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用课本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用课本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3)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一个有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____________。(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7)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开篇即对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沾衣欲湿杏花雨 切问而近思 秋风萧瑟 枯藤老树昏鸦 夜发清溪向三峡 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重点字有“沾”“萧”“瑟”“藤”“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提倡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书香”一词因此格外引人注目。班级为此拟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走近名著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这部作品中,《荷花淀》与_________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冀中 人民英勇抗击_________侵略者的故事。小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

(2)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 小时

1.2 小时

0.5 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正围绕“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 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需要”,有的学生认为“不需要”。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话题的?请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2019 年中国·海安青墩文化艺术节在舞蹈《远古的呼唤》中拉开了wéimù,演员们手持长矛和陶斧喊着号子,yǎnyì了远古先民在绿洲上创榛辟莽的场景,再现海安沃野上麋鹿成群、刀耕火种的生活状态。

“这场演出的很多节目都体现了青墩文化,重现了当时的场景,彰显了海安dìyù文化特色。”市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 A 晚会总导演葛志华介绍,节目在创作时围绕海安历史文化、民间艺术、人文轶事挖掘素材,不仅彰显了海安人民的优秀特质,也彰显了海安青墩文化历史的厚重。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A 处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

3.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粵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粵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粵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教,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热,而且背岀来。在百静中,我似平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

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的散文集________

2.文段中画线句子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为什么作者却只记得前四句?

3.请你评价文中父亲的做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小事因为很小,常常被我们忽视;小事隐藏在生活的细节当中,常常不被人发现;小事有时夹杂着是非争议,容易使我们是非不分;小事一般很琐碎,考验着我们的耐心。

请以“那件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季羡林

①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別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増芬姊妺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煕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luán,切成块的肉),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本文节选自《季羨林谈师友》)略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另外两件事。

①上大学时,同学请老舍先生吃饭,“我”作陪

②老舍先生________

③老舍先生________

2.据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①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说说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②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赏析句子)

3.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季老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舍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