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惩山北之塞(_________)
(2)方磨铁杵 (_________)
(3)始一反焉(_________)
(4)媪自言姓武(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君之力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虽我之死
D.隐土之北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用现代汉语。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C.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D.最后两句引用典故,表明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图画画面的内容。
(2)请从内容方面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B.《饮酒》是五言古诗,《雁门太守行》是七言律诗,“渔家傲”是词牌名。
C.“始龀”指七八岁。“弱子”指小孩,幼儿。“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有“号”。如杜甫字子美,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tuī xiè (_________)责任的行为是可耻的。
(2)他再三zhēn zhuó(_________),终于同意了。
(3)临摹字帖(______)是一种非常好的练字方法。
(4)当今社会网络发达,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______)需要的资料。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赤壁》中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 ,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不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