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四句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其中一则,结合你某个具体的学习经验,来谈一谈对它的...

下面四句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其中一则,结合你某个具体的学习经验,来谈一谈对它的认识。

A.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选择(    ),我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A。对于所学,的确要时时温习,过目成诵,一目十行的人有,但是太少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即使做到了过目不忘,是不是学了就能理解呢?还是一个未知数。记住了和理解了不一样。知识只有真正的理解了,真正的弄懂了,运用到实践中去了,证实了,才算是学会了,掌握了,这时才可以说你已经把这门知识学到手了。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理解和感悟。解答时首先要明白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结合实际分析从中得到的启示即可。示例:我选D。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也就是说学习知识不理解,不面对现实问题则知识无用,面对现实问题不总结,不学习知识,则问题不能解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几则语录均出自《论语》,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也。”

(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4)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以上四则语录都提到了“孝”。孔子认为“孝”就是不仅要让父母__________,更要从内心深处“__________”父母,和颜悦色服侍他们,以礼待之,少让父母为自己担忧。(第一条横线用自己的话,第二条横线用原文。每空1分,共2分。)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链接材料)中分别选出与表格中《论语》语录内涵相匹配的一项,填入①②③处正确的次序是(    )

《论语》语录

链接材料

子曰:“……过,则勿惮改。”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

 

(链接材料)

(甲)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A. 甲丙乙          B. 乙甲丙          C. 乙丙甲              D. 丙甲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小大之  : (2)吾妻之我者  

(3)望其旗  : (4) 寡人之耳者 

2.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战      属予作文记之

B.于齐    于是入见威王

C.鼓作气    而或长烟

D.望其旗靡,逐之    所欲有甚于生者,不为苟得也

3.以下选项对于原文划线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小的信用不能被神灵所信服。

理【解析】
这是曹刿和庄公关于治理国家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治理国家的先决条件。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气;第二次会减弱;第三次就穷尽了。

理【解析】
这句话强调了气势最初时最旺盛的道理。如今我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一鼓作气”来形容做事时要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C.王之蔽甚矣。

翻译: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理【解析】
这是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的结论,以此来讽谏齐王。

D.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翻译:次日,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觉得徐公不如自己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理【解析】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邹忌对自己的形貌非常满意,有自恋倾向。

4.曹刿和邹忌的劝诫都是成功的。曹刿入朝见国君,以“_______”引导国君一步步思考,逐渐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邹忌则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国君形象地认识到_______的重要性。(第一空用原文,第二空用自己的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1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2几时?安能蹀躞3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释: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会:能。这句是说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昵?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这句是说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昵。

1.“行路难”是乐府古题,鲍照先写了十八首《拟行路难》。李白从鲍照的创作中,受到影响和启迪,也写了三首《行路难》。请你阅读以上两首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李诗和鲍诗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伤和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愤懑之情。

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夸张的笔法营造出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下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形成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C.“拔剑击柱长叹息”与“拔剑四顾心茫然”都是通过“拔剑”的动作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心情,前者“击柱”“长叹息”显得焦躁悲观,后者只是“四顾”显得平静积极。

D.变五言“对案不能食”为七言“停杯投箸不能食”,增加“停杯”和“投箸”两个动作细节,来写“不能食”,来写美味佳酿都无法下咽,更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与鲍照《拟行路难(其六)》,两诗的风格与内容近似,但两诗的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所表现出的思想情绪又有所不同,请你说说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默写。

①浮光跃金,_________。  (《岳阳楼记》范仲淹)

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咸阳城东楼》许浑)

③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④李商隐在《无题》中,运用比喻与双关的手法,体现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⑤《醉翁亭记》中写太守宴会上就地取材,菜品丰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