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单提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
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已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李鬼道:“小人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李鬼拜谢道:“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
(注)剪径:拦路抢劫;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
2.李鬼两次“拜”李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李逵平日“杀人不眨眼,”如今却放走了李鬼。李逵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请以“原来这也是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传 递
⑴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在家乡县城的一所中学念高一。那时候,我们村没有通公路,从学校回趟家,先要坐车到乡里,然后再走30多里山路回家。念高中那段日子,我一般是要等到放寒暑假才回家的。那是11月底,因为我要回家取钱,不得不中途回趟家。那天上午上完四节课,我就往家里赶,车子到乡里时已是下午5点钟了。
⑵由于没伴,下车后我只好一个人快步往家里赶。那天天空飘着雪花,天格外冷。连绵起伏的大山,一座挨一座。我在寂静的深山里走着,为了给自己壮胆,我一路上在心里背课文。在荒山野岭中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不觉就走了二十多里山路。
⑶因为是冬天,天黑得也格外地快,走着走着光亮一点一点地收起,天色暗下来了。我在大山里走着,仿佛进入了一个黑绒绒的布袋里。那时,我身无分文,也没有手电筒,为了赶上回乡里的那趟班车,中午没有吃饭,走了这么远的路,很疲累,也很饿,两条腿又酸又麻,有点走不动了。我有点胆怯,有点着急,山里不时传来猫头鹰诡异的叫声,令我毛骨悚然。突然,一只黄鼠狼从我跟前闪过,吓出我一身冷汗。
⑷夜深人静雪纷飘。当我走到一个离家里还有六七里路的山坳坳时,看到了不远处忽明忽暗的灯光,那束灯光给了我力量,我突然想去那户人家讨点东西吃,立刻觉得身上有了热力,腿也有劲了,快步往那户人家走去……
⑸快走到屋前时,我又犹豫了。我想,这户人家不认识自己,凭什么会给一个陌生人东西吃?
⑹走到那户人家门前,门是关着的。站在门前,静了一会儿,深吸了一口气,我敲响了那扇门。
⑺门开了,我的心也跟着怦怦地跳。开门的是一位60多岁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和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站在她身后。
⑻“我可以到您家……喝……碗水吗?”我满脸通红,甚至红到脖子上。
⑼“行啊,元宝,给这位哥哥倒碗水。”老奶奶慈祥的脸上带着微笑说,让他的孙子去给我倒水。
⑽听到喊声的孙子,抬头瞥了我一眼,应声回答道:“好咧!奶奶。”小男孩麻利地给我倒了一碗水。我接过,把水喝了。
⑾“后生,你要去哪里?”老奶奶问,她看出我还不想走。
⑿“我是山羊溪的,在县城读高中,要回家去取生活费。”
⒀“妈,他是不是太饿了,我们给碗饭他吃吧?”中年妇女在老奶奶耳边轻声说道。
⒁“你没呷饭吧,要不到我屋里呷碗饭。”老奶奶立刻领悟到,笑容满面地对我说。
⒂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跟着老奶奶进了茶屋。茶屋里摆设很简陋,这是一户普通的山里人家。山里人的茶屋既是饭厅也是客厅,山里人来了客或一家人吃饭聊天都在这里。老奶奶让我坐在茶屋的火塘边,用铁锹把木炭火扒开,露出红红的炭火。我立刻感觉身子暖和多了。这时,中年妇女从菜橱里端来一碗干红辣椒炒的腊肉,给我盛来满满的一大碗米饭,并一个劲地说读书人挺辛苦,要我多吃点。那天晚上,可能是我太累太饿的缘故,一大碗腊肉和满满的一大碗米饭被我划拉得一干二净。当吃完最后一口饭时,猛然意识到怎么一下就把别人的菜全部吃完了?想到这里,脸“轰”的一下又红了。旁边站着的中年妇女还要去给我盛饭,我实在不好意思,一下子站了起来,连忙道谢。
⒃吃完饭后,好心的主人给我弄来杉木皮火把,要他儿子点燃后送我一程。从那户人家出来,尽管天空还在飘着雪花,寒风冷冽,我身躯疲惫,但心里却异常地温暖,我对那户人家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⒄回家后,我将这事告诉了父母。我不识字的老实巴交的做农民的父母没有给我讲太多的大道理,父亲只说要我记住这户人家,要记住别人的恩情。母亲要我像那天那样有勇气,不要被害羞犹豫耽误了自己。
⒅时光流逝,年复一年。后来我和哥哥、妹妹都相继大学毕业离开了那个小山村,都在城里有了工作,安了家,但那顿饭和父母的教诲我却一直牢记在心。
⒆后来我的家乡通了水泥路,我回家不必再经过山里那户人家了,但每年回家陪父母过年,我都要去山里那户人家问候走走,或带点城里的礼物。我也牢记要去帮助别人,在街上,在路边看到乞讨的人,我总要给他们一些零钱,有时也知道有些是职业乞讨,甚至被朋友批判过多次,但我却依然如故。
⒇有一次,在火车站给一位失窃了所有财物的年轻人一百元作为车费,那青年执意留下我的地址,半个月后,给我寄来了一百元钱和一封感谢信。
(21)在给青年的回信中,我把山里的故事告诉了他。写完信,窗外阳光明媚,风送来沁鼻的花香……
1.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场景 | “我”的心理 |
孤身一人在深山行走 | ⑴ |
看到有灯光的人家 | ⑵ |
发现自己把人家的菜全吃掉 | 羞愧,感激 |
告别山里人家,被主人儿子相送 | ⑶ |
给帮助过的青年回信 | ⑷ |
2.第⑵⑶段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环境,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答题。
⑴可能是我太累太饿的缘故,一大碗腊肉和满满的一大碗米饭被我划拉得一干二净。(分析本句运用的写作手法。)
⑵小男孩麻利地给我倒了一碗水来。(赏析加点词的作用。)
4.“传递”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没有不透风的墙
