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惟有少年心 ①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惟有少年心

①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的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刺啦”一阵响。

②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摸着它的苍老,几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zǎn)圣骞(qiān)”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

③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材,五岁就进了小学。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

④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

⑤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了空气,很实在,也变的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的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不敢用力,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

⑥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看到了《杨修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学过了。这种少年苦事、少年心思,今天想来多么可爱。

⑦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 “做作”。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差”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但有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

⑧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朱批”。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自由是自由了,但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

⑨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上课无聊时,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都活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

⑩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

⑾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

(略有删改)

1.读第⑤段,用原句回答,画线句中“我”一连串的翻书动作为什么如此细腻与温柔?

2.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眉色飞舞”的妙处。

3.读原文④——(10)段,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概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

(1)_________(2)当众朗读 (3)_________(4)___________

4.为何“我”在“最最简陋的功夫戏”中,却能演绎“最最快活的童年”?

5.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为什么“我”却无从寻觅了?结合全文内容回答。

 

1.因为“我”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 2.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示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的情态。 3. 勤做笔记 敬畏红字 画简笔画(意近也可) 4.因为“我”在“最最简陋的功夫戏”中找到了一种创作的快乐,给枯燥的读书生活带来了乐趣。或:因为 “我”能忙里偷闲,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偷偷找乐,使“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5.因为“我”失去了儿时的天真,失去了少年的期盼与梦想,失去了孩童的想像力与创造力,所以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就无从寻觅了。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⑤段画线句,作者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用“捻”、“掀”、“放”等一连串书动作来表现翻阅时不敢用力,动作的细腻与温柔;用修饰词语“温柔”、“慢慢”、“缓缓”、“轻轻”等形容词,细致地描摹出“我”的小心和慎重,从而可以看出“我”对课本的珍惜,以及“我”对童年的依恋。 由此可得出答案“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 。 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眉飞色舞”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结合文中“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羨慕,老师的赞许”来看,这里“眉飞色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的情态。 3.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先明确“旧书本"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后按题目中所给出的第二个情节在第⑦段去寻找事件,再按要求用四个字分别进行归纳概括。由第⑥段“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第⑧段“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朱批”,第⑨段“那是上课无聊时,画在页脚的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可以分别提炼出三处答案。 4.本题考查短语的理解与内容的理解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全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结合内容来看,“最最简陋的功夫戏”指的就是前段所说的在页脚画简笔画;因为画简笔画能让我忙里偷闲,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偷偷找乐,使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所以我认为它演绎出了“最最快活的童年”。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文中写画简笔画的事,“內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这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现在的我却没有了。文中还写到朗读的事,“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差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但有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年少时的天真与激情也失去了。由此可见我无从寻找少年时的情怀,是因为我失去了儿时的天真,失去了少年的期盼与梦想,失去了孩童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答题。

那时候有多美

王璐琪

①那个五月的雨天,新来的语文老师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来到我们身边。当他立在教室门前,大家都鸦雀无声地盯着他看。

②“今天的作文课,描述你们的新语文老师——我。”他走到讲桌前,行头都没有卸掉,就这么抱着手肘,看着我们写作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新鲜的老师,很新鲜。我留意到,他的鞋上还粘着一片水灵灵的草叶子。因为披着蓑衣,所以他走过的时候,掀起了一阵麦草的清香。

“写作不是闭门造车,要到田野里去!”当其他班的同学在教室里上课时,我们则头戴柳条编的花环,蒲公英一样自由自在地飘出了校园。他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外面风景那么美,在屋里待着简直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会在长满芬芳牧草的草坪上读鲁迅的文章,在潺潺的小溪边背苏轼的词,在洁白的羊群中念余光中的乡愁……

④老师弹着吉他教我们唱一首《那时候有多美》的民谣。老师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合唱。

⑤我们的老师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可谁能想到,这么个铁塔般的汉子心中,满满的全是有关文学和艺术的柔情呢?

⑥半个学期在“田园牧歌”中度过,我们班在期中考试遭遇了“滑铁卢”。除了语文成绩的平均分全年级最高,其余的科目简直惨不忍睹。在那么有趣的语文课里待着太美了,其余的课都用来回味了,谁还有心思趴在课桌上,看着铁青的黑板?

⑦成绩出来的那天上午,老师还安慰我们,不要灰心,总会有又有趣又能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的。但下午开家长会时,家长像一群等着吃肉的秃鹫,在老师发分数条的时候就开始虎视眈眈了……

⑧于是,之后的语文课基本都是在教室里上的,可是作文课,他还是带我们去了学校附近的湖边。当老师讲述该如何描写湖的时候,一位同学站起来:“这个湖我们天天见,知道怎么写,没必要来这里。”

⑨“可是湖水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呀,光线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景色是不一样的,甚至湖水的气味也是不一样的!”老师没听出来学生话语中的挑衅,他沉浸在自己对湖水的一往情深中,“在我们北方,几乎见不到这么美的湖……”

⑩可是,更多的同学关心的是会不会因为成绩差而挨打。于是,不少家长和学生发起签名上书的倡议,开始质疑语文老师的教学。

(11)不久,老师来向我们辞行。他走得很突然,一如他来的时候那样。最后一篇作文是“离别”,老师事先帮每一个人在作文上写好了题目。字迹飘逸俊秀,与他的外形差距很大。这一刻,我们都哭了。

(12)后来,我们换了一位“称职”的语文老师,这一年,我们班的升学率全校最高。

(13)毕业后,我也会来那片湖泊,转一转,看一看。才发现,原来老师说的是真的。这片在我们曾经看来百年不变的湖泊,确实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颜色。而且,雨天湖水散发着淡淡的雾气,裹着青草的香味,萦绕左右。可是这么多年了,却是由一个外乡人为我们点明的。

(14)“那时候有多美,笑起来像一湖清水,连叹息都那么轻微,我不能体会。”

(选文有删改)

1.说说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细读选文,说说标题“那时候有多美”的含义。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中班主任人物形象的特点。

4.再读全文,说说文章的结尾在结构、内容上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下面的申请书有2处毛病(内容上1处,格式上1处),请找出来并改在后面。

申  请  书

尊敬的学校团委:

通过团组织的教育和帮助,使我认识到作为时代的青年,应该积极争取加入共青团组织。

如果我被批准了,我决心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如果我一时未被批准,绝不灰心,继续努力争取入团。为此,我请求团组织考验我。

此致

敬礼

2019年10月14日

申请人:八(1)班  张三

(1)答: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格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

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①第1、2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②诗的3、4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查看答案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①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        (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②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其二)》)

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王维《使至塞上》中,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追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崔颢《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写出黄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处于网络时代的中学生,交网友已经成为交友的一种重要方式。交怎样的网友,怎样交网友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请你积极参加以下活动。

(1)下面是一所学校近期完成的“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请你概括表格所反映的情况。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交网友的利弊,众说纷纭,班上为此准备开展一个辩论赛。如果你是正方,请你列举在网上交朋友的2点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