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老鼠为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老鼠为什么爱大米。人类问老鼠:“你为什么爱大米?”老鼠说:“它能填饱肚子,还能让我变得更聪明。”

这并非异想天开——日本名古屋明治大学的药理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实验显示出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老鼠喜爱的大米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特别是能提高动物的智力。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未被淘洗过的米对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吃这种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状朊蛋白的影响(这种蛋白能杀死脑细胞,诱发早老性痴呆症。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智力的完全丧失)。同时,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它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让我们远离胃病。

材料二:主食不可偏废。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材料三:相关的调查

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营养不良患儿中,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1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

③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④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⑤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1.统观二、三两则材料,可以看到我们在“吃饭”上存在哪些问题?请用简洁语言分条概括。

2.联系上下文,请简要表述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作用。

同时,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

3.材料三中的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字,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4.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1.①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②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低于需要量;③吃饭过快;④以零食代替主食。 2.“福音”一词,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大米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能让容易发胖者不易发胖(或“福音”一词形象地说明大米对易胖者有益处。) 3.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观念的迫切性。(意对即可) 4.从两个角度阐述:吃饭的好处;吃零食的害处。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依据材料二中的“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材料三中的“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这些语句概括作答。 2.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语句“同时,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中的“福音”一词,生动形象地说明大米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既能让人不易发胖,还能让人远离胃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3.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作答时可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材料三中画线语句“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运用了“459”“366”“五分之一”等数据,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城市居民营养膳食结构存在的问题——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文本材料的所了解的“我们该怎么吃饭”的知识,从“吃饭的好处”和“吃零食的害处”对同学进行规劝不要用买零食吃来元代午餐、晚餐。如:主食没吃够会造成营养不良,会导致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等。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周幽王失信身亡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及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注释)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

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语的意义。

1)戎寇至(

2)褒姒视之大

3)因击鼓(

4天下笑(

2.翻译下面句子。

1)及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2)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至而无寇。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戏题盘石

唐 王维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柳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可怜:可爱。

(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友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仿照活动一将其他的活动形式补充完整。

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

活动二:

活动三:

(3)本次活动就中学生如何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征求意见,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两点具体做法。

(4)评说诚信

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 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2)“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3)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4)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5)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6)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7)“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8)“可以抄一点。”

(9)“拿来我看!”

(10)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11)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12)“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13)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14)“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5)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16)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17)“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18)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读选文 1-5 段,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3.作者在本文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四个典型事件?分别展示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