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墟上的温暖
杨力
自从去外地打工,他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来了。现在他很想家,想尽快见到自己的父母。可是,这座令他亲切的城市一瞬间已变成了残垣断壁。突然,在剧烈的晃动中,前边一幢大楼轰然倒塌,瞬间扬起的漫天烟尘遮云蔽日,整个世界仿佛沉入无底的黑暗。过了好一阵,老钱才慢慢苏醒,他挣扎着爬起来,第一个念头是,赶快救人。
街道已变成废墟,许多人都自觉加入到寻找生还者的队伍中,人脸上挂着焦急,眼里含着泪水,因为有许多人被深埋在了废墟下。
这时,一处废墟旁传来一阵惊呼。原来有人在那里发现了被掩埋者。老钱连忙挤上去,他看到一个碗口大的洞口,洞上面压着沉重的预制板,洞内传来隐隐的呼救声。洞外的人试了几次,都因为洞口太小,洞口上面压力过重而束手无策。许多人轮换着上前,几乎每个人的双手都刨得鲜血淋漓,依然无济于事。
这时有人提出一个办法,就是用钢管把预制板抬起来,只要扩大洞口,生还者就能爬出来。但是,当大家用肩膀撑开洞口时,人们惊讶地看到,洞内被埋的是一对老年夫妻。他们紧紧拥抱着,没有一丝松开。
人们用皮带扣在一起做成救生环,但是当大家把救生环递进去时,老伯却不肯套在身上,他说他老伴的腿已经被砸断了,根本无力爬出去,他不能丢下老伴不管。
似乎任何劝说任何办法都没有用了,几个撑着钢管的男子也快支持不住。就在这时,老钱大胆提出一个办法一他要钻进洞里,帮助这对老人。有人马上说这很危险,如果预制板没能撑住,如果余震发生,不但里边的人教不出,还可能重新搭上一条性命。但老钱说他个子小,钻洞比较容易,而时间就是生命,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下,只要大伙儿挺力撑焦,他也许能行。
几个撑钢管的小伙子肩膀都硌出了血印,但他们咬住牙,用坚定的神情支持老钱。老钱勾着头,像壁虎一样贴着预制板向洞内爬去。人们在洞外看着,大气不敢出一口,稍有羞池,后果不堪设想。老钱慢慢爬进洞内,径直把牧生环套在老人身上说:“大伯,请你相信,我们一定能救你出去。”
老钱没有再给老人犹豫的时间,他用救生环拴住老人的腰,然后示意洞外用力,他再用双手一托,老人的身子很快被顺利带出洞口。他同样为老人的老伴套上救生绳,然后如蚂蚁搬窝似的,一点一点把老人往外拖。这时外边有人惊呼,原来是一次强烈的余震发生了。
一些人又开始四散奔逃,只有这处废墟旁,所有的人都不敢松劲。当老人的老伴被教出洞口时,老钱用了最后一口吃奶的劲爬了出来。在又一波余震的冲击中,那个碗口大的.洞口被废墟彻底掩埋。在场的人一阵欢呼,却又捶着胸口直喊后怕。
这时灾情已发生两三个小时,不知父母情况的老钱赶紧往家赶。可当他来到父母家前,那幢他曾经熟悉的楼房也已坍塌。老钱的心仿佛被抽空一般。听说有批被救的生还者已被送去了附近医院,他马上发疯似的往医院赶去。
老钱来到医院,在许许多多焦急的人中,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寻找,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他听到一声亲切的呼唤,原来是父亲在叫他轧名。当他快步奔上去时,他看见父母头上都裹着绷带,不过他们神态安详,看上去问题不大。寒暄之后他才得知,刚才那场震灾,把他父母一同理在了废墟里,是一个回来探亲的解放军,用双手把他们从废墟里刨了出来,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父母把隔了两张病床的一个年轻军人指给老钱看,说他就是救命恩人。当老钱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过去时,那位军人也大步迎了上来,只见军人的旁边,一对老人正激动地指着老钱说着什么,而他们正是被老钱先前从洞口中救出来的那对老人。
老钱和军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属于两个男人间的最真诚的拥抱。
1.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情节及老钱情感的变化过程。
A思家心切,忽遭地震→B(__________)→C房坍寻亲,痛苦、绝望→D(__________)
2.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1)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下,只要大伙儿挺力撑住,他也许能行。
(2)几个撑钢管的小伙子肩膀都硌出了血印,但他们咬住牙,用坚定的神情支持老钱。
3.小说结尾写到年轻军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本文以“废墟上的温暖”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名著阅读。
(1)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四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做出判断。
A.毛泽东——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还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B.周恩来——他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C.彭德怀——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D.贺龙——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是自豪,他常常笑着称自己是个“苦力”,他的自豪的热情未免有点幼稚天真,但是极其真诚。
(2)斯诺认为毛泽东主席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者,并把他写的关于长征的旧体诗附在文中。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简要概括这首诗涉及的长征的具体事件及所展现的红军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比喻修辞:殚精竭虑、和颜悦色、鹤立鸡群、入木三分
B.传记作家:茨威格、鲁迅、王树增、艾芙·居里
C.新闻体裁:消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通讯、纪实报告
D.唐代律诗:《黄鹤楼》《野望》《龟虽寿》《钱塘湖春行》
中国汉字有无穷的魅力。有同学注意到,“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奔”字课文注释为“这里指飞奔的马”,他觉得有点困惑不解。查了资料,他发现有这么一种解释:犇,这个字读bēn,是“奔”的异体字。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联系《三峡》一文的语境,对“奔”做出解释。
示例:游客们漫步于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中被海浪侵蚀的黑色礁石群,看着这被称为“海底兵马俑”的阴森诡异景象,不由得震撼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解释:“森”,三“木”为“森”,就像眼前呈现了一片苍翠林海,繁密而给人阴暗恐怖的感觉。
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近90岁而没有颐养天年,最近几年更是致力于盐碱地水稻的种植和推广。
B.“文革”时,沈从文用“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的诗句赠作家林斤澜,慰勉对方要像竹子一样有气节,宁折不弯。
C.十月的栖霞岭秋意深浓,“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寂静的山林深处,落日余晖沐浴下的枝枝叶叶,展现出别样魅力,令人沉醉不已。
D.作为定居巴黎的新侨民,他正极目凝望着塞纳河河水上缓缓流淌的烂漫晚霞,心头募然涌起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愁绪。
古诗文名句填空。
泱泱中华,河山锦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生发无限情思。陶弘景退隐山中,看“夕日欲颓,①______,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②______”;吴均泛舟富春江,饱览奇山异水,不由感慨“③______,望峰息心;④______,窥谷忘反”;李白壮游渡江,远入大荒,见“月下飞天镜,⑤______”,满怀感激于故乡水相送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