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谈立志 赵九如 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①志也”。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

谈立志

赵九如

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状,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其实,莫如说立志须趁早。

②“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オ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甲)。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

③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代就志向笃定,于23岁时自题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告诫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从办理洋务、主持船政到收复新疆、抗击法军,他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不辱使命,也与其早立志、立长志的教导密不可分。尽早确立志向,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诱惑所误导。

④当然,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历史上,司马迁狱中遭受苦难不曾移志,坚韧中写就巨著;苏武异邦牧羊数十载不折其志,最终梦圆归乡。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

⑤“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乙] 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感喟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者自成一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盛行清谈,逃避现实一时成风;当代西方社会也曾醉生梦死,“垮掉的一代”发人深省。

⑥今天,为了“能被知识的亮光照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为了触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庆双坪村村民用双手凿出一条“悬崖天路”……那些看不见的理想信念与志向追求,正迸发着强大的能量。

⑦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扬起理想的风帆、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

(选自2017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注释:①夺:改变②患:担心③矢志不渝: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1.选出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A.谈立志 B.人生须立志

C.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 D.树立远大志向, 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

2.下列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安抗叛乱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坚持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远大志向的故事可以作为事实论据放在[甲]处证明观点。

B.第⑦段划线句“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 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默海底。”运用比喻论证,把“没有理想的人”比作“大海里的小舟”,从反面论证了有崇高理想的重要性。

C.“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这句名言可以作为道理论据放入[乙]处证明“人应立志追求远大志向”的观点。

D.本文⑤⑥两段都是讲志向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因此这两段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可以调换。

3.如何理解①自然段“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请简要分折第②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理解:_____________

论证思路:首先引用名言,明确年少立志的重要性:然后,_______________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出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

 

1.D 2.D 3. 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分别举“张居正”和“林则徐”坚定立志成才的故事; 要养“浩然之气” 【解析】 1.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 A.“谈立志”是论题。 B. 文章主要是说趁早立志和信念对志向的影响。所以“人生须立志”的观点不符合文意。 C.文章并不是阐述“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之间的关系。 D.依据“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可知“树立远大志向, 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符合文意。 据此,答案为D。 2.考查文章材料的安排。文章所选的材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春秋战国时期”“今天”。据此,⑤⑥两段是不可以调换的。故选D。 3.(1)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分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告诉人们:生活中,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 (2)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首先引用名言“夫志,气之帅也”,明确年少立志的重要性;然后,列举“张居正”和“林则徐”坚定立志成才的故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最后归纳总结出本段文字的要养“浩然之气”观点。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创新

①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于2018年10月23日上年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

②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 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③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深管同时在海道两端建起人工道连接桥面。

④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批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上形成人工岛。“ 每个圆简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记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 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的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桃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道。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⑧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 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科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珠海、澳门、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半个小时。

B.港珠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在于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

C.港珠澳大桥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D.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港珠澳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介绍了港珠澳大析建没中的科技创新方法。

B.第④自然段划线句“毎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协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下定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钢圈筒的大小和重量。

C.第⑧自然段“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 头,増加到了约1800头。"中的两个“约”字不可以删掉,删掉意思有改変。

D.本文先总的介绍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名副其突的科技大桥,然后分别介绍大桥建没中的科技创新的具体立用,最后总结此桥的建没中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为我国交通建没行业起到引领作用。

3.请你根据上文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请概括出港珠澳大桥建没中有那些科技创新之处?

链接材料

历时两年,港珠澳大桥在世界首创出不同制式的收费系统,这种收费系统兼容内地的车辆的“ETC收费模式”和香港和澳门的车辆是“快易通”收费模式,在每一个车道上对两种不同收费模式的车辆一次性完成快速自动扣费,2018年1月,经过累计1110次的模拟测试,港珠澳大桥收费站自助收费系统的车牌平均识别时间从500毫秒编减到337毫秒(约0.3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率其徒持畚锸以出。轼庐于长堤,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有删改)

[注释] :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②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é):分裂。③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④哗不厌:哗然不服。⑤丁母忧:指为母守孝。⑥旧:指先前写作的人。⑦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滂/猛浪奔  (《与朱元思书》)

B.贾谊书/鸟相鸣(《与朱元思书》)

C.置第二/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D.今见书/实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秘阁。

A.实是欲界仙都  (《答谢中书书》) B.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C.,目似瞑,意暇甚。(《狼》) D.康肃笑而遣  (《卖油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4.主司欧阳修为什么把苏轼的文章《刑赏忠厚论》列为第二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苏轼的形象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①杜二甫,即诗人社甫。②泗水:水名。③徂徕(cú lái) :山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诗描写了李白在冬日于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的情形,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B.颔联中的“何时”“重"两词表达了李白渴望来日能够再与好友相逢畅饮的心情。

C.颈联中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借一“明”字,说苍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着徂徕山,把山色写活了,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

D.尾联以“且尽手中杯”来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E.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融叙事、绘景、议论、抒情于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2.本诗的尾联与王维《使至塞上)的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均采用了相同的意象,请分析这两个相同的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有《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徳加·斯若的不朽名著, 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导性作品。

B.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陜甘宁边区)迸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扱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井冈山会师后进行改编,成立红写第四军,朱徳任军长,周恩来任党代表,之后第五军成立,彭徳坏任军长并驻守,朱徳突破封锁,后相继在末固、永定、上杭、龙岩成立苏维埃。

D.西北剿匪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吋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

2.文段题

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 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 “ 冲到顶上去!”(A)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象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

此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又名《________》 ,选段中的A是___________,从这选段中可见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古诗词默写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天水势洪大,路途凶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