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汝年时尚幼,所阙者学①,可久可大其唯学欤!所以孔丘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②,吾所不取。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③。
——梁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
(丙)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子家训》
(注释)①阙:同“缺”。②沐猴:猕猴。 ③放荡:任意挥洒。④庶乎:几乎。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
(3)吾尝终日不食
(4)为人若此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出停顿。(划一处)。
可 久 可 大 其 唯 学 欤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4.根据对文段(甲)(乙)(丙)的理解,完成填空。
(1)古典的中国,诗书传家、家训华人是美好传统。为了加强劝诫,甲、乙两文中都用了对比 的手法。《诫子书》将淡泊宁静与______________作对比,强调了明志致远的实现途径。
《诫当阳公大心书》认为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要求不同,前者庄重后者随意。
(2)《朱子家训》告诫子女面对不同的处境要有______________的心态。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第一二句都写孤城。第一句写孤城的______________,第二句写孤城的______________。
2.赏析末句“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妙处。
名著阅读。
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1)请补全节选内容所在章节的回目。
《尸魔三______________唐三藏 圣僧______________逐美猴王》
(2)“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 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用一段话表达你对这句话中“一拜”的理解。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拜。
综合性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
学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备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 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我的朋友中有专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 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
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
(1)由材料一中的图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蜜蜂采蜜式读书法不适合______________的人,因为这种读书法的优点在于 ______________;弊端在于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有关读书的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这两句诗说的是读书要惜时。
B.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这两句诗说的是读书的作用。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两句诗说的是读书有时是无用的。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这两句诗是说读书时做学问的源头活水。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书信。如诸葛亮的《诫子书》,是写给自己儿子的家信,予以教诲 和劝勉。
B.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志”意为记录所记多是鬼狐仙怪之事。
C.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D.伊索,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著有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
下列各项关于词性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满腔热忱”与“漠不关心”是一组反义词,“满腔热忱”是褒义词,“漠不关心”和“麻木不仁”都是贬义词。)
B.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许多”“热闹”“新”三个形容词分别表示数量、性质、状态。)
C.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 过去打了一下。(“根”“下”都是量词,分别表示事物的单位和动作行为的单位。)
D.“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那”“这样”“哪些”分别是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