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阅读,让我们寻找到了一方诗意qī 居的乐园。阅读,让我们触摸经典,对话智者。我们在书海中遨游,聆 听圣哲的教诲,体悟 ruì 智的思辨。从今天起,让我们的心灵在书藉中旅行,我们的校园就会书香弥漫,我们的生活就会诗意盎 然。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qī 居 聆 听 ruì 智 盎 然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
诗文名句默写。
(1)银烛秋光冷画屏,________________。 (杜牧《秋夕》)
(2)______________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3)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 。 (周敦颐《爱莲说》)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 《破阵子》 )
(5)____________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 《出师表》)
(6)_____________ ,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 《渔家傲》)
(8)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 。 (张养浩 《山坡羊》)
(9)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题:那件事让我懂得了
要求:(1)选择你最难忘的经历,叙述你最动情的故事,表达你最深切的情感。(2)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文采。(3)60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顾晓蕊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⑥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⑦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⑧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⑨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⑩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⑪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⑫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⑬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_______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3.按照括号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4.李想以前上课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
5.仔细揣摩第8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行走着阅读
包利民
①脑海里还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终于攒够了钱,急急地去书店买下一本心仪已久的书。走在路上,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②渐渐地沉入书中,浑然忘了身外的一切,只是保持着走路的状态。记得当时从书店回来常走的那条路极僻静,绝少人与车,所以可以放心地边走边看。
③第一次在车上读书,还是14岁那年。
④ 。亲戚开着大货车,车厢后装满了杂乱物什,我就蜷缩于其间。正是上午,汽车穿村过野,渐渐看惯了不变的风景。忽见身后倚着的纸箱,装着的是父亲的藏书,便找到还未读完的那一本,坐在疾行的车上看了起来。直到车停下,才骤然而醒。现在想来,那时那刻,应多看看离乡的路,因为那一走,许多年后才重又回归。当故乡夜夜入梦的日子,回想当日的离别,正因为有了书,才使得年少的我,心中少了几许愁绪。
⑤上大学时,也常常愿意去大操场上边散步边看书。有那么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样沿着跑道开始读书。
⑥在这样美丽的黄昏,别人都在过着精彩的生活,所以大操场上几乎少有人迹。天边云霞灿烂,长风流淌。
⑦正神游书中之时,忽觉撞上一人,然后便听到一声低低的惊叫。急抬头,竟愣住,原来被撞的那个女生也正捧着本书,看来我们行为相同,只不过相对而行。更为惊奇的是,那女生所看的书与我的竟是同一本!于是我们便开始讨论起书中的情节来。
⑧十年之后的一个晚上,在网上遇见当年的女生,打过招呼,问她现在做什么,她回答在网上看书。然后她对我说:“真想念大学时,行走在黄昏的大操场上,手捧一本书细细地看,周围是轻风流动……”
⑨ 。忽然想起,似乎已有很多年没有那样读过书了,缓慢的脚步踏着每一分宁静,心却随书中的一切忽喜忽忧。那一份情怀已在岁月中沧桑遥远,只于回忆中重温一次又一次的静美。
⑩有一次坐火车去西部,极遥远的路程,极漫长的过程,临窗而坐,幸好手中有书。在微微的颠簸中,走进那些别人的故事。
⑪有时忽而从书中惊回,望向窗外,或浩浩江河,或巍巍山岭,皆在瞬间划过眼睛,飘摇远去。便有了一种不知书里书外的不真实感,别有一番情趣、意蕴在心中。
⑫有时一本书读罢,而旅途未半,便于车厢中搜寻,找那同样读书之人交换阅读。枯燥的行程,因为有了书的存在而生动起来。
⑬而现在的我,读书之时多是或坐或卧,不愿移动半分,身虽静,心却无复当年的恬然与灵动。于是明白,有的时候,书依然是那些书,却因为阅读方式的不同而感触迥异。是啊,多想在落日的余晖里,踩着一地的红霞,迎着清清的长风,再次走进书卷的清香里,细细体味行走着阅读的滋味。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叙述了哪几次“行走着阅读”的经历。
2.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第④段和第⑨段中的横线处,第④段应填(______),第⑨段应填(______)。
A.那是个五月,我家从农村搬进县城。
B.刹那间,远去的岁月又重回眼前。
3.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本文以“行走着阅读”为题,有什么好处?
5.最后一段写到“我”现在阅读时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根据下图漫画所反映的内容,回答问题。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请你就漫画中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给家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