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走过,才明白 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题记 依旧清晰地记得,初次见到汉服时,动人心魄的惊艳。走过千年风雨的汉服,穿过历史的尘埃,带着古朴的气息,诉说着华夏的盛衰兴亡。 与汉服的遇见,是那样的自然。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那飘逸的羽纱只轻轻一拽,我便跌进了锦绣繁华的古老华夏。 那是外网上挂着的宣传汉服的视频。穿上了汉服,一个个便都成了诗画中走出的人。或浓妆恣情饮酒,张扬而热烈,或淡抹执卷而读,素雅而明秀。有佳人明眸善睐顾盼生姿,亦有才子广袖翩飞玉树临风。交领,右衽,束腰,一丝不苟。再在腰带上用绳线松松挽个结,压一块精雕细琢的玉佩,散发着温润的光泽,真真是绝世无双。古老的汉服就这样走向世界,在偌大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想想唐明皇的时代,大明宫里灯烛高悬,处处皆是皇家华贵与威仪。丝竹齐喧,有倾国之颜踏歌而入缓扭纤腰,一个盛世的繁荣便在翻转舞动的袖中流转。如此,便有了闻名天下的《霓裳羽衣舞》。我总想着,纵使贵妃天人之姿,若是没有了羽衣的增色,终归是少了几分灵动。汉服就这样,走过了盛唐。 忆及几年前,如果有人穿着汉服走街过巷,那必是引得一路的侧目议论,更有甚者,觉得那是韩服或者和服,皆是止不住的鄙夷。实在可悲!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裳,你却说我行为异常?我倍加珍惜的汉服,你却说它属于扶桑?思及现在,内心止不住的庆幸,且不说满街的汉元素,便是穿上汉服,路人也大多报以微笑和赞赏。失落的汉服,终于走出尘埃,散发出更加耀眼绚烂的光华。 去年的时候,曾经去安徽宏村旅游。粉墙黛瓦中有一位姑娘身穿汉服在拍照。微风拂过,轻轻撩起她月白的裙角,发髻上插着一根玉簪,坠着流苏,根根纠缠。树影斑驳,她倚着树,低眉浅笑,熙来攘往的人群无意识间为她留出一块空地。尘世浮华,手执折扇的她淡雅得如同裙角绣着的杏。后来,我也买了这样的两把扇子,竹骨纱面,隐藏着一折一折的流光,春来暑去,秋收冬藏,每每打开,便依稀嗅见淡淡的杏香,清幽而绵长。 正是因为走过才明白,汉服不仅仅是衣服,它因先人的匠心而独特,因历史而沉重,因风骨而意蕴深长。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解析】 试题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走过,才明白”。【审题立意】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学生选材的角度非常丰富,此题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思考和选择空间,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发挥平台。不过,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面对一个自由开放的题目,在写作时最好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使主题更加的突出,使立意开出一朵绚丽之花。【思路点拨】本题学生可回味自己的生活,感悟成长的同时,更注重对自我的内化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达到提升自我的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走”提醒学生要注意所写的内容应该是亲身经历的,“过”表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走过”平淡的词语背后蓄积深沉的情感。“才明白”立足于思考,“才”字是一种顿悟,催我们奋进,促进我们成长。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完成作文。【文体选择】文章可叙可议,选择最能驾驭的体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散文《清明茶香也醉人》,完成小题。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好茶溢香慢慢品。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四季,无谓风雨,只要一杯茗茶在手,细细品来,多少心情都可以慢慢沉淀在那一杯茶香四溢的茶水中。

②我的老家就在山清水秀的小茶乡——枫株湖畔,空气清新,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所产茶叶色泽绿润,香气幽雅。茶叶的灵气来自于大自然,但要经过炒制,灵气才能转化为香气。茶是植物中的精灵,吸天地日月精华,享清风雨露滋润,经人点化,凝结成独有的味道。虽然身在茶乡,一直以来因为不喜喝茶,对茶的妙处无从领会。这次的采茶热情纯粹来源于一本杂志上看到的清明采茶图:茶山翠绿间,美丽的茶女,尖尖的竹笠,圆圆的背篓,细细的叶牙。

③“迟日何缘是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杨万里的诗勾起了我无限遐想。为了亲身感受那新茶的清香,更为了体验当一回采茶女。清明假日,抛却工作、生活的烦忙,离别城市的喧嚣,来到心心念念的茶田绿海。春日里,满山遍野的茶园,山山岭岭嫩绿的茶叶,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青翠欲滴,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置身于茶海,空气中立刻流溢出一股特别淡雅清新的味道。我提着篮子挤进了采茶的行列,觉得自己就是画卷中带着花头巾的美丽采茶女,一手提着篮子,一手伸出两个纤细手指,对着绿叶中探出的嫩芽尖儿掐去。于是,细细的叶芽,慢慢从指尖落到手心,再从手心落在提篮里。一个个嫩芽娇艳欲滴,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气息和迷人的幽香。采到兴致正浓时,随手摘一片嫩叶嚼在口里,有些甜丝丝的,带着馨香,带着芬芳。难怪欧阳修早就说过:“纵情山水间,茶亦能醉人”。

