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在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狗·猫·鼠》这...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在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狗·猫·鼠》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清算了猫的罪行,表现对猫的厌恶,试用简要的语言举出两点原因:①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在写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时,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双面失明,全身瘫痪。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其后,他又开始了另一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_》的创作,但只完成了第一部,便与世长辞了,年仅32岁。

 

(1)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 ②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股媚态;③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④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小隐鼠。(答出两点即可) (2)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或奥斯特洛夫斯基 《暴风雨所诞生的》 【解析】 (1)结合“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可概括两点原因: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②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股媚态。结合“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可概括原因三: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结合“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可概括原因四: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小隐鼠。 (2)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 ,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仅32岁。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从1934年起,他开始写作反映国内战争时期无产阶级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直到1936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病逝,《暴风雨所诞生的》才写了第一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①_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②__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③_______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它擂响在锣鼓铿qiāng的声音里,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④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⑤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任务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铿qiāng(        )

(2)根据句子的意思,将“跳动”“绽放”“闪烁”分别放在①②③处的横线上。

(3)将划线④处的两个句子改成一个句子。

(4)划线⑤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         ”改为“           ”。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② 霜落熊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尧臣《鲁山山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 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

⑥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

(2)默写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颔联和颈联。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在《重量》一书中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在阅读时,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接纳多重世界。书本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纷繁芜杂,层层堆积。书本并非逃避,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出口。

亲爱的同学,你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它让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请你佳作重温,回味经典,书写出来,分享给你的老师同学吧。请以“那本书让我看到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叙议结合,言之有物,不可拘于书目推介和读后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赏析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知识尘埃

里贝罗(秘鲁)

⑴每天放学或课间休息的时候,我都要到华盛顿大街徘徊一会儿,透过窗上的栅栏凝望着那座房子的灰墙,因为那里面严密地收藏着上万册书籍,那是知识的钥匙。

⑵从孩提时代起,我就知道那座房子里保存着我曾祖父的藏书。

⑶我曾经听父亲说起过那些藏书,他一直把自己身体垮了这件事情归咎于那次给藏书搬家。曾祖父在世时,那上万册图书一直放在圣灵街的家里。等他去世之后,那大部分藏书给了当大学教授的伯祖父拉蒙。

⑷拉蒙没有子女,特别偏爱我父亲。这不仅意味着我父亲可望继承遗产,同时也必须承担义务。因此,当需要把那上万册书籍从圣灵街往华盛顿街他家里搬的时候,事情自然就落到了我父亲的头上。

⑸据父亲说,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那上万册书籍搬光。他得爬到很高很高的架子上面去,把书搬下来,装进箱子里,运进另一所房子,再重新整理分类,而且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尘埃扑面、飞蛾乱舞的情况下干的。书是搬完了,他却一辈子也没有缓过劲来。当拉蒙伯祖父问我父亲:“等我死的时候,你希望我留给你什么?”父亲毫不犹豫地回答:

⑹“你的藏书。”

⑺曾祖父很博学,他收集了人文学科方面的大量书籍,他的藏书汇集了十九世纪末叶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掌握的全部知识。与其说我父亲是在大学里有所成就的,倒不如说他是从那批藏书里接受更多的教益。他常说,坐在藏书室里的一把椅子上,贪婪地阅读着随手拿来的书籍的时候,是一生中最幸福的岁月。

⑻然而,伯祖父死得很突然,没有留下遗嘱,藏书都归了伯祖母。伯祖母一直对我们家怀着不解的敌意,独自躲在华盛顿街的房子里深居简出。过了几年,她把房子一封,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去了。当时我父亲经常到那栋房子前面徘徊,凝望栅栏和封死的窗户,想象着依然摆在架子上面他从未读完的书籍。

⑼父亲去世后,我继承了他的强烈心思和希望。我的一位前辈怀着深厚的感情购买、收集、整理、阅读、抚爱、享用过的书籍,竟成了一个不关心文化的老太婆的财产,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犯罪。机会来了,伯祖母来华盛顿街呆几天,我终于说服她见我一面,请求允许我从那些藏书里挑点书,她毫无商量余地拒绝了。

⑽她不久死了。她的亲戚继承了华盛顿街的那栋房子,把它变成了学生公寓。一天,一个外省同学邀请我到他家,我万万没有料到,他竟把我带到了华盛顿街那栋房子里,他说已经和五个同学在那儿住了好几个月了。

⑾我毕恭毕敬地走近房子。厅门里有一位漂亮的太太,可能是公寓总管。我认真地察看里面的陈设,揣度着房间的布局,以便找到那些神奇的藏书。我没费力气就认出了只是在家庭相册上见过的沙发、靠壁桌、绘画和地毯。不过,那些在相片上显得庄重和谐的器物,全都遭到了破坏,已经失去固有的光彩。

⑿“我的一个伯祖父在这儿住过。”我对朋友说。他见我望着一个大衣架出神,显出有些不耐烦。“这些家具过去是我家的。”他对我的表白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催我到他房间去准备功课。我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我的想象继续在这幢房子里漫游,搜寻着那些看不见的书籍的踪迹。

⒀“喂,你能告诉我藏书在什么地方吗?”

