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碎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碎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

②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

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呕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1.请阅读选文②~⑧段,依据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A_____---B____ ---温暖地融入---C_____---D_____ ---温暖地召唤

2.第③段中“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如何理解“惭愧”和“感动”?

3.请从词语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4.在本文中,“我”的初中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

 

1. A.温暖地鼓励 B.温暖地提醒 C.温暖地期望 D.温暖地表白 2.(1)因在黑板上写了错字而惭愧。 (2)女同学通过纸条保护了“我”的自尊心,让我避免尴尬使我感动。 3.“撞开”指用力碰开,突出力量之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纸条上的字句带给我的震撼。 4.(1)宽容:容忍“我”上课扔纸条、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 (2)有教育智慧:没有当面批评“我”,保护了“我”的自尊。 (3)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融入同学之中。 5.(1)内容上:通过生活中的只言片语、点点滴滴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温暖而美好,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结构上:总结全文。 【解析】 1.本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结合内容,从第②段“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中可知写的是“温暖的鼓励”;从第③段“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中可知写的是“温暖的提醒”;从第⑥段“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中可知写的是“温暖的期望”;从第⑦段“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中可知写的是“温暖的表白”。 2.本题的考察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从第③段“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可知我是学生会宣传部的,而且是大学生,所以会因为在黑板上写了错字而惭愧;从“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可知,这个女孩没有当面指出我的错误,而是用递纸条的方式,让我避免尴尬,所以让我感动。 3.本题考查品析关键词语的能力。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撞开”是用力碰开的意思,突出力量之大,“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撞开”用在此处是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纸条上的字句带给我的震撼之大。 4.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准确和全面,人物形象的概括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整合。另外,还可以根据情节、环境、作者的客观介绍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概括。根据本题的要求,必须有内容,有形象特点。从第4、5段“老师发现我扔纸条后,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可知,他是一个宽容的人;从没有当面批评我,而是利用这个恰当的时机融入同学之中,由此可知老师是一个宽容、有教育智慧、保护学生自尊心的人,他的这些品质让“我”敬佩。 5.此题考查的是结尾在文中的作用,结尾的作用通常有:结构上: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上: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从“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可以看出一张张字条带给人的温暖,凝聚成无比温暖的感受,使人不再惧怕岁月的流逝,不再惧怕生活的困难,时刻感受与享受着生命与生活的美好,表达出我读字条时的美好感受,从而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 走近剪纸、风筝”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展、山水花木、人物鸟善、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根据上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剪纸的特征。

(2)(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其画面内容,并揭示寓意。

(3)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任务。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家,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为使句式协调,请你改写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

(4)对下列一首七言绝句进行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A.草长    风      B.长草    烟     C.草长    烟     D.长草     风

 

查看答案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

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他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槎,,也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他迟睡早起,不像毛泽东那样迟睡也迟起。就我所知,他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个小时。

(1)在上段文字中,“他”是______; “我”是_________

(2)“气喘吁吁“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

(4)请结合原著回答:“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3)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4)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5)《黄鹤楼》中描写站在楼上观赏到的壮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朱元思书》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有专家认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塑料的发明”。塑料垃圾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降解。塑料瓶子、塑料盒和塑料袋等,人们使用过后,它们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

材料二: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另据统计,按照每个订单平均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达4000万个。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

材料三:目前,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的工业生态学家罗兰博士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出人类迄今为止生产的所有塑料为83亿吨。其中约63亿吨如今成为塑料垃圾,这些垃圾有7%被填入垃圾填埋场或置于自然环境中。统计表明,现在全球每年消耗2.45亿吨塑料,全球范围内,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1/3的包装完全没有被收集,直接污染着环境,己经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来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塑料污染问题拟出两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