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chóu( )、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②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cǎi( )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甲)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③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shè( )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乙)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liàn( )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④(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 ,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给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处世(chù) 长才(zhǎng) 统愁 文采
B.咀嚼(zǔ) 滞碍(zhì) 提练 涉猎
C.处世(chǔ) 长才(cháng) 统筹 文彩
D.咀嚼(jǔ) 滞碍(zhì) 提炼 涉猎
(2)下列对于“怡”和“贯”的笔顺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怡”的第一笔是点;“贯”的第三笔是横。
B.“怡”的第一笔是竖;“贯”的第一笔是竖折。
C.“怡”的第三笔是竖;“贯”的第三笔是竖。
D.“怡”的第三笔是点;“贯”的第一笔是竖折。
(3)根据文意,将下面句子填入第④段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不善求同 ②如智力不集中 ③如不能辨异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4)下面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句把人天生的才干比作花草,需要修剪,而读书能教给人修剪的方法,强调读书对人增长才干所起的重要作用。
B.乙句将别人代读所作的摘要比作蒸馏水,淡而无味,强调了读书不能依靠别人,需亲力亲为。
C.丙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点的人。
(5)下面材料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的读书经验,请概括出材料和上面文段所强调的共同观点。
(材料)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舞台,而自己就是主角。那个舞台不为其他任何人旋转,只为你,舞台的灯光也只为你一个人闪烁。当然,舞台上的笑与泪也只属于你自己。
请以“我的舞台我做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600字;(3)书写要规范、美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杭州巷10号
夏阳
①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②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③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楞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
④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⑤老太太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
⑥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⑦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⑧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⑨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⑩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
⑾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我沮丧地摇了摇头。主任皱了皱眉。很显然,我这个刚被招聘进来的大学生第一天的工作,让他很不满意。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⑿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⒀主任沉默不语。
1.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
起因:“我”为了拆迁的事情造访了杭州巷10号。
经过:
结果:
2.第②段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结合小说第④—⑦段的内容,说说老太太是怎样的人。
4.第⑪段划线句子写城市规划蓝图,有什么深意?
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第②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⑥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诗歌阅读。
秋江晚泊①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轲峨艑②上客,劝酒夜相依。
注:作于被贬夔州途中。轲峨:孤高状。艑:船。
(1)请赏析首联“空”字的妙处。
(2)概括尾联表达的情感。
古文阅读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①。张仪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张仪曰:“嗟乎,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②能乎!”
(注释)①从亲: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为联盟。②渠:同“讵”,岂,难道。
1.下列句中的“之”与“张仪之赵” 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春冬之时 B.委而去之 C.往之女家 D.张仪之来也
2.下列对文段中的人物和情节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张仪和苏秦本为同门,但是苏秦的才能比不上张仪。
B.张仪谒见苏秦,竟遭到了他的羞辱,于是怒而入秦,后被秦惠王任用。
C.张仪投靠秦国,却没想到这全是苏秦的安排,对苏秦充满感激之情。
D.张仪为报答苏秦的知遇之恩,向苏秦舍人保证,不管苏秦以后在不在赵国,他此生坚决不攻打赵国。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数让之
②独秦能苦赵
③子不足收也
④使人微随张仪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