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捡来的手机 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捡来的手机

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五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很惊讶,也很欣慰。

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瘦瘦高高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这位叔叔,谢谢这位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1.填写下列表格,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主要情节

儿子的态度或感情

捡到手机

 

谈论处置的方案

 

 

心情很好

回顾还手机的事情

 

 

 

2.“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中“善良”和“不虚伪”所指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该如何理解?

4.假如你捡到了别人的手机,你会选择怎样做?

 

1.惊喜;不屑、纠结;把手机还给失主;不好意思 2.“善良”指的是儿子能够明辨是非,及时把手机还给失主;“不虚伪”指的是儿子能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隐瞒自己的私心,也不为了别人的表扬去做好事。 3.世俗的心态指的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朴质的想法,即使有的想法显得有些自私、但最终能够坚持正确是做法;“高贵”的意思是达到高度道德水平,这里指不计较个人利益,做了该做的事,给别人带来帮助。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想法真实,最终选择正确,才能真正与人为善,更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 4.假如我见到别人手机,如果知道是谁的,我会直接还给人家,如果不知道是谁的,我会等待失主打电话,然后归还。 【解析】 1.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写故事内容的:首先捡到手机;然后谈论处置的方案;接着归还手机;最后回顾还手机的事情。依据情节发展儿子的态度和情感也是不断变化的:捡到手机“有些惊喜”;但是对为了受表扬而还手机的行为很不屑,想不通为什么一定要还手机;接着物归原主,儿子“心情很好”;最后“忽然不好意思”。据此分析填空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根据上下文逐条总结即可。结合上文儿子忽然不好意思说出的话可以看出,儿子的“善良”指的是儿子能够明辨是非,及时把手机还给失主;“不虚伪”指的是儿子能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隐瞒自己的私心,也不为了别人的表扬去做好事。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含义类问题,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文章以“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作结,其中“世俗的心态”指的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朴质的想法;“高贵”指的是道德水平高——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语句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既对文章叙写的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又启示人们:一个人只有想法真实,做法正确,才能养成高尚的人格。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4.开放性试题。一个人只要心怀朴素的“世俗”心态,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就可以做出将捡拾到的手机归还失主。本题作答要从积极、健康思想方面,突出人应该拥有美好品质的角度来叙写处理方法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写人的活动和人的感觉反衬出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的可爱。

B.第④段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春花,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C.第⑤段的加点词“卖弄”,在文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

D.本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第⑧⑨⑩段赞美春的蓬勃生命力,强调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每空限填一字)

3.第④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语句的次序能否变动?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拾椹供亲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释:①岁荒:年成不好。②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黑色,味甜,可食。③异器:不同的碗。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拾桑椹/中不至 B.以白米牛蹄之/临别

C.其孝/悲天 D.粮食不/智多谋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黑 者 味 甘 以 供 母 赤 者 味 酸 以 自 食。

3.你认为蔡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

(2)去后

(3)相而去

(4)下车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4.学习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鸟,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把“一直”或者“始终”删掉)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把“通过”或者“使”删掉)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还很健壮。(把“健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把“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