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  身怀技  身陷

B.御风  自由放  走相告

C.不以也  奋笔书  驰而过

D.多趣味  辰美景  师益友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理【解析】
作者通过写处在三峡峡谷中不容易观看到太阳、月亮的感受,来突出三峡两岸的山高。

B.(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激流冲刷着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景物的影子。

理【解析】
作者笔下三峡的春冬两季的水动静皆宜,既有湍急的灵动之美,又有幽深的沉静之美。

C.(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翻译:每到了天刚放晴的时候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凄寒肃杀。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

理【解析】
猿猴的哀鸣在三峡中回荡,使本来就清冷萧条的冬季景色更增添了一分凄凉。

3.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三峡》和《黄牛滩》两篇文章中都写到了江水,请结合两篇的内容,分析郦道元是怎样写出江水特点的。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迭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

注:①迳(jìng):同“径”,经过。②色:形状。③信宿:两三日。

 

1.C 2.A 3.《三峡》通过写“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来写水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写出水急。《黄牛滩》通过写“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等,写了在黄牛滩中行舟,过了两三天仍旧可以看到黄牛山的石头,来写黄牛滩的江水回环幽深。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 断;独一无二的;绝望的。 B. 奔驰的快马;奔腾;奔跑。 C. 快;快;快。 D. 的确;美好的;好的。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和内容理解。 B. 【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故B错误。 C. 【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理【解析】 猿猴的哀鸣在三峡中回荡,使本来就清冷萧条的秋季景色更增添了一分凄凉。故C错误。 故选A。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1)【甲】文采用正侧面结合的方法写江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从正面写夏天水的大。“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从侧面用距离长和时间短写夏水的湍急。2)【乙】文也采用正侧面结合的方法写江水。“加以江湍纡回”“则用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直接写出江水迂回的特点;“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从侧面角度,用走了很久还看到黄牛侧面烘托了江水的迂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出使,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轻车简从。

B.颔联用“孤雁”自比,雁被视为传递音讯的“使者”,恰和诗人的使者身份契合。

C.颈联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直”“圆”两字富有线条感,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D.尾联与首联呼应,写经过长途跋涉,诗人从侦察兵口中得知将军正在前线,诗人的情绪似乎也为前线大捷而鼓舞振奋。

2.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边疆,慰问将士的艰难行程,描绘了______(景物特点)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______(情感角度)。

 

查看答案

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4)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请从《黄鹤楼》《渡荆门送别》中任选一联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6)《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一)小杨同学观看完国庆阅兵式后为“国之重器”写了一份新闻稿,请阅读新闻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重磅(A)压(  )!火箭军新型洲际导弹东风-41首次亮相阅兵现场

四中讯  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大家欢呼雀跃,心情激动。

近年来,外界针对东风-41的猜想持续不断。(甲)东风-41有何特性,为何能够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据了解,东风-41是火箭军新型洲际战略核导弹,具有①    ②    ③    等特点,(B)zhāng(  )显了我国最先进最具有威慑力大国长剑的重要地位。

公开报道显示,东风-41弹长16.5米,重63.5吨,采用三级固体燃料推进,具备井下发射、公路和铁路机动发射等三种发射方式,在部署地点和行动轨迹上更加灵活,不易被发现。导弹射程突破12000公里,其命中精度是100米,野外无依托机动发射命中精度为200米。专家介绍,核武器只要在几千米的范围内都算命中了目标,“100米就相当于在打靶的时候打中了十环,精度非常准确。”另外,东风-41可携带6至10枚分导式核弹头,每枚弹头都有自己的目标,还能在太空释放诱饵弹,进行末端机动变轨。同时还有自身滑翔机动轨迹,给雷达探测造成较大困难。(乙)东风-41被外界称为是中国最先进、最神秘的新型洲际导弹,整体性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1)请根据新闻内容,在(A)(B)两处填写正确的读音和汉字。

(A)压轴(  )  (B)zhāng(  )显

(2)小奇同学认为稿件中的标点使用不够准确。请你帮忙判断(甲)(乙)两句话中有错误的一句,并将错误标点修改过来。

我认为    句有误。修改:       

(3)新闻中①②③处的短语因印刷失误,让人无法明确辨识,请你根据原文内容,分别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短语。(  )

A.毁伤能力大  飞行速度快  突防能力强

B.毁伤能力大  打击精度高  先进程度高

C.机动能力强  打击精度高  突防能力强

D.机动能力强  飞行速度快  先进程度高

(4)经小组讨论后,同学们认为小杨新闻稿中导语内容值得商榷,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请你帮忙写出一条更为合适的导语。

(二)学校宣传栏设立了主题展板“国士之风”,介绍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的事迹,请你阅读展板上的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1)下面是某同学根据展板内容书写的一副对联。请你在横线处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①      ,铸就深潜重器;隐姓埋名,②     

A.①克己复礼  ②誓做惊天大事

B.①克己复礼  ②不忘报国初心

C.①攻坚克难  ②誓做惊天大事

D.①攻坚克难  ②不忘报国初心

(2)对展板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句引用文天祥的诗句,简洁凝练地总结了日寇入侵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颠沛流离的经历,这正是少年黄旭华立下报国之志的原因。

B.乙句将潜艇深潜入海比喻成黄旭华隐姓埋名,既写出了黄院士为国默默奉献的事实,又巧妙地联系了他研制潜艇的工作。

C.丙句连用排比,增强了语势,写出了黄旭华及科研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奋斗的情景。

(3)宣传栏上还展出了书法家赠送给黄院士的一幅作品,对这幅作品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转折处化方为圆,字体古朴。

B.字型端庄平稳,正气饱满,显现出书写者雄浑豪迈的书风。

C.笔力雄健,开张流畅,线条有疾徐快慢,气势连贯,浑然天成。

D.典雅大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有含蓄稳健之风。

 

查看答案

作文。

世界上有很多奇特的博物馆,比如墨西哥的水下博物馆,荷兰的音乐盒博物馆,丹麦的童话体验馆,美国的芥末博物馆,日本的方便面博物馆,中国南通的珠算博物馆,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很多年后,假如你也开了一家自己的私人博物馆,这是个怎样的博物馆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发挥想象,以“我的私人博物馆”为题目,写一个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班级的班号和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让我们难以忘怀。那定格在记忆中的的画面,又曾怎样拨动着你的心弦?请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