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生活中,家里没人...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这则材料如果作为选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里合适?并请说明理由。

(材料)1956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两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A.④段  B.⑤段  C.③段  D.②段

这段材料最适合放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1.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心存畏惧。 2. A 理由:第四段的观点是“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材料中所举事例符合这一观点,中国研究原子弹,一方面是增强国防实力,一方面是想摆脱西方国家势力的威胁,不想再像晚清一样任人宰割。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提炼。通读全文,明确作者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了自己什么样的主张。本文题目是“君子知‘怕’”,结合首尾可知,本文开头用朋友的例子以及作者的评价“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修改为陈述句“小到个人,大到国都,都应该心存畏惧”即是论点。 2.本题考查论据的使用。首先明确这个材料的内容,写得是我国研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使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知“怕”的表现。由此可知,应该放在第④段,因为第④四段论述的是“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狼子野心

纪昀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①俟():等待。②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③贻():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____

(2)此人何取而自贻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屠大窘,恐前后受敌。

A.竟忘为狼 B.将啮 C.乃杀而取

3.翻译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4.(乙)文中的狼与生活中哪类人相似?并请找出原文回答。

5.(甲)(乙)两文除了表达对狼的谴责外,还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夏 夜 追 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体会题目中“追”字的妙处。

2.结合三四句中景物的特点,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神通,在和二郎神斗法过程中,他最后把自己变成了一座庙,但这时他遇到了一个麻烦,这个麻烦是什么?最后他怎么解决的?

(2)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

大仙道:“……曾闻他大闹天宫……”

请概括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至少写出两个),并指出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进入初中的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一大乐趣,这样我们就获得了终生学习、进步的金钥匙。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

某班准备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三题。

(1)读书要有好方法,这样收获才更多;请你给大家提些建议。

(2)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至少写两个活动形式。

(3)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仿照示例,为这份小报另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示例:

名称:新书速递

内容:推荐最新上市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图书,并简介该书的作者、内容。

名称:   

内容:       

 

查看答案

默写。

(1)拾穗虽利,________,束炬夜驰,不如早行。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班级准备在教室里张贴励志标语。请参照下图,给三幅标语中的主题词各写两句连续的诗文名句。

①(惜时)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则)

②(立志)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③(奉献)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