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栀子花开
杨军
①下班后坐在楼下的茶铺喝茶。茶铺女老板种了不少花草。有一盆很大的栀子花开得正好,沁得茶铺里满是花香。
②就花的属性而言,我一直觉得栀子花更适合于农村的生态环境。在农村长大的我,记得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农家房前的栀子花骨朵儿就缀满了枝丫。女主人们喜欢在傍晚数一下那些将要绽放的骨朵,第二天趁太阳还没有出来前,就把那些开了的花连着一两片叶子摘下,带着露珠的雪白花儿分外水灵,花香四溢。把摘下的花插在家里的酒瓶、小碗、坛坛罐罐里,灶台上放一束,卧室里放一束,客厅的案几上放一束,只有几件简陋家具的一个家就这样被温馨了,满屋子的女人气。
③村里的女人们不分老幼都喜好栀子花。小姑娘会握着一两朵,随时准备拿近鼻尖闻一下,越过花儿的姑娘的眼羞涩而娇媚;新媳妇早晨出门前除了会对着镜子掸一掸穿着之外,还会看似不经意地在发间插上朵栀子花,如云的黑发上醒目地缀上朵白花,花儿成了云朵;岁数大点的大妈、大婶不好意思显得那样爱美了,她们会用一个小别针把一朵栀子花别在腰间,尽可能地不那么显眼,直到她从你身边走过,人过留香;老奶奶们最是花心思,她们会用一方半湿的手帕裹着栀子花揣在口袋里,只有到了夜深人静,摇着蒲扇坐在床头的时候,才会打开手帕,拿起已经有点泛黄的花儿轻轻嗅,波澜不惊地把散落在年轮里的一些往事拾起。
④也有些人家的栀子花长得不是太好,看别人家的眼红,于是趁着夜色会去邻居家偷摘上几个花骨朵。栀子花离开了土气不容易开得饱满,所以她们会把摘来的花骨朵偷偷插在水稻田里,第二天来收取。在枝头可能要两天才会开的花骨朵在稻田里一夜就会绽放。(A)所以,在这样初夏的夜里,走在乡村的阡陌上,凉爽的夜风吹过,会有阵阵的栀子花香飘来,远处夜空星光闪耀,眼前萤火飞舞,蛙鸣声声此起彼伏。
⑤可能正是因为对农村的栀子花印象过于深刻,所以到城里生活以后,虽然有不少小区也栽种了栀子花,但是总觉得此花已不是彼花了,成了一处绿化用的景观,也就没有了原本她该有的一种生命的韵味了。
⑥也正是因为这盆栀子花,所以我来这茶铺坐的次数也最多。女老板和我说过关于这盆花的故事。
⑦女老板是个老知青,十八岁下放到雅安山沟沟里的一个小村,在那儿呆了两年。后来,父母通过各种关系把她调回了成都。与女老板一道去的一个姐妹就没这么幸运了,回不了城就只好在当地落户成了家。
⑧五年前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茶铺里来了位穿着朴素的农村妇女,就是女老板快二十年没见面的那位姐妹。
⑨那位姐妹告诉女老板,她也回成都了,丈夫前一年不幸在车祸中去了,拿着丈夫的赔偿金在成都买了套房,打算回成都来定居。打听到女老板开了间茶铺就特意过来看看,二十年没见了。
⑩女老板说她的那位姐妹来成都后找不到工作,靠擦皮鞋为生。本来是想留她在茶铺上班,可是老姐妹不同意,说只要有手脚,怎么样都可以把生活过下去。要走的时候,老姐妹从包里掏出一束用水田里的稀泥护着的栀子花骨朵递给女老板,说那是清早从门前的枝上现摘下来的,她记得女老板当知青的时候特喜欢栀子花,她们俩还一起偷过别人家的栀子花呢。
⑪老姐妹走后,女老板把那束栀子花选了个盆种上了。也算是天遂人愿,竟然有两枝生了根活了下来,女老板每年都给它们换盆,精心呵护着。就这样五年下来,原本的两枝花骨朵成了现在的两棵小树,每年都会开上百朵花儿。
⑫遇到有客人喜欢,女老板会在客人要走的时候,摘下几朵栀子花送给客人。女老板曾对我说过,别人看栀子花很普通,不像百合那样雅致。(B)于她而言,栀子花可能是这世上最美的花了,她的那个老姐妹也像朵栀子花,贫贱的命运里,蕴藏着的是这人世间最真挚、最深沉的情分。
⑬我说栀子花适合农村的生态环境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栀子花这种不惧贫的属性,只要给它一点水土,它就能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我也喜欢生活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的那个群体,她们朴实、自然、韧性而乐观,就像栀子花一样,花开花落在无意间,存留许久的花香却快乐了经过她的每个人。
⑭女老板也问过我要不要带几朵花儿走?我笑笑说,不用。
⑮我不用,是因为我知道:活在喝茶的客人眼里的栀子花,是深藏在女老板心里的,就像扎根在我心里的栀子花,从未走远,一直陪伴着我在流淌着的岁月长河里。
(摘自《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7年第6期)
注【解析】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作者笔下的农村妇女具有哪些特点?
2.作者前部分为什么极力渲染农村人对栀子花的喜爱?
3.请从文中划横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文中划浪线句“扎根在我心里的栀子花,从未走远,一直陪伴着我在流淌着的岁月长河里”蕴含怎样的深刻含义?
5.简析“栀子花”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第②段作者交代母亲的病情,有何用意?
3.第③段写“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此时母亲进屋,挡在窗前,你是如何看待母亲这一行为的?
4.阅读下列语句,按句后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从动词角度赏析)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5.试着将第⑥段结尾的“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6.结合全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一处)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择其善者而从之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
(3)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
(4)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结合(甲)文内容,说说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5.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②渚:水中的小洲。③百年:犹言一生。
1.第三联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独登高、漂泊无依等方面写出了内心的悲苦。
2.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全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6)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的诗中既写出个人的身世之悲,也有对开元盛世怀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将二者结合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校网站上发了一个“你希望有什么样的朋友”的帖子,不少同学纷纷跟帖留言。
小A留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个好朋友,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你的留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结合有关交友的名言或警句谈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