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亲的“外公纸” 丰一吟 ①我箱子里珍藏着一叠小小的宣纸片,宽约二寸,长约三四寸...

父亲的“外公纸”

丰一吟

①我箱子里珍藏着一叠小小的宣纸片,宽约二寸,长约三四寸,是父亲用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裁成的。这种纸在我们家里有一个特殊的专用名称,叫作“外公纸”。

②提起这种“外公纸”,我总是叹佩舞文弄墨的父亲竟也如此善于安排日常生活。一般艺术家似乎总是给人落拓不羁或生活零乱的印象。父亲却不然。他的生活虽然朴素,却是有条不紊,而且他善于采取合理的措施。“外公纸”便是其中的一例。

③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父亲从来不丢掉,总是把它们裁成小片,叠成一叠,收藏着备用。这种纸的用途可多呢。书桌上有了一点墨迹水滴,只要取一片小宣纸来一擦,便擦掉了。作画时,放几片小宣纸在桌上,纸的一端压在调色盘下,当着色的毛笔笔端水分过多时,只要往小纸片上一捺,水分被吸了去,画面便不致化水。调色盘里的颜料要更换,可以用这种纸片把先前剩余的一点颜料擦去,再挤入新的水彩颜料。在画面着色时,如果着好的颜料水分太多,要越出轮廓,也只要用这种纸吸一下,便不再渗出了。所以父亲给画着色时,桌上常备这种纸,供必要时用。

④那么,写字桌上用的这种纸,为什么被称为“外公纸”呢?原来这种纸在和外孙共同进餐的食桌上也有它的妙用。所以父亲经常带一点在身边。他不仅用来擦自己的嘴,也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

⑤我姐姐们的孩子小时候经常来父亲家。喜欢作乐的父亲也时常带他们上馆子或者去杭州等地游玩。一到吃饭的时候,老老小小在桌前坐下来,父亲总是在他们需要时掏出这种纸递过去。孩子们习惯了,认为这种纸是父亲专有的。有时父亲还没来得及把纸拿出来,就有人喊着:“外公,纸!”

⑥这样一喊,父亲就笑嘻嘻地掏出纸来。渐渐地,“外公,纸!”也就变成了“外公纸”这一名称。

⑦这种“外公纸”上,常常有一些作画打草稿用的木炭条印,有时还写着几个不完整的字,甚至会出现一只燕子或人的身躯的一部分。

⑧用“外公纸”比用抹布更吸水,比用抹布更干净,只用一次就丢,很卫生。我也很喜欢用,有时也向父亲讨“外公纸”。“外公纸”源源不断地产生,我们当时却不懂得珍惜它。如果不把“外公纸”裁碎,即使是画坏了写坏了的,留下来做个纪念该多好啊!

有人认为,名画家是下笔成画,不可能废弃。父亲并非这样。不知是他对自己要求高,还是每天画的画写的字实在太多,总会产生一些“外公纸”。当然其中也包括他习字的纸。父亲到老也不放弃临摹自己喜欢的字帖。

⑩如今我箱中还保留着最后一叠“外公纸”,我再也舍不得用它了。但使用“外公纸”的习惯已经养成。画画写字后,我也把废弃的纸留下来供画桌上用。至于给外孙们擦嘴擦鼻子的“外公纸”,早已被餐巾纸所代替了。

⑪其实,“外公纸”就是餐巾纸的先行者!

—— 选自《回忆父亲丰子恺》

1.文中所提“外公纸”具体指什么?

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不仅用来擦自己的嘴,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

3.说说第⑨段中画线句子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格。

 

1.指父亲用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片裁成的,用于和外孙(外孙女)共同进餐时擦嘴,给外孙、外孙女擦鼻子或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的“餐巾纸”。(意思对即可) 2.意在强调“外公纸”不仅方便外公自己,也有利于他人;突出强调“外公纸”具有经济实惠、卫生安全的实用性。 3.表现了父亲严于律己,勤奋刻苦的品格。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围绕题目“父亲的‘外公纸’”展开叙述,为“外公纸”究竟是什么呢?文章中作者对此作出了解释。“一叠小小的宣纸片,宽约二寸,长约三四寸,是父亲用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裁成的。这种纸在我们家里有一个特殊的专用名称,叫作‘外公纸’”这句话交代了“外公纸”的形状。“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父亲从来不丢掉,总是把它们裁成小片,叠成一叠,收藏着备用”交代了“外公纸”的来历。“他不仅用来擦自己的嘴,也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交代了“外公纸”名字的由来。整理概括,“外公纸”指父亲用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片裁成的,用于和外孙(外孙女)共同进餐时擦嘴,给外孙、外孙女擦鼻子或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的“餐巾纸”。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不仅……也”表示一种递进关系。说明这种纸不仅父亲在用,外孙、外孙女用得更多,这说明了父亲发明的这种纸,经济卫生,不仅方便自己,也方便了别人。 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父亲是位名画家,很多的名画家落笔成画,随后标价出售,但是父亲却不是这样,他对自己的要求之高,容不得画上出现一点瑕疵。而另一方面,丰子恺虽然是位名画家,但他依然勤加练习,所以会产生大量的废品纸。可以看出,丰子恺是一个严于律己,勤奋刻苦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书上元夜游

苏 轼

已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③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巳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④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⑤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③民:指汉族人。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过:苏轼的小儿子。⑤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欣然之/择其善者而

B.远去/解衣

C.有老书生数人来/及鲁隶寻阳

D.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欣起行

2.请用三条“/”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3.短文中,作者借“走海者未必得大鱼”道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略无处 阙:________    (2)沿溯阻 绝:________

(3)湍绿潭 素:________    (4)不以也 疾: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文末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B. 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D. 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