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亲的玳瑁 王鲁彦 在墙脚跟刷然溜过的那黑猫的影,又触动了我对于父亲的玳瑁的怀念...

    父亲的玳瑁

王鲁彦

在墙脚跟刷然溜过的那黑猫的影,又触动了我对于父亲的玳瑁的怀念。

净洁的白毛的中间,夹杂些淡黄的云霞似的柔毛,恰如透明的妇人的玳瑁首饰的那种猫儿,是被称为“玳瑁猫”的。我们家里的猫儿正是那一类,父亲就给了它“玳瑁”这个名字。

在近来的这一匹玳瑁之前,我们还曾有过另外的一匹。它有着同样的颜色,得到了同样的名字,同是从我姊姊家里带来,一样地为我们所爱。但那是我不幸的妹妹的玳瑁,它曾经和她盘桓了十二年的岁月。而现在的这一匹,是属于父亲的。

它什么时候来到我们家里,我不很清楚,据说大约已有三年光景了。父亲给我的信,从来不曾提过它。在他的理智中,仿佛以为玳瑁毕竟是一匹小小的兽,比不上任何的家事,足以通知我似的。

但当我去年回到家里的时候,我看到了父亲和玳瑁的感情了。

每当厨房的碗筷一搬动,父亲在后房餐桌边坐下的时候,玳瑁便在门外“咪咪”的叫了起来。这叫声是只有两三声,从不多叫的。它仿佛在问父亲,可不可以进来似的。

于是父亲就说了,完全像对什么人说话一样:“玳瑁,这里来!”

我初到的几天,家里突然增多了四个人,在玳瑁似乎感觉到热闹与生疏的恐惧,常不肯即刻进来。

“来吧,玳瑁!”父亲望着门外,不见它进来,又说了。但是玳瑁只回答了两声“咪咪”,仍在门外徘徊着。“小孩一样,看见生疏的人,就怕进来了。”父亲笑着对我们说。

但是过了一会,玳瑁在大家的不注意中,已经跃上了父亲的膝上。

“哪,在这里了。”父亲说。

我们弯过头去看,它伏在父亲的膝上,睁着略带惧怯的眼望着我们,仿佛预备逃遁似的。

父亲立刻理会它的感觉,用手抚摩着它的颈背,说:“困吧,玳瑁。”一面他又转过来对我们说:“不要多看它,它像姑娘一样的呢。”

我们吃着饭,玳瑁从不跳到桌上来,只是静静地伏在父亲的膝上。有时鱼腥的气息引诱了它,它便偶尔伸出半个头来望了一望,又立刻缩了回去。它的脚不肯触着桌。这是它的规矩,父亲告诉我们说,向来是这样的。

父亲吃完饭,站起来的时候,玳瑁便先走出门外去。它知道父亲要到厨房里去给它预备饭了。那是真的。父亲从来不曾忘记过,他自己一吃完饭,便去添饭给玳瑁的。玳瑁的饭每次都有鱼或鱼汤拌着。父亲自己这几年来对于鱼的滋味据说有点厌,但即使自己不吃,他总是每次上街去,给玳瑁带了一些鱼来,而且给它储存着的。

白天,玳瑁常在储藏东西的楼上,不常到楼下的房子里来。但每当父亲有什么事情将要出去的时候,玳瑁像是在楼上看着的样子,便溜到父亲的身边,绕着父亲的脚转了几下,一直跟父亲到门边。父亲回来的时候,它又像是在什么地方远远望着,静静地倾听着的样子,待父亲一跨进门限,它又在父亲的脚边了。它并不时时刻刻跟着父亲,但父亲的一举一动,父亲的进出,它似乎时刻在那里留心着。

晚上,玳瑁睡在父亲的脚后的被上,陪伴着父亲。 

有两次玳瑁到邻居去游走,忘记了吃饭。我们大家叫着“玳瑁玳瑁”,东西寻找着,不见它回来。父亲却猜到它那里去了。他拿着玳瑁的饭碗走出门外,用筷子敲着,只喊了两声“玳瑁”,玳瑁便从很远的邻屋上走来了。

对于寂寞地度着残年的老人,玳瑁所给与的是儿子和孙子的安慰,我觉得。

六月四日的早晨,我带着战栗的心重到家里,父亲只躺在床上远远地望了我一下,便疲倦地合上了眼皮。我悲苦地牵着他的手在我的面上抚摩。他的手已经有点生硬,不复像往日柔和地抚摩玳瑁的颈背那么自然。据说在头一天的下午,玳瑁曾经跳上他的身边,悲鸣着,父亲还很自然地抚摩着它亲密地叫着“玳瑁”。而我呢,已经迟了。

1.文章记叙了“玳瑁”哪几件小事,请概括表述。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有时鱼腥的气息引诱了它,它便偶尔伸出半个头来望了一望,又立刻缩了回去

(2)它又像是在什么地方远远望着静静地倾听着的样子。

3.阅读全文,说说玳瑁是怎样的一只猫?

