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相见欢》)

(6)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7)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8)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玉盘珍羞直万钱 沉舟侧畔千帆过 露从今夜白 千里共婵娟 人迹板桥霜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背诵能力。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注意“珍羞”“直万钱”“偕忘”等易错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1)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轻松愉悦心情。____

(2)颔联用拟人的手法写竹子不与娇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来临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____

(3)颈联的“拂”和“侵”两字都用了拟人的写法。“拂”写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侵”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____

(4)尾联写自己第二年又被贬谪到了更远更荒僻的地方,但还时常想到今冬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的情景。____

(5)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____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街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嘉祜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籍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节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注)①羽: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筹交错               觥:酒杯

B.树林阴               翳:遮盖

C.因以其水余于京师     遗:遗留

D.荫长松,丰草         藉:枕、垫或踩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前陈者                   顾力不可得止者

B.颓然乎间者                   如土石何

C.彼富贵者能致物矣             先天下忧而忧

D.李侯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       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在写“乐”,甲文主要侧重于写滁人的“宴酣之乐”与作者的“与民同乐”,乙文主要侧重于写李侯的“山林之乐”。

B.因为李侯实地考察,发现浮槎山泉;走遍幽深隐蔽的地方,感受山林的乐趣;降低身份,不耻下问,喜欢结交贤士,所以欧阳修称赞李侯是个“贤达”的人。

C.乙文中作者写“富贵者之乐”的用意是将富贵者之乐与山林之乐做对比,突出了李侯能够同时获得更多的乐趣,表现了他的贤达。

D.甲文“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②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③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④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

⑤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大国的气质与其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有关,与国民的思维特点和行为特征有关。

B. 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

C.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D. 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论证结构采用了总分的形式,开篇先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

B. 选文第二段用比喻、对比、引用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

C. 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D. 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一个大国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

B. 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

C. 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D. “以和为贵,求稳,顺势而变”都是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在作者蒲松龄笔下,狐却成了一种富有灵性的动物,幻化为人,与痴情书生演绎出一段段缠绵的恋情

B.《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讲故事的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国作家莫言的一篇演讲词,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C.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和狂人、阿Q、阿长、范爱农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亡史,反映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                                                        。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1)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2)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3)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4)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5)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6)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2)(4)(6)(5)(1)(3) B.(2)(5)(4)(3)(1)(6)

C.(3)(5)(2)(4)(1)(6) D.(3)(2)(1)(5)(6)(4)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