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把目标立在心中 张涵 ①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每到春天,...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把目标立在心中

张涵

①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每到春天,微信朋友圈总会被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刷屏。与此同时,不少年轻人还不忘立下减肥的目标,为夏天“秀”身材做足准备。

②朋友圈“晒目标”“晒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这些曾经信誓旦旦写下的话,最后成功“变现”的又有多少?随着时间流逝,朋友圈不断被其他动态刷新,那些立下的誓言也被海量信息“拍”在了沙滩上。

③事实上,设定目标的意义不在于用来告知,而在于督促做事。

④社交媒体普及后,之前隐藏在舞台大幕后的日常生活有了展示的场地,朋友圈的“晒”文化也应运而生。“晒目标”等现象作为印象管理的一种手段,不仅可以进行“自我展示”,凸显决心和毅力,还可以收获好友的点赞与支持,获得心理满足感。然而,将目标公之于众,未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有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认可你的目标时,你脑海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

⑤决定做一件事容易,真正动手去做却很难。从“说”到“做”,是一个把想法转变成现实的过程,如果把一过程看作是化学意义上的元素反应,那么自律则是这场反应的催化剂。曾经风靡朋友圈的“几个赞就读几本书”的集赞读书活动,唤起了公众关注,却唤不醒摒除喧嚣、安静读书的心;获得了虚拟社交网络中的点赞,却没获得精神世界的食粮。以为发朋友圈立目标就可以获得他人的监督,殊不知只有自己才能一直监督自己。

⑥当终于着手去实现目标的时候,却发现更难的是坚持不懈。经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今天加班,又没时间去跑步了”“今晚有个饭局,明天再读书吧”“今天出去逛街,改天再背单词吧”……但回过头仔细想想,一天中真挤不出一小时甚至半小时的时间为实现朋友圈立下的目标积累“跬步”吗?为什么他们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会退缩、会妥协呢?是因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有位大学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每天读书30页,这样坚持一年下来就能读大约一万页,将近50本书。他说凡是按照他的要求坚持读书的学生,最后都成为所在领域的杰出学者。

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年轻人更要养成从“说”到“做”再到“坚持做”的习惯,不仅把目标和梦想立在朋友圈,更要把它们立在自己的心中。

(选自《 人民日报 》2018年03月27日 19 版)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

A.朋友圈“晒目标”“晒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设定目标的意义主要在于用来告知,而不是督促做事。

B.将目标公之于众,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因为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认可你的目标时,你脑海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

C.发朋友圈立目标并不能获得他人的监督,只有自己才能一直监督自己。

D.很多人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之所以会退缩、会妥协,是因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

2.第⑤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3.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1.B 2.从“说”到“做”,是一个把想法转变成现实的过程。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论证了实现目标难在坚持不懈(的观点) 【解析】 1.B.错误,与第④段“然而,将目标公之于众,未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不符。故选B。 2.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结合第五段内容来看,“这”指找的就是前一句话所说的话:从“说”到“做”,把想法转变成现实。 3.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结合第⑥段的语句内容可知,列举大学教授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读书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有人抱怨没时间与大学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每天读书30页是对比论证;除此还有道理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实现目标难在坚持不懈,唯有把目标立在心中才能成功”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窑变

周伟  余显斌

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一查,果然是宋代的。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的一声全碎了。

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

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一个纸盒子,去了买主那儿。三万元钱也就到了手里。

这样的生意,他一天会做几起。所以,撞碎鲁山花瓷的事,他也就慢慢忘了。

一个冬日的早晨,他刚开门,一个人影戳在眼前。抬眼一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民工司机。司机吸溜着鼻子,显然站了一会儿了。看见开门,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索索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司机交了钱,嘘了口气,好像多大一个心事了了。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直看着那民工骑上三轮车,嘟嘟嘟地走了。一直消失在晨雾中,消失在他视线的尽头。

他拿着钱仍呆呆地站在那儿,心中有股烈焰在燃烧,在蒸腾,在激流澎湃,以至于他虚汗淋漓。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

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 他当时之所以没让赔,一则赝品不值钱。再则怕闹开了,被行家发现,看出其中的猫腻。

鲁山花瓷,是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窑变。

他没想到,一个民工司机,竟让自己心中发生了剧烈的窑变,也如鲁山花瓷一样,放射着一片洁净的蓝色。当天,他找到民工退还了钱。以后,他的名瓷之家中,再也没有赝品了。

(选自20175月《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民工司机言行一致,说“赔”就赔,是一个讲信用,有担当的人。

B.联系标题“窑变”,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是卖鲁山花瓷的“他”。

C.从第⑭自然段画横线句可以揣摩出“他”此刻的内心是既震撼又愧疚的。

D.第⑨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同情农民工的人。

2.请在横线上补全小说情节。

出门送赝罐 →① ________→ 换罐去交易→②_________ →③_______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⑫自然段划波浪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看见开门,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索索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窑变”含义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越信宿①,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②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③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④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书雪窦山

(节选自《雪窦游志》,有删改)

注:①越:过。信宿:连住两夜。②牧竖:牧童。③舆夫:轿夫。④率:大致、大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越二岭首/有亭当道书/雪窦山

B.越二岭/首有亭/当道书雪窦山

C.越二岭/首有亭当道/书雪窦山

D.越二岭首/有亭当道/书雪窦山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佳木而繁阴  秀:

②苍白发      颜:

③遂小溪      缘:

不应所问    或: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②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4.(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甲)(乙)两文都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画面?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上述有关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B.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C.七、八句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2.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   A.曲折 B.挫折)不断,即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   A.从容不迫 B.从容自如)的纯正的脸。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孕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内心过着严肃生活的人,他们的外表.往往是本真的、朴素的:真正的清贵之气,不是一件精于裁剪的皮装,不是位高权重的地位,_____________ 而是一颗对自己、对他人都无比真诚的心。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

(1)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①②两处的横线,只填序号。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在横线处为第二段补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生命教育,尽管是学校的事,而且是整个社会的事。

B.因为课堂纪律不好,因此必然影响大家的学习情绪。

C.他不是为考试而读书,而是为自己真正的成长而读书。

D.这学期,他的成绩大大提升,但是他的语文成绩提升尤为明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