A.母忧去职_________                B.皆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

(3)(寻)A.出为贞威将军_________            B.向所志(《桃花源记》_________

(4)(比)A.吾得踪昔人_________              B.至陈(《陈涉世家》)_________

2.用“/”给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4.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王筠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明确概念)动静结合:诗歌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就是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别有意味的情趣。有以静衬动的,有以动衬静的,也有动静互相衬托的。

(认知概念)(1)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动静手法的一项是(    )

A、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其一》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学以致用)(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下面这首诗进行赏析。

雨后池上

(宋)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前段时间,一些微信朋友圈以及微群中开始传播市园林办通知:本月15号至25号室外不要晒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烧烤等露天食物)。尽量减少郊外,户外活动。园林部门要用飞机撒药治白蛾、白蚁……大家把爱心传递下去。

真相:全国多地网警对这则谣言进行辟谣,该谣言并非首次大范围流传。早在2016年,该消息就曾在网络上大肆传播。事实上,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园林办”这一部门。

中国自从发明了朋友圈,各种谣言层出不穷。什么星巴克咖啡致癌警告,欧洲‘毒鸡蛋’流入中国,边充电边玩手机人体也带电,艾滋疫苗研制成功……。

大家对谣言兴趣盎然,当辟谣时多数又鸦雀无声了!对三人成虎、道听途说如视家常便饭,而对解疑释惑却漠不关心。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无脑跟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那么当代国人传谣是什么心态呢?

据我分析可能是:1、争取在微信圈做善人。不管真相如何,我在好心提醒圈友,宁可信其有。2、随手一转,证明自己是国人,打发时间。比如“是中国人就转”。3、对某国的某种服务或产品或做派不满,借此类消息发泄一番。等等,殊不知这恰巧反映出自身头脑简单,缺乏逻辑思维的表现。一个人会不会思考往往决定了他愚不愚蠢,很多人的蠢并不是因为他的智商不高,而是他拒绝主动思考,在愚蠢和理性之中选择愚蠢,选择了盲从,成为了别人的跟屁虫。

很多愚昧的事都始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然后半信半疑,再然后盲从,从而趋之若鹜。当然,也不能全赖在中国人身上,这是人类的共性: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通常愿意抛弃是非,用自己的智商去交换一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法布尔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20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坚忍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法布尔在实验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立刻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人生最重要的两个财富,一个是健康(身体和心灵),一个是独立思考的大脑。如果这两样东西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那么生活就不会差到哪儿;反之,则需要警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容易陷入羊群效应被牵着走,却浑然不知,然后迷失自己,到最后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实在是悲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

2.请仔细阅读文章的内容,谈谈本文的行文思路。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选项哪项符合原文内容(    )

A.文章开篇引用“园林办通知广泛传播”的材料是为了说明大家都想做个“善人”。

B.很多人选择盲从,成了别人的跟屁虫,是因为他愚蠢、智商不高导致的。

C.“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然后半信半疑,再然后盲从,从而趋之若鹜,这是中国人特有的特征。

D.“毛毛虫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一到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愿意抛弃是非,顺从别人的意愿,从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4.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理性对待网络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京口漫笔

岑桑

①前些日子,乘便游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镇江。走马看花,穷一日之游,也只浏览了江边的北固山、金山和江上的焦山。三座山各有特色:北固英挺昂藏,雄峙岸边,气势凛然。“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李白早就把这座名山的奇美之态描述过了。登上山头的“江山第一亭”。俯瞰大江,苍苍茫茫,在那荡荡江风之中,帆舟竞发,沙鸟嬉游,一派清新活泼的景象尽入眼帘;远眺江北,则见一马平川,旷远无极,这一切真叫人心神爽。金山胜在绮丽诡奇,山上的江天古寺,恍如幻化而成,只消看它一眼,便会马上被它吸引到白蛇故事里去;焦山则以端庄俊秀见长,据说这是东汉末年隐士焦光的隐居处,江边芦花正茂,似觉烟霭迷离,远远看去,江水泱泱,焦山在芦丛里穆然而立,超绝极了!