4.文章结尾说“而我呢,已经迟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玳瑁看到我们有些生疏与惧怯;玳瑁受鱼腥引诱却不上桌;父亲的进出门,玳瑁迎送;玳瑁游走外面,父亲一叫马上回来;父亲病危,玳瑁悲鸣。 2.(1)“偶尔伸出”玳瑁受到鱼腥的引诱也会伸出头来望一下,表现了猫吃鱼腥的天性。“立刻缩”,马上缩头,停了念想,表现了猫很乖,守规矩。(2)“远远望着”,逼真地表现了玳瑁期盼父亲回家的心情,“静静地倾听着”,形象地写出玳瑁盼父亲回家专注的神情,都表现了玳瑁对父亲的关心与深情。 3.这是一只可爱乖巧、有灵性的猫,是一只与父亲心灵相通、有很深感情的猫。 4.从侧面写出玳瑁的懂事与对父亲的深情,表达了我的愧疚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本题可结合“在玳瑁似乎感觉到热闹与生疏的恐惧,常不肯即刻进来。”“我们吃着饭,玳瑁从不跳到桌上来,只是静静地伏在父亲的膝上。”“它并不时时刻刻跟着父亲,但父亲的一举一动,父亲的进出,它似乎时刻在那里留心着。”“他拿着玳瑁的饭碗走出门外,用筷子敲着,只喊了两声玳”,玳瑁便从很远的邻屋上走来了。”“据说在头一天的下午,玳瑁曾经跳上他的身边,悲鸣着”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品味能力。解答这类题,要么先理解语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语段,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修辞、描写等角度入手,结合语境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1)“我们吃着饭,玳瑁从不跳到桌上来,只是静静地伏在父亲的膝上。有时鱼腥的气息引诱了它,它便偶尔伸出半个头来望了一望,又立刻缩了回去。它的脚不肯触着桌。这是它的规矩”“偶尔伸出半个头来望了一望”写玳瑁闻到鱼腥味忍不住望一下,猫喜欢吃鱼,这是天性。结合“立刻缩了回去”“它的脚不肯触着桌。这是它的规矩”分析,突出了玳瑁很守规矩。(2)“但每当父亲有什么事情将要出去的时候,玳瑁像是在楼上看着的样子,便溜到父亲的身边,绕着父亲的脚转了几下,一直跟父亲到门边。父亲回来的时候,它又像是在什么地方远远望着,静静地倾听着的样子”“远远望着”是动作描写,父亲出门后,玳瑁时刻留心父亲什么时候回来,“静静地倾听着”是神态描写与动作描写,突出玳瑁盼望父亲回家的神情,最后结合父亲与玳瑁之间的情感分析作答。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中“它仿佛在问父亲,可不可以进来似的”“玳瑁只回答了两声‘咪咪’,仍在门外徘徊着”“玳瑁从不跳到桌上来,只是静静地伏在父亲的膝上。有时鱼腥的气息引诱了它,它便偶尔伸出半个头来望了一望,又立刻缩了回去。它的脚不肯触着桌。这是它的规矩”等语句,可知本文中的“猫”具有腼腆、乖巧、善解人意的特点。“但每当父亲有什么事情将要出去的时候,玳瑁像是在楼上看着的样子,便溜到父亲的身边,绕着父亲的脚转了几下,一直跟父亲到门边。”玳瑁对父亲的亲昵和依赖,体现了它和父亲之间深厚的感情。 4.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父亲的玳瑁》表达了父亲对玳瑁孩子般的疼爱及玳瑁对父亲的依恋和喜欢,也写了“我”对父亲的思念。父亲去世后,玳瑁便再也不能听到那熟识的亲密的声音,不能再得到那慈爱的抚摩,它处在极度的悲伤中。文章结尾“而我呢,已经迟了”表达了我的愧疚与自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吴程程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1.文中说“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结合⑥⑦两段,简要分析作者读出了什么。

2.阅读下面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

(2)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

3.选文第⑧段由关门写到叩门,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偏题了,为什么?

4.“我轻轻关上门,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这一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优良家风,我传承”综合性学习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完成其中两项任务

(1)下面三项体现家风的条幅,你会选择哪一幅放在家里的厅堂?请说明理由。

A.百善孝为先        B.家和万事兴            C.天道酬勤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一幅对联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是_________,这篇课文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填空答题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鸭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糊猕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

这段文字节选自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______________》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会问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中的“大圣”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段文字中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填空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3)《诫子书》中阐释享乐放纵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古至今人们对“月”总是情有独钟。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对友人的同情、思念和关切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跨湖桥文化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要我们去发现、去呵护,才能不断焕发生机。

B.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C.当老师放起音乐的时候,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