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完成作文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我终于找回了自信”为题,写一篇...

按要求完成作文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我终于找回了自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600字左右(2)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的姓名(3)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符合题意即可。 范文: 我终于找回了自信 自信,是金色的阳光,透过云朵与云朵的缝隙斑斑驳驳地洒下来,为灰色的大地铺上一层耀眼的光晕;自信,是一弯彩虹,挂在天边点染雨后的天空离开;自信,是一束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自信,是你在失败时,为你再次“响起的掌声”! 那次,我不小心丢失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叮铃铃,叮铃铃……”,伴随着清脆悦耳的铃声,数学课开始了,马老师走进教室时,手中拿了一个鼓鼓的公文包,我想,马老师的公文包里装的是什么呀?马老师拿它来又有什么用?真搞不懂她“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呀?只见马老师从包中掏出一大叠试卷,严肃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总结一下我们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随后,一张张试卷发到了我们的手中,我迅速地把卷子检查了一遍。嗯,不算太难。模拟考试倒计时时40分钟,开始!随着马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都投入了紧张的考试之中,我以最快的速度,将那些题全部消灭。我放下笔,得意洋洋地坐在那儿,想:你们这些蜗牛指不定啥时候才能做完呢!这么简单的题,难道不会做吗? 第二天,我们的分数下来了,马老师边发卷边念分数:孟琪,我的心一下子被吊了起来。90分!什么?居然这么低?我拿着卷子,看着被减掉的分数,想:孟琪呀孟琪,你可真是太粗心了,这么简单的题都会错,你是不是傻!你是个大蠢猪!从此,我便失掉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自信。 一个晴空万里的下午,我独自走在大街上,心里还为那件事而内疚,走着走着,一位大约七十多岁老爷爷因为平时有脑梗摔倒了,我赶快上前去扶,而老爷爷却阻止了我说,我不要人扶,要是我让人扶了,我下次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现在社会扶老人给自己惹麻烦的事儿太多了,我想起这些,又听老人不让扶,乘机站在了一旁。心想,我看你咋能起来,都这样了,还逞能!嘿嘿。 只见老人用能活动的一只手撑着地,一下一下把自己的上身托起,那种艰难就像举着一块儿千斤重的石头,他咬着牙,憋着气,脸红的像各罐子,霎时间,他汗流满面。我看他实在用尽了力气,还是抛开了顾虑,要去扶他一把,可他还是摇摇头,用感激的目光望着我,意思是说,我能行!我被老人的自信感动了,他这种与病魔抗争的精神让我敬畏!他歇了一会儿,再次开始努力,终于做了起来。他又歇息了一会儿,用一只有力的腿跪在地上,一只有力的手支撑着地面,身子弯成了一个弓字,屁股倔的老高,然后慢慢伸直身子,就像一棵被风刮弯的树,风停了,树身也回到了原样。我在心里暗暗为他加油!一、二、三,四……成功了!老人终于站了起来,在地上摇晃了几下,定住了身子。我激动地几乎流下了眼泪,赶紧走过去替老人拍干净身上的土,说,老爷爷,你真行! 他呵呵一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谢谢你! 我说,爷爷,该谢谢您,是您帮助我找回了自信! 震撼是一种动力,我终于明白了! 自信,是远方的指路明灯,我从此在做作业时,认真细致,从不马虎,结果期末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 自信,是行舟时的流水,黑暗中的灯塔,无助时的依靠。感谢那位老爷爷,让我找回了自信。 【解析】 这是道命题作文题。 首先审题。“找回了”意思是先前属于自己或曾经拥有,后来不再拥有,但通过努力最终又获得或拥有了。“终于”字面意思是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表明“找回”不止一次,或者有反复,体现了一种艰难的过程,但最终还是实现了。“自信”是这篇作文写作的重点,要体现“自信”失而复得的过程,否则视为扣题不紧。曾经拥有略写,详写“找回”的过程。“我”字告诉我们文章要用第一人称叙述。 对于文章结构,我们可以这样安排:曾经自信(略写)——后来不自信(略写)——几次或多次最终找回自信(详写一次)。如果没有交代曾经自信和现在的不自信这两方面内容,只写怎么“找回”则扣题不紧。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在写法上,最好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细节描写的方法等突出主题;在表达方式上,应该以叙述为主,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___________(人名);这本书是_____________

2.《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 )

A.象鼻虫、蟋蟀 B.蜘蛛、蜜蜂 C.螳螂、蝎子 D.骆驼、恐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新华网北京2015年9月2日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于2015年9月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纪念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勤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材料是一则消息,请为它拟写一个标题。

2.学校开展“重读抗战家书”的活动,许多同学积极响应,热情参与,但同桌小明却认为:初中阶段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请你结合此活动的现实意义对小明进行规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喟叹,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生长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长状态

(1)

(2)

(3)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花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段交代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这两段写父亲送别“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定椅子→嘱咐“我”路上小心→_____________→告别离去。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吊 缩 拉 B.攀 勾 搀 C.攀 缩 搀 D.吊 勾 扶

3.作者在文中两次提及自己“聪明”,“聪明”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必敬必戒     戒:

(2)与民由之     由:

(3)劳其筋骨     劳:

(4)衡于虑       衡: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甲]文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孟子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上文论证“生于忧患”形成______(写作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