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

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2.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A.春风又绿江南岸《船泊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描写质地的:_____描写色泽的:______描写生长旺盛的:____________

 

1.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间接地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与可爱。 2.C 3.不好。 “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的多。 4.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充满勃勃生机情景。 5. 嫩嫩的 软绵绵 绿绿的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情节安排用意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来分析作者情节安排的用意,先通读文段,结合景物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来分析。如本题,根据春草的特点以及作者对春天的情感来分析为什么要写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即可。作者写人们这一组活动,意在表现人们对春草异常喜爱,以至于要在草地上“打两个滚”,侧面烘托春草长势之旺;同时也在于表现春天到来时人和自然界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是写小草刚刚从地里冒出来,似有又似无的状况,远看已经见绿,但是到跟前却又看不到那绿色,从后文的“瞧去”可以发现是作者远望见到的情景,这与“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绘的景致基本一致。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分析能力。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蜜蜂的多,又表现出他们的快乐,从侧面写出了花的多和香甜。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文章中的语句,可以从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句子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句子表达的效果,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作者把花写成争胜好强、热情奔放的人,为了扮靓美丽的春天而争先恐后、热烈开放,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特点。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一般来说,事物的特点用形容词来描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一段都在写草的特点,草的质地:嫩嫩的 软绵绵;描写色泽的:绿绿的;描写生长旺盛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不亦______    (2)人不知而不______

(3)不逾______      (4)人不其忧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写出三个从《论语》演化而来的成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寒

宋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①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坐着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派的活动处于低潮。

①“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本诗的体裁是______。颔联中的____________体现了“春寒”。

2.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文章《            》,作者是        

《朝花夕拾》原名《         》,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共       篇,最初在《       》杂志上发表。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已故母亲的一篇散文,启发读者要坚强的面对生活。

C.《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散文诗,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

D.《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是明朝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