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淡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淡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园”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园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②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入世让它们踌躇满志,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惜一切、倾其所能。甚至动物。几只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妈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

③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一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④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⑤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⑥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⑦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萌,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⑧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⑨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 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⑩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第②段突出了所写事物怎样的共同特点?描写这些事物有什么作用?

2.分别用一个字归纳文中竹的三个特点,并说说这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第⑧段写了李白等诗人及其诗句,能否把这段内容删掉?为什么?

4.本文写“竹”,为什么用“他”来称代?

5.本文语言优美、隽永,请赏析第②节中划线的句子。

 

1.特点 :有无穷的欲望,难以抵挡灿烂而虚无的诱惑。 作用:为下文写竹作铺垫,反衬淡竹品质的高洁。 2.特点:“直”“空”“淡”; 关系:“直”是表象,“空”是本质, “淡”是升华;“空”“直”是基础前提,“淡”是发展提高。 3.不能。因为这一段由写竹到写人,拓宽了文章思路(或: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丰富了“竹”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合情合理即可) 4.运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淡竹品质的崇敬和赞美。(意对即可) 5.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百草园里的其它植物面对灿烂而虚无的诱惑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解析】 1.本题考查事物特点的归纳与作用分析。此题第一问根据句意的理解,归纳出各事物的共同点即可。文中写了“稻子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和蓝天的高洁媲美,兰花三七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浮萍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奋力挺直腰杆,小老虎拼命争抢着妈妈的乳头,甚至古井的水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这些事物“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解答第二问关键要了解散文写作时常用的写作手法----衬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作者写这些极具欲望的事物,就是为了反衬淡竹品质的高洁。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先找出表现这三大特点的相关段,再根据相关的语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文章④到⑥段体现了竹的特点。第⑥段“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这句话明确了“直”“空”“淡”这三个特点。第④段“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第⑤段表明,它的“空”实是“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正因为它看淡了一切,才会“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可见“直”是表象,“空”才是本质,而正是有了“空”,才达到“淡”这样的升华。 3.本题考查文章写作内容与结构安排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散文文体的特点,了解借物喻人文章的具体结构安排,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作者写本文是借物喻人,借竹表达对人的赞美,而第⑧段列举的李白、郑板桥、岳飞等人都具有高洁的品质,引用的诗句都体现了他们的高尚气节,正是由写竹到写人,赞美了像竹那样品质高洁的人。既体现了散文的文体特点,又丰富了内容,深化文章的主题。 4.本题考查写作人称的分析。竹为物,用“他”而不用“它”,是把竹当作人来写,很明显是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它看成高尚的人,表明在作者心中,竹是有生命的,它表现出来的气节是令人崇敬和赞美的。 5.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都攒足劲儿,在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三个相同句式为排比,拟人生动形象,排比表达强烈,写出了百草园里的其它植物踌躇满志,面对诱惑不惜一切、倾其所能的姿态,让人感受到它们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热心的海葵

①海葵勇于充当弱小动物的保护神,它柔弱的身躯里包裹着一颗火热的心。

②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葵属于无脊椎动物的庞大家族,它利用水流的循环,来支持柔软的囊状身体。

③海葵身躯的上端是圆盘状的口,周围长满柔软的触手。触手有奇异的色彩,犹如海底绽放的菊花。海葵的体壁和触手上长满了有毒的倒刺,暗藏杀机的倒刺一旦受到刺激,便迅速刺中对方并分泌毒液,致其麻痹。海葵就是以这种办法自卫或摄食。

④然而,海葵却以少有的宽容大度,收留和保护双锯鱼。双锯鱼因形态酷似马戏团中的小丑,又名小丑鱼。小丑鱼体态娇小,柔弱温顺,缺乏有力的御敌本领,是大海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于是,海葵就利用自身的毒刺充当保护伞,为小丑鱼提供安全保障。

⑤小丑鱼之所以不怕海葵触手的毒,是因为海葵的无私帮助。海葵成百上千的触手一起随波逐流,难免彼此触碰。为避免毒刺误伤友军,海葵的身体表面便分泌一种黏液给刺细胞传达指令:凡遇有这种黏液的都是自己人,不要“开火”。当小丑鱼还是幼鱼时,就凭借嗅觉和视觉找到海葵,海葵则任由小丑鱼吸收自己触手分泌的黏液。小丑鱼等到自己全身都涂满了保护物质黏液时,就可以在海葵的保护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了。

⑥春潮水暖,暗礁上迎来了生育的季节。海葵和小丑鱼父母一起迎来了新一批宝宝,海葵保护着小丑鱼妈妈产下的成千上万的卵,这样无欲无求,一代又一代地辛勤工作着。承担保护刚孵化出来的小丑鱼的责任。

⑦当然,小丑鱼也是知恩图报的客人。当海葵依附在岩礁上时,小丑鱼会在海葵漂亮的触手丛中游动,这自然会引诱其他海洋小生物上钩,为房东带来食物。平时,小丑鱼会捡食海葵吃剩的饵料,担负起清洁打扫的工作,为海葵除去泥土、杂物和寄生虫。当海葵遭遇克星蝶鱼侵犯时,小丑鱼就会挺身而出,对蝶鱼展开猛烈的攻击。虽然二者个头悬殊,但凭着勇敢顽强,小丑鱼往往将蝶鱼打得落荒而逃。

⑧生物学家把海葵和小丑鱼的这种关系称为“共生现象”。相对于这个冷冰冰的词汇,我们更愿意把这种现象看做是动物之间一种帮助和感恩的关系,或者是一种互惠的关系。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海葵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说说海葵的“热心”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

(2)

3.阅读第⑦段,用四字短语填空。

小丑鱼报恩的方式是替海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文中插图,结合文意,给插图拟写一个标题。

标题:

5.请从说明方法或用词的角度赏析第③节的语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则短文,完成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⑥趺坐:两脚盘腿打坐。

1.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只标一处)。

月  色  甚  美  游  人  尚  稀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无与为乐者      

竹柏影也

秋夜坐钓月矶

相与坐石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4.(甲)文里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月色的?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

5.(甲)(乙)两文作者所写夜游有哪些共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完成小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2.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诗文名句填空。(1—6题必答,7—10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前两题)

必答题: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 《黄鹤楼》)

②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诗十九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④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绩《野望》)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妻子象禽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选答题:

⑦文章本天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陆游《文章》)

⑧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            (曹操《龟虽寿》)

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

校运动会上,好友王亮在百米冲刺时扭伤了脚。你把王亮送到医务室进行了医治,校医建议王亮回家休养两天。请你以王亮同学的身份给王亮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告校医的建议。(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