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葡萄干面包 琦君 ①我很爱吃葡萄干面包。每天早上吃一片,...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葡萄干面包

琦君

①我很爱吃葡萄干面包。每天早上吃一片,再喝一杯鲜牛奶,真觉得其味无穷。

②品尝葡萄干面包的滋味,不只在它的香甜,也不只在它的松软,而是由于吃的时候,想起当年守着母亲,看她眯起眼睛,全心享受葡萄干面包的快乐神情

③六十年前,哪有现在这样“浑身”布满葡萄干的面包呢?那时一个小圆面包上,只有正中央镶一粒葡萄干,边上偶尔再黏上一两粒,那就是不得了的丰富啦!

④母亲有胃病,很“新式”地要吃“西点面包”。每回长工有事进城,才顺便为她买几个带回来。母亲把它们当宝贝似的收在碗橱里,厨房工作做得正忙,胃里饿得直冒酸水,她就拿出面包咬一口,又放回去。直到饭菜都烧好,她才坐在門槛边那张长凳上,把一双站得疼痛的小脚搁在矮竹凳上,捏着葡萄干面包,看一眼,咬一口,细嚼慢咽地品味起来,但总是把那两三粒葡萄干留到最后才吃。我在她身边转来转去,实在想看那几粒葡萄干,老是问:“妈妈,您为什么还不吃葡萄干呀?”她总是说:“急什么嘛,总要嚼得细细的才补呀!”我说:“才两三粒葡萄干,还补不到牙齿根呢!”母亲笑眯了眼说:“谁说的,葡萄干补血的,补了血,浑身都补了。”

⑤有一回,我实在忍不住流口水,心生一计,忽然一声大喊:“妈妈,面包上有一只苍蝇。”说时迟,那时快,我伸手就把那粒葡萄干剥下塞到了嘴里。母亲笑骂:“你这个馋嘴丫头,欺侮我近视眼。只那么一粒葡萄干你都抢。我做的枣泥糕多好吃,你不去吃,来抢我的葡萄干面包。我是有胃病,不能吃糯米呀!”

⑥我心里也觉得很抱歉,对自己说:往后再也不这样淘气了,一定要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妈妈吃。可是从那以后,母亲反倒把葡萄干都剥下来留给我吃。我说:“你自己吃嘛!”她说:“甜的吃多了不舒服。”我有点不信,但还是把她留给我的葡萄吃了。

⑦有一回,老师因为我作文做得好,要奖赏我,问我喜欢什么。我马上说:“葡萄干。”老师给我买来像火柴盒那么小一盒葡萄干。盒子上画的是一个漂亮番女捧着一篮绿绿的葡萄。我把盒子打开,撮出一粒放在嘴里含着,在心里说:我一定要省着给妈妈吃。于是把它塞在母亲的枕头底下。晚上临睡时,母亲发现了,眯起眼睛看了半天,问是什么,我说:“是补血的葡萄干呀!”母亲高兴地打开来,撮了一粒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我靠在她怀里,仰起头来看她那一脸笑眯眯的模样,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孝顺过呢!

⑧那盒葡萄干在母亲的枕头下放了好多天,她总是舍不得吃。还是我忍不住摸出来撮一粒塞在母亲嘴里,撮一粒放在自己嘴里,母女二人,并肩躺在床上,你一粒,我一粒,边吃边唱山歌,好多天才把葡萄干吃完。

⑨如今回味起来,觉得一生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葡萄干呢!

(选自《读者·校园版》)

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画线处三次写到母亲吃葡萄干的细节?请结合句子内容简要回答。

3.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4.文章的结尾非常绝妙,请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

 

1.承上启下,由写自己喜欢吃葡萄干面包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2.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葡萄干面包和葡萄干的珍爱和吃葡萄干面包时的享受,表现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守护,洋溢着平凡生活的幸福。 3.从母亲对葡萄干的珍爱和吃葡萄干面包时的享受状态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人;从母亲在厨房里忙前忙后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勤劳的人;从母亲把所有葡萄干都剥下来留给女儿吃,可知她是一个疼爱女儿的人;从她总是和女儿笑眯眯地说话,和女儿的融洽相处,可知她是一个温柔的人。 4.本文的结尾说明当年的葡萄干好吃关键在于是和母亲一起吃的。一回味其中的味道就会想起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日子,里面包含着母爱,包含着亲情。点明主旨,引人回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作用的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第②段是现实和往事的过渡,“品尝葡萄干面包的滋味,不只在它的香甜,也不只在它的松软”一句写自己喜欢吃葡萄干面包,承接上文;“吃的时候想起当年守着母亲,看她眯起眼睛,全心享受葡萄干面包的快乐神情”一句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回忆。所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表达作用的分析。“想她眯起眼睛,全心享受葡萄干面包的快乐”,“捏着葡萄干面包,看一眼,咬一口,细嚼慢咽地品味起来”,“高兴地打开来,撮了一粒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三个句子都是对母亲吃葡萄干面包和葡萄干时的神态和动作的刻画,吃葡萄干面包的细节表现了母亲对它们的珍爱和品尝时的享受,这是艰苦年代里对生活的热爱;对品尝女儿送给的葡萄干的细节刻画,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享受。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情节分析作答。母亲有胃病,却在厨房里忙前忙后,只有胃里饿得直冒酸水的时候或是烧好饭菜的时候才拿出葡萄干面包吃一点点,可见她是一个勤劳能干、热爱生活的人;母亲把面包上所有葡萄干都剥下来留给女儿吃,留着女儿给的葡萄干舍不得吃,和女儿一起分享葡萄干等情节,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疼爱女儿、珍爱亲情的人;她和女儿说话的表情、态度,说明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人。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用什么办法解除了被困在冰层中的危机?

 

查看答案

下面是选自《骆驼祥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打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选文中的“先生”指___________ ,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事件):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杨

(明末清初)李渔

黄杨困于天而能自全其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哉?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

(注释)①私:不公道。②刻:苛刻。③憾:怨恨。④茂叔:周敦颐。⑤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⑥笠翁:李渔,号笠翁。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知命君子能是哉(若:比得上)

B.枝叶较他木加(荣:茂盛)

C.可谓不仁之(至:极点)

D.似德之者(反:反而)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

(2)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

3.本文和《爱莲说》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宿雨:昨夜下的雨。山客:隐居山中的人。

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莺啼山客犹眠”描写的意境相似?并简要说明理由。

A.处处闻啼鸟        B.鸟鸣山更幽        C.飞鸟相与还

 

查看答案

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