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

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qiān 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事之可为文用者,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同舍生皆绮绣

②一见能诵

③喜从滑稽酒者

不如曩时十一二

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若神人       秦王怫

B.其说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

C.乃和         聪明衰耗

D.此自放       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用斜线为下列句子断句,限三处。

每  阅  一  事  必  寻  绎  数  终  掩  卷  茫  然  辄  复  不  省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⑵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5.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1.被同“披”,穿着 就 交往 大概,恐怕 2.A 3.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4.⑴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⑵年长后容易忘记,也许可以用这个来弥补吧。 5.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减退,用勤奋来弥补。 【解析】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被”通“披”,穿着;“殆”是多义词,这里是“大概,恐怕”的意思。 2.考查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的理解。平时要归纳整理,作答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分析。 A. 烨然若神人/秦王怫然怒(然:……的样子/……的样子); B. 心善其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善:是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他说得好”/好); C. 久而乃和/而聪明衰耗(而:表修饰/表转折,然而); D. 然负此自放/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凭借或倚仗/背负); 故选A。 3.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的意思是:每看一件事,心中反复推敲几遍,合上书还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据此,正确的句读: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以(因为)、口体之奉(吃的穿的)、若(如)”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长(成年)、善忘(健忘)、庶几(差不多)、以(用)”几个词是赋分点。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依据文章叙写的事件和具体的语句来分析作答。《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地学习,可依据“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看出来。而《<精骑集>序》中的秦观,秦观在少时记忆力好的时候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减退,只好用勤奋来弥补。这可从“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和“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可以看出来。据此概括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初中三年,转瞬即逝。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 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往昔欢乐在眼前;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探究材料)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 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 他整整奋斗了 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 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阅读下列选段,在横线上写出人物姓名。

A披挂,拴束了弓箭,绰枪上马,带了三五十名军汉,都拖枪拽棒,直奔到刘高寨里来,把门军人见了,那里敢拦当;见A头势不好,尽皆吃惊,都四散走了。A抢到厅前,下了马,手中拿着枪,那三五十人都两摆在厅前……A见刘高不出来,立了一回,喝叫左右去两边耳房里搜人。

选段中A是谁(人名)?选段中A搜人其实是为了什么?

(2)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话说余大先生葬了父母之后,和二先生商议,要到南京去谢谢A;又因银子用完了,顺便就可以寻馆。收拾行李,别了二先生,过江到A河房里。A问了这场官事,余大先生细细说了。A不胜叹息。正在河房里闲话,外面传进来,有仪征汤大老爷来拜。余大先生问是那一位,A道:“便是请表兄做馆的了,不妨就会他一会。”正说着,汤镇台进来,叙礼坐下。汤镇台道:“A先生,前在虞老先生斋中得接光仪,不觉鄙吝顿消,随即登堂,不得相值,又悬我一日之思。此位老先生尊姓?”A道:“这便是家表兄余有达,老伯去岁曾要相约做馆的。”镇台大喜道:“今日无意中又晤一位高贤,真为幸事。”从新作揖坐下。余大先生道:“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将风度。”汤镇台道:“这是事势相逼,不得不尔。至今想来究竟还是意气用事,并不曾报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却也悔之无及。”余大先生道:“这个,朝野自有定论,老先生也不必过谦了。”A道:“老伯此番来京贵干?现寓何处?”汤镇台道:“家居无事,偶尔来京,借此会会诸位高贤。敝寓在承恩寺。弟就要去拜虞博士并庄征君贤竹林。”吃过茶,辞别出来。余大先生同A送了上轿。余大先生暂寓A河房。

①余大先生到南京拜访A,汤大老爷拜会诸位高贤,时值节日,庄征君提议聚会。请问:A是谁?结合原著相关情节,谈谈你对他的认识。

②时值什么节日,依照习俗他们举行了什么聚会?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类是像彗星或流星一样,在黑夜的星空一闪,留下了短暂而眩目的光辉。

②两种创作的价值无分高下,只是前者较需要深沉的心灵,后者则较需要飞扬的才气。

③这类作品特别需要灵感,也让我们在一时之间洗涤了心灵。

④这类创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巨大而深刻的作品。

⑤我时常想,创作的生命可以分成两类。

⑥一类是像恒星或行星一样,发散出永久而稳定的光芒。

A. ⑤⑥④①③② B. ⑥③①④⑤② C. ⑤①③⑥④② D. ①③⑥④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从铁路梦、大桥梦、大学梦,到触手可及的高铁梦,一个个美梦成为现实,引领东台一次次跨越赶超。

B.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竹在现代社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资源,竹和藤在很多方面是木材的替代品,可以减少森林砍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中美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D.巴黎圣母院大火,令人扼腕叹息,但世间好物的摧毁,绝不是头一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