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梦想就像是一粒种子,埋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即使埋藏数百...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梦想就像是一粒种子,埋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即使埋藏数百年,也终蕴藏生的希望,只要你不断努力,这粒种子就会发芽,开花,为你展现最美的姿态。把握今天,朝着既定的目标奋斗,才能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

请以“梦想从这里起航”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

 

参考范文: 梦想从这里起航 告别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活,我有幸成为洛阳二十三中的一名学生。十几天的军训生活,使我从孱弱变得坚强,从懵懂走向清醒。我在磨练中省悟,在思索中成长,坚定了意志,增强了自信,感受了百舸争流、精彩纷呈的校园生活。 军训,并不像传说中的魔鬼训练。其实,在军训的过程中,你会不由自主地发现,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载体,虽然单调乏味,但却是艰辛与快乐并存、劳累与欢笑同在。偶尔也会有抱怨,但更多的是开心。譬如拉歌的时候,大家席地而坐,异口同声地喊着、叫着,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操场上荡漾着欢快的笑声。 “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六班六班,百炼成钢”。就像口号中那样,每一次训练,全班五十六名同学都在一种崭新的起点上严格要求、追求卓越。每一个口令,都在教官的指挥下变成整齐划一的动作,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当我们疲惫不堪、想要放弃的时候,耳边常常回响起“坚持就是胜利”那句至理名言,激励我们重新振作。 军训启迪了我的心智,培养了我良好的习惯。从军人的飒爽英姿里,我懂得了良好的作风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石。他们雷厉风行的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一丝不苟的风纪,崇尚荣誉、现身使命的信念,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让我崇敬,使我感动,令我思考:我们新世纪的一代,该怎样舞动青春、放飞梦想,迎接未来的挑战?怎样才能不辜负学校、老师、家长和祖国的关怀,创造属于自己的明天? 军训陶冶了我的情操,培育了我高尚的品质。军训使我懂得了团结的力量。校园里那“先做人、后做事、再做题”的醒目标语使我感触良多。当会操比赛开始时,七六班万众一心,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不负众望,争取第一。看吧!我们统一整洁的服装、豪迈的步伐,伴着雄壮的气势、冲天的口号声,在教官的带领下,立正、稍息,无论是队列转换,还是起步跑步,那铿锵的步履、威严的阵容,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当评委宣布我们夺得第一名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报以热烈的掌声。 “优秀是一种习惯,素质不需要提醒”。短暂的军训培养了我坚忍不拔的性格。学习是艰苦的,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坚持不懈的品格,将使我受益终生。我要从现在开始,坚持预习、学习好各门功课。学而不倦,温故知新。在学习上发扬军训精神,锲而不舍,不向困难低头。抓好每天的分分秒秒,敢于向困难挑战,体验超越自我的那种惊喜。 军训是一种洗礼,让我学会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老师使我懂得了: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相信自己,终会创造奇迹。是啊!幼苗不经历风霜侵袭,怎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不经历惊涛骇浪,怎能搏击万里长空?溪流不经历坎坷曲折,怎能交汇于浩瀚大海?少年不经历艰难挫折,怎能成为社会栋梁? 青春已经苏醒,梦想已经起航。把握今天,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就一定能成就属于自己的梦想。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题目“梦想从这里起航”,关键字是“梦想”“这里”“起航”。“梦想”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有梦想,人生便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那么你的梦想昰什么?你是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这里”是一个地点或时间节点。“起航”是开始付诸行动。据此可以释题为:梦想在某一个地方或某个时间,自己开始为她努力拼搏。写作时,先要审清题意,看清题目和具体要求,然后再开始构思。在写的过程中,选材一定要典型,尽量做到文从字顺,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另外,书写一定要整洁美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孙二娘道:“叔叔既要逃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这件事好么?”

孙二娘口中的“叔叔”是梁山上的哪位好汉?语段中的“叔叔”为何要逃难?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鲁滨孙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_______ (《鲁滨孙漂流记》)

(2)简·爱毕业后,应聘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罗切斯特相互产生爱情,历经曲折,但最终没和他结了婚。________(《简·爱》)

(3)冰心的《繁星》诗中发人深省的格言式小诗触目皆是,如“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_______ (《繁星·春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小学书法教育应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了解篆刻常识;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作品;学习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尝试与他人交流欣赏的心得体会。

             (摘自《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材料二)2019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宋华平带来了“关于把中小学书法教学纳入考试”的提案,并建议教育部制定统一的中小学书法大纲,并将书法纳入语文学科中考查。

(材料三)1月17日,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发布。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有局部的微调,突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的考查。其中书法被纳入到语文学科中考查,増考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

(材料四)2018年5月26日,随州市首届小学生书法大赛在曾都区文峰学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市各地推荐的297名优秀选手参加了现场比赛。此次书法比赛以“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为主题,旨在激发广大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推动我市书法教育深入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次书法比赛分硬笔正楷和毛笔书法两种,参赛选手必须参加硬笔正楷比赛,同时可兼报毛笔书法比赛,毛笔书法字体不限。

1.下面关于书法字体的特点和演变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篆书是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风格古朴,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B.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字体,书写效果略微长窄,横画短而直画长,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