⑴紫禁城古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作为紫禁城古建筑的核心骨架,木材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压和韧性,但也存在怕潮湿、易腐朽等材性缺陷。因此,使紫禁城古建筑的木构件始终处于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对于古建筑本身的延年益寿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⑵然而,从建筑工序的角度讲,通常是先安装木柱柱网和梁架,再砌墙。古建筑的墙体很厚,在与木柱相交的位置附近,砌墙时往往会把柱子包起来。封闭在墙体里的柱子,如果不经常通风干燥的话,很容易产生腐朽。为解决这一问题,聪明的我国古代工匠利用古建砖料巧妙地制作了一种“空气循环器”——透风。
⑶春节前夕,故宫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修缮项目中意外地发现了两份保存完好的乾隆年间的春节曲目戏折①,吸引了不少人眼球。而这两份戏折,就是在西配殿的金柱砖雕透风内静静躺了200多年。
⑷对于现代建筑而言,空气循环器是一种现代科技设备,其主要功能在于使建筑室内外的空气不断流通,达到空气交换的目的。顾名思义,为解决墙体内木柱通风问题而诞生的透风,其作用正相当于一种原始的空气循环器。
⑸所谓透风,其实就是一块带有镂空雕刻的砖。通常工匠会在木柱与墙体相交的位置,不让木柱直接接触墙体,而是与墙体之间存在5厘米左右的空隙,同时在柱底位置对应的墙体位置留一个砖洞口,尺寸约为15厘米宽,20厘米高。为美观起见,工匠们还采用刻有纹饰的镂空砖雕来砌筑这个洞口,这个带有镂空图纹的砖就被称为透风。C透风主要依靠墙体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墙体内外空气温度差造成的热压等自然力,促使空气流动,使得建筑室内外可以进行空气交换。这一通风方式在保证建筑功能情况下,让建筑通过自然通风来调节墙体附近木柱的湿度环境,从而保证了木柱本身的干燥状态。
⑹在设置透风的墙体上,一般会在底部和顶部各设置一个,并保持两个透风在同一竖直线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空气对流和循环。若仅设置一个透风,相当于空气单向流动,除湿效果必然不佳。同时设置两个透风,方便空气从底部透风进入,沿着柱身往上流动,尔后从柱顶位置的透风排出,可使墙体内的柱子在上下方向都能空气流通。这样,柱子与墙体之间潮湿的空气就被排出去了,柱子也就能始终保持干燥状态。
⑺同时,紫禁城古建筑外墙上的透风位置实际是与木柱位置对应的,如果墙体的某个位置安装了透风,那么墙体立面肯定就有木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紫禁城古建筑的外墙,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一对透风。
⑻紫禁城的工匠在长期的古建筑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透风制作经验。他们不拘泥于仅仅在实体砖上开洞来满足墙体内木柱通风需求,而是将砖雕做成了丰富多彩的纹饰,比如雕成狮子形象的透风。狮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常见的神兽,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代表英勇、王权和威严,象征地位、尊严和吉祥。透风的使用,对古建筑整体而言,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并兼有文化性和艺术性,体现着我国古代工匠智慧与艺术的结合。
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砖料----透风,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文化和艺术价值。
B.选文从紫禁城古建筑的特点讲起,然后依次介绍了透风存在的必要性、工作的原理和设置、外观的美学意蕴。
C.第(3)段举出故宫两份200多年前的春节曲目戏折,至今保存完整的例子,意在说明故宫极具研究价值,吸引游人。
D.以“没有透风的墙”为题,不但点明了说明对象,而且引用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俗语,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下列对“透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透风是一种古代建筑材料,其实就是带有镂空雕刻的砖,它安装在外墙与木柱位置对应的地方。
B.透风多成对出现,在底部和顶部各设置一个,并保持在同一竖直线上,是为了形成空气对流和循环。
C.为了美观起见,工匠们将砖雕做成了丰富多彩的纹饰,在保障通风的前提下,兼顾了艺术需求。
D.透风的雕刻图案一开始就承载了文化功能,经验丰富的工匠会根据艺术鉴赏的需求确定砖雕的大小。
3.下列哪个材料中的工作原理与文中“透风”的原理相似?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干衣机 :空气通过机器表面的孔被吸入干衣机的机身,在通过加热元件时又被吸入滚筒。空气进入滚筒后直接透过绒布筛网往下流动,随后从干衣机前部的管道进入风扇。风扇使空气流向干衣机背面的管道,随后被排出。
材料二葡萄晾房:晾房一般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上开有许多整齐的、大小一致的方孔。制葡萄干的“挂架”用圆形长木加红柳条制作而成,在圆木四周钻出等距离的圆孔,采用十字型方式将红柳条插入。空气从这些方孔中进出晾房,自由地在房内外流动,在经过挂架上的圆孔时,将葡萄中的水分带走。
汉蒋琬为大司马。东曹掾犍为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谓琬曰:“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诚不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素性简略/素不相识 B.时不应答/学而时习之
C.诚不及前人/及鲁肃寻阳 D.主者请推治敏/推三阻四
2.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
3.结合选文,说说蒋琬是个怎样的人?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峰回路转 (__________)(2)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___) (3)宴酣之乐(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
B.作者在本文中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
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
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