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②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

③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④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的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起,经过二十多年肩挑车推,那时我老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以老浙东海塘为界,塘外那三十来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

⑤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

⑥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⑦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的劳作,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才构筑成春天瑰丽雄奇的画图,而且永葆天人合一的生机和蓬勃。

⑧春天是缤纷烂漫的代名词。然而这缤纷烂漫,又何止是自然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春天的摄录和写真?

⑨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帮扶”几年的一位女孩。那位女孩特别的内向和不善言辞。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她一边叫着“叔叔”,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她低着头,满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而且我认为它是最美的!

(摘编自2019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我”对江南春天的感受为行文线索,脉络清晰。

B.第②段主要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写出“我”对江南春天的感知。

C.“我”认同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的说法。

D.第⑨段中女孩送“我”映山红,让“我”内心感到无比温暖。

2.第②段中为什么要写往日“我”对江南乡村的景致熟视无睹?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赏析加点词语)

4.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我”认为江南的春天是最美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从哪三个层面来写江南春天之美。

 

1.C 2.欲扬先抑/与下文“我”对江南春天的真切感知形成对比;突出表现江南春天美好景致给“我”的感动与震撼。(意对即可) 3.(1)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突出表现)蛙鸣声之大、气势之盛,表现江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窒息”原意是呼吸困难甚至停止,这里是指“我”被眼前广袤浓烈的金黄色油菜花震撼住了,突出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 4.环境描写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优美画面;烘托出作者愉悦之情,对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美好春天的憧憬;深化主题。 5.①通过声音,“我”感知到自然界的春天生机蓬勃;②通过色彩,“我”感知人与自然和谐互动;③通过结对帮扶,“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 【解析】 1.C.从第⑥段“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可以看出,作者是不认同这种说法的。故选C。 2.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②段后半部分重点写“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前半部分写往日“我”对江南乡村的景致熟视无睹,目的是为了和后半部分春天第一次给“我”留下华美的印记形成鲜明对照,从“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等语句可以感受到江南春天带给“我”的感动与震撼。 3.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 (1)题干要求从修辞入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将“沸腾的蛙鸣声”比作“波涛”,写出了蛙鸣声之大;一个“卷”字,突出了气势之盛。整句话从蛙鸣声的角度生动表现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 (2)题干要求从词语入手。加点词“窒息”本指呼吸困难甚至停止。这里是说,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接天连地,广袤无垠,让人应接不暇,突出了油菜花带给“我”的震撼,进而表现了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 4.这道题考查文章结尾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结尾划线句通过阳光、小鸟、紫薇等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优美画面。结合第⑨段我们知道,作者帮扶的小女孩给他摘了“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让作者看到了小女孩的春天,小女孩懂得了知恩图报。因此,结尾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作者愉悦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对人与人之间美好春天的憧憬,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5.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从第③段“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出第一个方面:通过声音,“我”感知到自然界的春天生机蓬勃;从第⑦段“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可以概括出第二个方面:通过色彩,“我”感知人与自然和谐互动;从第⑨段“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她一边叫着“叔叔”,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可以概括出第三个方面:通过结对帮扶,“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选自《资治通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行乱其所为______

(2)困于心,于虑______

(3)唯不终______

(4)自古所希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B.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C.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D.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3.请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魏征“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一首咏史诗。

B.“折戟沉沙铁未销”,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来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之感。

C.“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磨洗干净,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前朝的遗物进一步引发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的抒怀做铺垫。

D.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甲)    (A.串织 B.组织)?那些虽然(乙)    (A.销声匿迹 B.一纵即逝)却潮润眼①   (A.móu B.méng)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最凝重、最美丽、最②    (A.jùn B.juàn)永的温馨。温馨是上学前妈妈语重心长的一句叮嘱;温馨是公园中老人互相搀扶的一对背影       

(1)为文中①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  ②处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  (乙)____

(3)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原句:温馨是上学前妈妈语重心长的一句叮嘱;温馨是公园中老人互相搀扶的一对背影

仿照句: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八岁男孩严天力勇敢捐髓救父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

B.新建的文化艺术中心规模宽大,彰显了福建人民的自信。

C.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是推动强国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D.同学们下河游泳一定要格外小心,防止不要发生意外。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3)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4)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5)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寡助之至,________。(《孟子》三章)

(7)在《雁门太守行》中,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愚公移山》愚公要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