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②段对黄土高原景色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对高原的赞美是本文的重点。

B.“力争上游”“笔直”点出白杨树的特质,用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内在的精神。

C.“单调”一词从反面为描写白杨树的“不平凡”做铺垫,说明白杨树是极平凡而伟大的种树。

D.文章结尾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同时突出了对那贵族化楠木的憎恶之情。

2.请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4.作者有用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你觉得白杨树还可以象征我们身边的哪些人物?请举一例并阐述理由。

 

1.AD 2.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倔强”表现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3.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肯定的是“伟丈夫”。突出了白杨树的独特风格与个性,很自然地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 4.开放性试题。示例:白杨树还可以象征中国航天人,因为他们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埋头苦干,他们乐于奉献,追求卓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的奇迹。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 A. 第②段对黄土高原景色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 D. 文章结尾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 故选AD。 2.本题考查品析词语。解答此类题,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一句分析作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答题格式:词语的表现手法(技法)+词语的语境义(意思)+词语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倔强”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轻易为外力所改变(意思);在本句中描写白杨树,用人格化的语言(技法)写出了白杨树内在的精神刚强不屈,不轻易为外力所改变,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词语描写对象的特点),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据此根据答题格式作答,做到语言简洁连贯。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作用。欲扬先抑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法,为了赞美或讴歌某一主题,通过先采取辩证对比的方法对其加以控制、压抑,反而能更加突出地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本文作者欲扬先抑,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 这是 “抑”。接着, 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 4.本题考查象征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本文中的白杨树,是作者寄托感情、表现感情内涵的象征物。它既是黄土高原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又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伟岸”、“正直”、“朴质”、“严肃”、“ 温和”、“坚强不屈”、“挺拔”“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揭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精神风貌;再通过联想,结合社会现实,由树及人,列举我们身边的人物,如中国航天人、环卫工人等,并扣住精神和事迹说明理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脱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诗人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_______________的境界。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的“真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词原文填空。

(1)刘桢的《赠从弟》中表达了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春望》中表现家书很贵,思亲心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侧面写出战争悲壮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的《赤壁》中写出作者巧论历史,流露怀才不遇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叙写词人驾舟郊游,沉浸在山光水色,醉意渐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晏殊的《浣溪沙》中,流露繁华易逝的无奈伤感,旧识重来的喜悦欢欣相互交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二章》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B.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C.傅说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其心志       苦:使……受痛苦。

2.下列四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记之

B.环而攻而不胜          多助

C.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曹操比袁绍

D.夫环而攻              择其善者而从

3.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从战争的攻守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点。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阐述思路是,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更清楚。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子夜》《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B.《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写的小说,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C.罗素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罗素自传》。

D.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的小女儿,是《居里夫人传》的作者,是波兰优秀的音乐家、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