④只是采茶真是细工慢活,一个人一天也采不满一大篮子,好不容易到了嫩芽炒制茶叶时刻。一口大锅,插上电源,待锅子很烫后,把碧绿的茶叶“噌”地倒进锅中。我带上一个手套,用手从锅底轻轻地抓起一把茶叶,在半空中张开手指,让茶叶在指缝间随意地洒落下来,落在锅里,然后再用手掌轻轻的在锅里按一下茶叶,这样重复了很多次,只见锅中的茶叶慢慢地由绿色变成深褐色,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扑鼻的清香……

⑤终于到了品尝劳动成果的时候了,我拿起一小撮茶叶放进杯子里,轻轻地倒入滚烫的开水。顿时,一股浓香沁人心脾,碧绿的茶叶在水涡间慢慢地舒展、欢欣、淡雅清新,一缕细细白烟在杯口升起,香馥若兰,让人忍不住深呼吸,想吸纳这份独特的香气。这时,茶水渐渐呈淡淡绿色,我端起茶杯,吹了吹,轻轻地呷了一口,清清的茶水,馥郁的甜香,真有一份唇齿留香的畅快。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而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雨前茶”,与“明前茶”采摘期相隔不过半月,价格却相差几百到上千元。

⑥此刻,凝视着杯中茶叶的浮浮沉沉,闻着淡淡的茶香,品着清醇的茶水,心境也变得恬淡了。平日里,为生活、为工作忙碌奔波,紧绷的心弦,让人无法释怀,蓦然回首,才意识到真正值得为之追求与向往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一片宁静,一份悠然,一丝感悟,都在细细的品味之中。

1.综合全文,分点写出作者陶醉的具体内容。

2.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②段划线句的语言特色。

3.下面句子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茶的,全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于是,细细的叶芽,慢慢从指尖落到手心,再从手心落在提篮里。一个个嫩芽娇艳欲滴,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气息和迷人的幽香。采到兴致正浓时,随手摘一片嫩叶嚼在口里,有些甜丝丝的,带着馨香,带着芬芳。

4.第③段引用杨万里的诗,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

5.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抒情散文以清明茶香为线索,通过描写采茶、炒茶、品茶等细节,抒发了作者对家乡春茶的喜爱之情。

B.文章第②段描写了家乡优美的环境,点明家乡茶叶色泽绿润,香气幽雅的原因。

C.第③段画线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一副清新明丽的采茶画面。

D.文章结尾主要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点名了主旨,又抒发了作者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乙)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若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1.象征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情感,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方法。在这首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分别象征着什么?

2.对自己挚爱的事物进行赞美,我们更爱用甜美的嗓音、婉转的喉咙进行歌唱,艾青为什么说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3.试比较(甲)(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异同点。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就是指诗人自己,不是指喻体“鸟”。

B.(甲)诗第一节作者侧重于静态的描述,第二小节以设问的方式,用“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动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

C.(乙)诗中写到“黄金般的相思”,“黄金”色彩鲜艳,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作者用“黄金”修饰“相思”,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D.(乙)诗中作者通过杜鹃花、三峡、神女、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意象,从山川的壮丽、沃土的广阔、文化的悠久、物产的富饶等方面来表现中国土地的神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①。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②,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选自《宋史.岳飞》

注释:①药饵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②营第:建造府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居庙堂之高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人________________

(3)飞曰          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  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⑵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请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4.选出下列对两篇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的前两段主要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以及这不同的景象在迁客骚人心中的不同感受,这两段构成对比,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B.甲文写景状物言辞优美,其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动静结合,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词句整齐,音韵和谐。

C.从表达方式看,甲文综合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乙文主要运用记叙,两文都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

D.乙文文字简洁,准确生动,主要通过对话来塑造岳飞的人物形象,表现岳飞的精神品质。

 

查看答案

默写。

(1)浩浩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象万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用典故表达怀念故友,感慨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相关材料,谈谈国外在垃圾处理方面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不够具体,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也不统一,“混装”“混运”现象严重,导致终端处理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垃圾终端处理多为就近填埋,这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严重污染土地及水源。

据了解,许多国家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如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资源复原法》《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日本在各个学段均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每年都会组织小学阶段的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英国每个家庭都有三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环卫部门的垃圾车也相应分成三种颜色,回收垃圾时三辆车同时工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