②这几座山,古迹随处皆是,但是赝品和牵强附会之说也多,亦是一趣。北固山甘露寺有一块大石头,上刻“狠石”二字。传说当年曹操领大军直下江南之际,诸葛亮曾与孙权骑在这石上,共议拒曹之计。其实,这石头是后人安上去的,陆游在《入蜀记》中已指出过这“狠石”是件赝品。又据说金山的中冷泉,泉水既甘且洌,被认为是“天下第一泉”。有人把这泉水说得神乎其神,说饮过之后,“胸腋间皆有仙气”。如今金山江天寺里有一口井,井旁有一块刻着“天下第一泉”的碑石,人们说这就是山中冷泉了。其实真正的中冷泉在金山西南边的野外。又是赝品!

③知道了这许多赝品和胡诌,访古寻幽的心情就大减了。真正使我心旷神怡的,还是那美不胜收的如画江山。在山上,在江边,目睹如此宏伟瑰丽的大地,气象万千的河川,心中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禁不住又一次沸腾起来。

④但是,游到焦山,有个遗迹却使我感慨万端。在焦山定慧寺山门的一堵石墙上嵌有一板黑油油的碑石。在这碑石上,赫然有被炮火轰打过的痕迹。碑石在中弹的地方脱了一大块,作花瓣形向四面散开。这无疑是经历过浩劫的遗迹了。

⑤渡我们过江的老艄翁说:“这伤疤,比我还要老多啦!从前听人家说,这是夷鬼打的呢!”

⑥老艄翁的答话,使我把碑石上的伤疤,同一百二十多年前鸦片战争的镇江之役联系起来。道光二十二年五月间,英国侵略者陷吴淞后,随即溯江而上,追逼江宁。朝廷里的那些“顶戴们”还在筹划如何乞和平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役,便在镇江这个山明水秀的小城打响了。

⑦那是多么壮烈的一役啊!镇江守将海龄旗下的一千多兵卒,在老百姓的支援和配合下,只凭弓箭、刀剑、矛戟和少量的土枪土炮,与拥有压倒优势的火力装备的一万五千余英国海盗,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勇士们前仆后继,死而后已,无比英勇顽强,使侵略者遭受了极大损失。英寇中的一个头目在事后还犹有余悸地招认,他们在镇江之役所遭受到的损失,比起侵华战争的以往任何一役还要惨重。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当年中国人民这种斗争精神和无可估量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那么,鸦片战争的结局,就决不会是后来史书上所载的那么一回事了。

⑧据英寇头子宾汉后来说,他们在镇江之役中遇到了“出乎意外”的坚决抵抗。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曾经十分轻松愉快地追述这样一段插曲:“这次协议期间,我们的军营中曾发生一些小声音。中国人变得格外地害怕。三四个受惊的不同颜色的‘顶戴们’摇着白旗,声嘶力竭地喊和平!和平!和平!”这段文字,显然溶进了宾汉大佐的笑意。那是嘲弄的笑,讥诮的笑。当然,那些“顶戴们”对此是不知也不以为羞耻的。

⑨还是把回那弹痕累累的碑石上来吧!离开焦山山门的时候,我们都禁不住把那碑石之上的千真万确的弹痕摩挲再三。回途中,我站在船头瞭望,只见江流浩荡,横无际涯。祖国苦难的历史已在这滔滔流水中沉淀了;而大江之上,仿佛还升起了历史上的英雄人民的面影。幻觉暮色苍茫处,百年前的正义之旗还在飘扬……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集》)

1.文中作者游览了北固山、金山和江上的焦山,请结合文中内容,分别概括三山的特点。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3.有人认为第(2)段写“赝品和牵强附会之说”,使作者访古寻幽的心情大减,不符合文章情感,应该删去,你认为呢?并说出理由。

4.试与辛弃疾的《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相比较,结合内容分析这两篇写作手法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