⒁“这儿没有什么藏书。”

⒂为了使他相信,我就告诉他说:有上万册大部分从欧洲订购过来的书籍,是我曾祖父收集起来的,我伯祖父拉蒙占有并保管着,我父亲拿过、并且还读过很多。

⒃“在这房子里我从未见过一本书。”

⒄他决定去问房东唐娜·马露哈。“奥,书呀!”她说,“可费了我的事了!有满满三屋子,全是老古董。三四年前我接管公寓时,真不知拿它们怎么办才好。我不能把它们扔到街上去啊!那会被罚款的。我让人搬到仆人的房子里去了!”唐娜把钥匙交给了我,并说如果我愿意搬走,真是再好不过了。

⒅我把钥匙插进锁孔,门刚打开,一大堆发霉的纸就呈现在我眼前。水泥地上,到处都是烂书皮和虫蛀的书。书一直堆到天棚。我开始向上爬,觉得手、脚都在向一种像灰尘似的松软的东西里面陷下去,刚要伸手去抓,立刻就散了开来。

⒆“快出去吧!你要得癌症的,那里全是病菌。”我朋友说。

⒇我继续惊恐而愤怒地攀登着那座知识的山峰。可是,那里除了知识尘埃,已经什么都不剩了。哎!              

1.选文以“知识的尘埃”为题,有哪些妙处?请加以评析。

2.两处划线句子,写父亲的“爬书架”和“我”的“爬书堆”,对表达主题有怎样的作用?

3.文章反复强调曾祖父藏书的数量——“上万册”。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当作者千回百转,历尽艰辛,发现心目中那座“知识的山峰”已成“知识的尘埃”,定会有无限的感慨。请结合文意,揣摩“我”的心理,在结尾划线处,写一段“我”的感言,不少于60字。

 

查看答案

阅读欧·亨利小说《礼物》选段,完成各题。

⑴门打开了,吉姆走进来,随手把门关上。他很瘦削,非常严肃。可伶的人儿,他只有二十二岁——就负起了家庭的担子!他需要一件新大衣,手套也没有。

⑵吉姆在门内站住,像一条猎狗嗅到鹌鹑气味似的纹丝不动。他的眼睛盯着德拉,所含的神情是她所不能理解的,这使她大为惊慌,那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只带着那种奇特的神情凝视着德拉。

⑶德拉一扭腰,从桌上跳下来,走近他身边。

⑷“吉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不送你一件礼物,我过不了圣诞节。头发会再长出来的——你不会在意吧,是不是?我非这么做不可。我的头发长得快极啦。说句‘恭贺圣诞’吧!吉姆,让我们快快乐乐的。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多么美丽的好东西,你怎么也猜不到的。”

⑸“你把头发剪掉卖了吗?”吉姆吃力地问道,仿佛他绞尽脑汁之后,还没有把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弄明白似的。

⑹“非但剪了,而且卖了。”德拉说,“不管怎样,你还是同样地喜欢我吗?虽然没有了头发,我还是我,可不是吗?”

⑺吉姆好奇地向房间四下张望。

⑻“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吗?”他带着似乎白痴般的神情问道。

⑼“你不用找啦,”德拉说,“我告诉你,已经卖了——卖了,没有了。今天是圣诞前夜,亲爱的。好好地对待我,我剪掉头发为的是你呀。我的头发也许数得清,”他突然非常温柔地接下去说,“但我对你的情爱谁也数不清。我把肉排煎上好吗,吉姆?”

⑽吉姆好像从恍惚中突然醒过来。他把德拉搂在怀里。我们不要冒昧,先花十分钟工夫瞧瞧另一方面无关紧要的东西吧。每星期八块钱的房租,或是每年一百万元房租——那有什么区别呢?一位数学家或是一位俏皮的人可能会给你不正确的答复。

⑾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东西,把它扔在桌上。

⑿“别对我有什么误会,德尔。”他说,“不管是剪发、修脸,还是洗头,我对我姑娘的爱情是决不会减低的。但是只消打开那包东西,你就会明白,你刚才为什么使我愣住了。”

⒀白皙的手指敏捷地撕开了绳索和包皮纸。接着是一声狂喜的呼喊,紧接着,哎呀!突出转变成女性神经质的眼泪和号哭,立刻需要公寓的主人用尽办法来安慰她。

⒁因为摆在眼前的是那套插在头发上的梳子——全套的发梳,两鬓用的,后面用的,应有尽有;那原是百老汇路上一个橱窗里德拉渴望了好久的东西。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美丽的发梳——来配那已经失去的美发,颜色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她知道这套发梳是很贵重的,心向神往了好久,但从来没有存过占有的希望。现在居然为她所有了,可是佩戴这些渴望已久的装饰品的头发却没有了。

⒂但她还是把这套发梳搂在怀里不放,过了好久,她才抬起迷蒙的泪眼,含笑对吉姆说:“我的头发长得很快,吉姆!”

⒃接着,德拉像一只给火烫着的小猫似的跳了起来,叫道:“喔!喔!”

⒄吉姆还没有见到他的美丽的礼物呢。她热切地伸出摊开的手掌递给他。那无知觉的贵金属仿佛闪闪反映着她快活和热诚的心情。

⒅“漂亮吗,吉姆?我走遍全市才找到的。现在你每天要把表看上百来遍了,把你的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⒆吉姆并没有照着她的话做,却坐到榻上,双手枕着头,笑了起来。

⒇“德尔,”他说,“我们把圣诞礼物搁在一边,暂且保存起来。它们实在太好啦,现在用了未免可惜。我是卖掉了金表,换了钱去买你的发梳的。现在请你煎肉排吧。”

1.选文的结尾,两主人公是瞬间的“双重落空”与永久的“双向落实”,体现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矛盾而又统一的和谐美。他们“落空”与“落实”的分别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2.第⑵段的“既不是……也不是……又不是……更不是”句式,表意丰富,语势流畅,读来朗朗上口。请你领悟原文内涵,品析句式特点,自设语境,仿写一句。

3.请从修辞的角度,任选一句,赏析其表达之妙。

①吉姆在门内站住,像一条猎狗嗅到鹌鹑气味似的纹丝不动。

②接着,德拉像一只给火烫着的小猫似的跳了起来,叫道:“喔!喔!”

4.第⑽段划线句子中“我们”指谁?插入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有怎样的妙用?请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