D.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2.阅读四则材料后,你得出什么结论?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你支持“把中小学书法教育纳入考试”吗?请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跑出创新“加速度”

①只有在创新高原上才能产生创新高峰,只有在良好的生态下才能让创新者脱颖而出。

②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再次成为关键词;“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的激情在会场内外扑面而来。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创新也正在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器。2018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7万亿元;6500多家众创空间服务创业团队40万家,创业就业人数超过140万人……以往要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正在被创新发展逐渐替代。创新带来的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

④创新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一个良好生态。有人用比喻来形容创新:“青藏高原上才能有珠穆朗玛峰”。意思是说,只有在创新高原上才能产生创新高峰,只有在良好的生态下才能让创新者脱颖而出。也正因此,有人提出,改变“创新孤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才能让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

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培育创新的“热带雨林”,让创新自由生长,离不开改革。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到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从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到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更多自主权,代表委员们纷纷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献计献策。既做好改革的“加法”,又做好改革的“减法”,既注重“补齐短板”,又注重“做强长板”,才能不断培厚创新生态的土壤。

⑥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实现“从多到好"“从好到优”,离不开创新。更好凝聚创新共识,更多提出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的应对之策,让每一粒创新种子都能在好环境中开花结果,才能跑出创新“加速度”,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陈凌,选自2019年3月8日《人民日报》)

1.选出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新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要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也已经被创新发展代替了。

B. 没有良好的生态,创新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为创新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

C. 第⑤段强调通过改革给创新创造出好的生态。

D. 创新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跑出创新“加速度”,大家必须要形成共识,提出更多的发展策略。

2.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个论点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第③段划线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

孙道荣

①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最难忘的时刻。

②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这也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机会。其时,春节刚过,孩子们刚刚与久别的父母重聚,她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温暖的时刻。

③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孩子,写的都是春节期间,与从外地打工赶回来的父母相聚的那一刻。

④一个孩子,写了妈妈带回来的好吃的,那是他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了,他感觉那一刻,自己好快乐。

⑤一个女孩子写的是,爸爸给她新买的书包,当爸爸帮她将新书包背好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幸福。

⑥一个男孩子写道,他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过爸爸了,爸爸刚走进家门的时候,他都一下子设有认出来,爸爸突然一把将他抱了起来。那一刻,他感觉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真的很温暖……

⑦那一刻,都温暖,难忘。

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

⑨女孩子写道,以前,是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后来,妈妈也出去了,留下我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每年,他们都只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年一过完,他们就又出去打工了。今年,直到年初二,他们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没买到年前的火车票。

⑩这一次,因为没赶回来吃年夜饭,爸爸妈妈答应我和弟弟,会在家里多待几天,这可把我俩乐坏了。

(11)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很忙,除了走亲成外,他们还要将庄稼地重新翻整一遍,这样,年迈的爷爷春耕的时候,才好播种。虽然爸爸妈妈回来之后,忙得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甚至顾不上我们,但我仍然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12)一天,妈妈没有下地干活,而是一整天都陪着我和弟弟,给我们做饭,烧了好几个好吃的菜,帮我们把所有的衣服都洗干净叠整齐了,爸爸还检查了我和弟弟的作业……总之,那天,妈妈和爸爸对我们姐弟俩特别好,特别温柔。

(13)读到这儿,她以为女孩子接下来会写,那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可是,没有。女孩子写的是:那一刻,我哭了。我知道,爸爸妈妈明天肯定又要离开家,出去打工了。

(14)女孩子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是最难过的时刻是,妈妈突然对我特别好,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第二天,又要离开家了,又要一年之后,才能回来了。

(15)在这行文字下面,她依稀看到几滴泪水的痕迹。

(16)她也流泪了

(17)她已经支教三年了。在城里,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每次离开城里的家之前,她也念念不舍,她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尤其是对儿子。所以,每次,离开家之前的那一天,一向粗线条的她,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得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恨不得把对他所有的爱和牵挂,都留下来。也许,儿子也特别害怕自己突然对他那么好吧?

(18)她突然无比想家。她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夜已深,儿子已经睡着了,她让老公将手机放在儿子的面前,她听到了细微的鼾声。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第三人称叙事,不受任何限制,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

B.文章采用倒叙写法,造成悬念,使叙事情节生动曲折,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C.第④~⑦段独立成段,铺陈叙述几乎所有孩子的作文都写春节期间与父母相聚的那刻温暖,难忘,与下文女孩的作文 “最怕妈妈突然对我好”形成对比。

D.第(16)段她流泪的原因是被女孩作文情节打动,而结尾“泪流满面”则是她对儿子充满牵挂、思念、愧疚之情。

2.根据小说的情节,以“她”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表格。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

她给学生布置“最难忘的时刻”的作文

发展

(1)

高潮

(2)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她的目光,久久地停在了一个女孩子的作文本上。(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2)也都会对儿子表现得特别温柔,特别细致、特别耐心。(品味加点字表达效果)

4.文章结尾处插叙“老师的支教与家庭”,有怎样的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5.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最怕妈妈对我好”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